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书院 > > 证据是你的“眼睛”周屿顾阳热门完本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证据是你的“眼睛”(周屿顾阳)
悬疑惊悚连载
热门小说推荐,《证据是你的“眼睛”》是月光下的诗者创作的一部悬疑惊悚,讲述的是周屿顾阳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小说《证据是你的“眼睛”》的主角是顾阳,周屿,苏晚,这是一本悬疑惊悚,现代,虐文,推理小说,由才华横溢的“月光下的诗者”创作,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80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6 01:16:01。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证据是你的“眼睛”
主角:周屿,顾阳 更新:2025-11-06 04:36:1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眼球移植手术后的第七十三天,顾阳又一次从那个梦中惊醒。冷汗浸湿了额发,
黏腻地贴在皮肤上。他大口喘着气,胸腔里心脏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黑暗中,
他下意识地抬手,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自己闭合的眼睑。皮肤下面是苏晚的眼睛。
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勉强接受这个事实——他正通过她的眼睛,看着这个再也没有她的世界。
起初,只是些零碎的、无法理解的闪光。术后恢复期,
他一度以为那是药物副作用或神经修复过程中的幻觉。但很快,
这些闪光凝聚成了清晰的画面。画面总是相同的。最初,是一个夏日的午后,
在大学校园的林荫道上。梦里的“他”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衬衫,
头发比现在长一些,微微遮住一点眉毛。他正对着“镜头”说话,
神情是顾阳自己都快忘记的、属于少年时代的腼腆和笨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
在他脸上跳跃,将他耳根那抹不自然的红晕照得清清楚楚。那是苏晚的视角。是她的记忆。
每一次,从这个视角看到自己那副青涩模样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割裂感都会攫住顾阳。
他像是在看一场关于自己的、无比私密的纪录片,而导演和摄影师,是他逝去的爱人。
他能“感觉”到苏晚当时的心情——那种带着温柔调侃的、满溢的欢喜。这感觉如此真切,
几乎让他窒息。除了这些定格的温馨,还有些更虚无缥缈的东西随之而来。
他开始对某些光线、色彩、甚至空间布局产生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
他曾无意间走进一家从未去过的咖啡馆,
却准确无误地“知道”靠窗第二个座位下午三点的阳光是什么形状,
知道那盆绿萝靠右第三片叶子上有个小小的缺口。那是苏晚常坐的位置。
他的设计师职业本能,让他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这些“既视感”。
线条、色块、构图……他试图用理性去捕捉这些非理性的碎片,仿佛这样就能理解,
就能承受。他坐起身,拧开床头灯。柔和的灯光驱散了部分黑暗,却驱不散心头的寒意。
他拿过床头的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潦草地写下日期,然后画下一个简单的符号:∞。
无穷。代表循环,代表没有尽头。代表那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她眼中的他。
这重复的、唯一的甜蜜酷刑,在昨夜戛然而止。昨晚的梦境,前半段依旧。林荫道,
腼腆的自己,阳光,苏晚那几乎能触摸到的爱意。然后,毫无预兆地,
画面猛地碎裂、旋转、重组。黑暗降临。粘稠的,沉重的,带着铁锈和尘土气味的黑暗。
不再是校园。是一条狭窄的后巷。雨水冰冷地砸落,在模糊的视野里划开一道道光痕。
苏晚在奔跑,呼吸急促而破碎,充满了极致的恐惧。脚步声在湿滑的石板路上杂乱地回响,
不止她一个人。视野剧烈地晃动,她猛地回过头。一扇布满铁锈的后门,
门上有一小块长方形区域颜色略新,像是刚被什么覆盖过。门的上方,一盏残破的广告灯箱,
断了的电线在风雨中摇曳,灯箱外壳剥落,露出下面陈旧的红蓝底色,
依稀是某个啤酒的商标。然后,她的视线定格了。正前方,一块碎了一半的橱窗玻璃,
像一面扭曲的镜子,映出了巷口微弱的路灯光晕,也映出了……人影。玻璃映象扭曲得厉害,
但顾阳的心脏在那一刻停止了跳动。那张脸……是周屿!他最好的朋友。
从高中就混在一起的兄弟。一起打过球,一起通过宵,一起分享过所有青春的秘密和荒唐。
苏晚出事那天,是他第一个接到顾阳语无伦次的电话,是他陪着顾阳在停尸房外坐了一整夜,
是他在这几个月里,一次次把几乎要彻底垮掉的顾阳从酒精和绝望里捞出来。怎么会是周屿?
