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 祖龙临明(李自成建虏睿)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祖龙临明热门小说

祖龙临明(李自成建虏睿)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祖龙临明热门小说

辉煌741 著

言情小说完结

热门小说推荐,《祖龙临明》是辉煌741创作的一部现代言情,讲述的是李自成建虏睿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秦始皇嬴政的核心性格: 宏图远略与绝对掌控: 他是中国大一统思想的终极实践者,目光超越时代。他无法容忍任何分裂与软弱,追求的是“书同文,车同轨”的绝对秩序。 多疑刚戾,果于杀戮: 成长于赵国宫廷的阴谋中,使他极度缺乏安全感。他对背叛零容忍,手段狠辣决绝(如处理嫪毐、吕不韦事件),信奉“轻罪重罚”以震慑天下。 功利主义,摒弃仁政: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他眼中,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导致国家软弱的毒药,唯有法度、耕战才是强国之本。 超越时代的紧迫感: 他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以超乎常人的精力推动着浩大工程,这种紧迫感源于他对建立万世基业的极致渴望。 明末困局(崇祯朝)的核心矛盾: 内忧外患,财政崩溃: 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席卷中原,外有满洲八旗虎视眈眈;国库空虚,加征的“三饷”却大多落入官僚私囊。 党争内耗,体制僵化: 文官集团(东林党、阉党余孽等)陷于门户之争,皇帝政令出不了紫禁城。庞大的士绅阶层为自身利益,抵制任何触及根本的改革。 信息黑洞,君臣相疑: 崇祯自身能力不足且多疑,十七年换五十相,诛杀督抚大员无数(如冤杀袁崇焕),导致君臣离心,无人可用,无人可信。

主角:李自成,建虏睿   更新:2025-10-22 13:32:1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十章:困城斗法,料敌于先

夜袭的胜利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但其效应却截然不同。城内军民士气大振,对皇帝的崇拜与信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在顺军大营,失败带来的不仅是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挫败感和对守城者,尤其是对那位神秘皇帝的全新审视。

李自成不再轻易发动大规模攻城。他意识到,面对一个意志坚定、手段狠辣且战术刁钻的对手,蛮干只会徒增伤亡。他采纳了牛金星等人的建议,改变了策略。

围困,与渗透。

数十万顺军开始在北京城外深挖壕沟,构筑土垒,俨然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同时,小股部队日夜不停地在各门外骚扰、佯攻,消耗守军精力,寻找防御薄弱点。更致命的是,大量的劝降信被射入城内,目标直指城内的勋贵、官僚、甚至守军的中下层军官。

信中以高官厚禄相诱,以“闯王仁义,不嗜杀戮”为宣传,更暗示“大明气数已尽,顽抗唯有死路一条”。这些信件,像是一根根毒刺,试图刺穿嬴政用铁血和银钱构筑起来的防线,直指人性中最深处的恐惧与投机。

一时间,城内暗流再度涌动。尽管有“靖难司”的严密监控和“敢言降者斩”的酷令,但在生存的压力和巨大的诱惑面前,总有人心存侥幸。

乾清宫内,嬴政看着骆养性呈上的、截获的几封内容大同小异的劝降信,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冷笑。

“黔驴技穷,便开始玩弄这等蛊惑人心的把戏。”他将信纸随手丢开,“李自成以为,朕是那等可被虚言恫吓的庸主吗?”

他深知,精神防线一旦出现裂痕,比城墙出现缺口更加致命。历史上,多少坚城不是被从外部攻破,而是从内部瓦解的?他对此有着比任何人都深刻的认知——当年秦灭六国,离间计、反间计屡试不爽。

“陛下,是否要加大清查力度,凡有私藏、传阅此信者,一律……”骆养性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不。”嬴政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堵不如疏。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朕,正要借此,将那些怀有二心之人,一一甄别出来。”

他沉吟片刻,下达指令:“将这些信件的内容,稍加修改。去掉那些许官许诺的具体内容,只留下‘闯王仁义,不忍多造杀孽,望京城军民识时务,早开城门’等空洞之言,然后……让王之心的人,‘不小心’地让它们在市井间、甚至在部分低级官吏中流传开来。”

骆养性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陛下英明!这是要……引蛇出洞?”

“不错。”嬴政冷冷道,“严刑峻法可畏,但总有人会铤而走险。让他们跳出来,总比让他们隐藏在暗处,关键时刻捅刀子要好。盯紧那些对此消息反应异常、或暗中串联之人。名单,给朕记好了。”

“臣明白!”骆养性心领神会,这是要用阳谋,逼那些潜在的背叛者自我暴露。

※※※

果然,经过“加工”的流言在城内悄然散开后,一些人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成国公朱纯臣府邸,密室之中。这位世袭罔替的国公爷,此刻正与几位同样忧心忡忡的勋贵和一名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远房亲戚低声商议。

“如今城外被围得铁桶一般,吴三桂的援军杳无音信,这城……还能守多久?”一名伯爷唉声叹气。

“皇上虽……英武,但毕竟大势难逆啊。闯王势大,若真能保全我等身家性命,或许……”另一人欲言又止。

朱纯臣面色阴沉,捻着手中的一串佛珠:“皇上手段酷烈,动辄抄家灭族。如今又行此暴政,恐非长久之相。只是,厂卫耳目众多,此事需万分谨慎。”

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这隐秘的聚会,以及之间传递的几封密信,早已被伪装成仆役、邻居的东厂番子记录在案,迅速呈报给了王之心和骆养性。

名单,在嬴政的案头逐渐变长。除了这些勋贵,还有一些不得志的中下级文官,甚至包括个别被《考成法》逼得走投无路、或因之前清洗而心怀怨恨的中层武将。

嬴政看着名单,眼神冰冷。他没有立刻动手。他在等,等一个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并能最大程度震慑全城的时机。

※※※

围城进入第十天。城内的粮食开始显现出紧张迹象。尽管嬴政早已下令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并抄没了不少勋贵官僚的存粮,但坐吃山空,恐慌情绪仍在底层民众中慢慢滋生。

李自成似乎也察觉到了城内的变化,骚扰变得更加频繁。这一日,他集中了军中所有的重型云梯和临时赶制的简陋冲车,对防御相对薄弱的彰义门(今广安门)发动了一次颇具规模的进攻。

战斗异常激烈。守城的官兵虽然奋力抵抗,但顺军显然投入了老营精锐,攻势凶猛。一度有数十名悍卒登上了城头,与守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消息传到德胜门,众将皆惊。彰义门若破,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是否派兵增援彰义门?”京营总督焦急地请示。

嬴政站在地图前,目光锐利。他摇了摇头:“不。李自成这是声东击西。他的主力,依旧盯着德胜门和阜成门。彰义门只是佯攻,意在调动我军兵力,使他处露出破绽。”

他判断得没错。李自成的主力骑兵,确实在德胜门外不远处蓄势待发,只等城内守军调动,出现混乱。

“传令彰义门守将,朕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必须给朕守住!告诉他,朕就在德胜门看着他!守住了,参战官兵赏银翻倍!守不住,他就不用回来见朕了!”嬴政的命令冷酷而清晰。

同时,他下令德胜、阜成二门守军提高警惕,准备迎接真正的攻击。并将赵二虎的“锐士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最关键的战斗。

彰义门的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守军凭借着皇帝不容后退的死命令和翻倍赏格的刺激,以及陆续运上去的、宋应星改进的、威力更大的“震天雷”,硬生生将登上城头的顺军全部砍杀或炸了下去,最终稳住了阵脚。

李自成看到佯攻未能奏效,主力无机可乘,只得再次悻悻退兵。

※※※

夜幕降临,彰义门守住了,但伤亡惨重。城内粮食短缺的消息和久困孤城的压抑感,与白日的血腥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也正是在这个人心浮动夜晚,嬴政等待的时机到了。

骆养性和王之心联袂求见,带来了最新也是最重要的情报:以成国公朱纯臣为首的一部分勋贵和官员,已与城外的顺军细作取得了联系,约定于明晚三更时分,由朱纯臣家丁负责的彰义门一段防区,偷偷打开城门,引顺军入城!

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献给李自成的“投诚状”和京城布防图!

“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嬴政听完汇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冰冷。历史上,北京城不就是被内部人打开的吗?他只是在等待,等待这些人自己跳进他设好的陷阱。

“陛下,是否立刻拿人?”王之心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凶光。

“不。”嬴政再次否定了立刻动手的建议,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残酷而玩味的笑意,“他们不是想开城门吗?让他们开。”

“啊?”骆养性和王之心都愣住了。

“传朕密令,”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杀意,“明晚,调赵二虎的锐士营,以及最可靠的侍卫、厂卫精锐,提前埋伏于彰义门内街巷两侧。城门,让他们开一条缝。放几个顺军的‘先锋’进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看到了那场即将到来的、针对内部蠹虫和城外敌人的双重屠杀。

“然后,关门。”他轻轻吐出四个字,如同死神的宣判。

“朕,要让他们知道,背叛的下场是什么。也要让城外的李自成知道,朕的京城,不是他想进就能进的!”

“至于朱纯臣这些人……”嬴政转过身,眼神如同万载寒冰,“等收拾了进城的‘客人’,再请这些‘主人’去诏狱做客。朕,要亲自问问他们,我大明的俸禄,朱家的恩典,怎么就养出了这等狼心狗肺之徒!”

骆养性和王之心感受到皇帝话语中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意,浑身一颤,齐声应道:

“臣(奴婢)遵旨!”

一场针对内部叛徒的雷霆清洗,和一场将计就计的残酷反击,已在嬴政的掌控下,悄然张开了罗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