冰冷的、粘稠的恐惧顺着脊椎爬满了全身。顾阳感到一阵剧烈的反胃,他干呕了几声,
什么也没吐出来。然而,比看到周屿更恐怖的,是接下来的发现。在那破碎的玻璃映像里,
在更靠近“镜头”也就是苏晚的位置,巷子更深的阴影中,还站着另一个人。
一个他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身影。穿着他常穿的那件深灰色外套,
身高、体型、侧脸的轮廓……那是他自己,顾阳。梦里的“顾阳”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没有上前,没有阻止,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如同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看着这一切发生。苏晚的视野,在这一刻被巨大的绝望和难以置信彻底淹没,然后,
戛然而止。顾阳猛地合上笔记本,仿佛那里面关着一头噬人的怪兽。他冲进洗手间,
拧开水龙头,用冰冷的水反复扑打脸颊。他抬起头,看向镜子。镜子里,
是他苍白而惊恐的脸。可这双眼睛……这双属于苏晚的眼睛,正透过镜面,
死死地“回望”着他。他看到的,究竟是自己的倒影,还是那个雨夜,
她从这双眼睛里最后看到的、那个站在阴影里的、冷酷的他自己?“不……”他对着镜子,
嘶哑地低语。他必须弄清楚。必须。接下来的几天,顾阳的生活陷入一种机械而诡异的轨道。
白天,他强迫自己处理积压的工作,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移动,大脑却一片空白。
周屿像往常一样,会打电话来约饭,询问他的近况,声音里的关切听不出一丝破绽。
“最近怎么样?眼睛感觉还好吗?”电话那头,周屿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顾阳握紧手机,
指节泛白,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还……还好。就是有点累,可能还没完全适应。
”“别太拼了,身体要紧。周末出来喝一杯?老地方。”“……好。
”顾阳几乎是咬着牙才吐出这个字。挂掉电话,冷汗已经湿透了后背。每一次和周屿的接触,
都变成了一场煎熬。他开始下意识地观察周屿,
试图从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里,找出破绽。他发现周屿似乎瘦了一些,
眉宇间偶尔会掠过一丝他从未注意过的阴郁。但这能说明什么?也许只是工作太忙。
顾阳发现自己竟然在潜意识里为对方寻找借口,这让他感到一阵自我厌恶。夜晚,
则彻底被那个噩梦占据。他不敢入睡,害怕再次坠入那条雨巷,看到那两张脸。
他开始依赖安眠药,但药物带来的昏沉睡眠,往往让梦境更加支离破碎,也更加真实恐怖。
有时是苏晚奔跑时急促的呼吸声,有时是周屿在破碎玻璃里那张扭曲变形的脸,有时,
是阴影里那个“自己”冰冷的眼神。他重新翻开那个笔记本,不再记录温馨的既视感,
而是开始描绘噩梦的细节。他用设计师的精确,画下那条后巷的布局,那扇铁锈的门,
门上那块颜色不同的长方形,那残破的啤酒广告灯箱,
以及那面碎了一半的、如同恶魔之眼的橱窗玻璃。他标注尺寸,记录可能的材质,
试图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定位这个存在于苏晚最后记忆里的地方。同时,一个更可怕的念头,
像毒藤一样缠绕上他的心——那个站在阴影里的“顾阳”,真的是他自己吗?
如果记忆能够被“看到”,那么,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一个他无法理解,
甚至不敢去想象的可能?他需要证据。需要找到那个地方。利用工作的便利,
他以“寻找设计灵感”为借口,开始系统地排查这个城市里所有类似的老旧街区、后巷。
他调取城市建筑档案,对比不同区域商铺的分布和广告牌的历史样式。他避开熟人,
在下班后和周末,像个幽魂一样穿梭在那些阴暗、潮湿的巷道里。这个过程枯燥而绝望。
城市太大,类似的角落太多。很多地方已经被拆除或改造。他拿着自己绘制的草图,
一次次对比,一次次失望。雨水、铁锈、破碎的玻璃……这些元素太过普遍。
那个特定的组合,仿佛只存在于苏晚的记忆里,只存在于他的噩梦中。
疲惫和恐惧双重折磨下,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黑眼圈浓重,脸色灰败,
对周围的一切反应迟钝。只有涉及到调查时,
他的眼睛里才会闪过一丝异样的、近乎偏执的光。这天傍晚,天空又飘起了细雨,
和梦里如出一辙的冰冷。顾阳开车来到城西一片待拆迁的旧厂区附近。
这里的街道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风貌,狭窄、破败。根据他查到的资料,
这片区域在九十年代末期曾经有一条小商业街,繁华过一阵子。他停好车,撑着伞,
走进一条勉强能容两人并行的巷子。雨水顺着古老的瓦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空气里弥漫着霉味和垃圾腐烂的气息。他一边走,一边对照着手机里存的草图。
废弃的仓库外墙,生锈的防火梯,斑驳的涂鸦……都不是。就在他几乎要放弃,
准备转身离开时,目光掠过巷子深处一个几乎被杂物完全堵塞的岔口。心脏,
毫无预兆地、疯狂地擂动起来。一种强烈的、令人作呕的熟悉感攫住了他。
他拨开纠缠的塑料布和破烂的竹筐,侧身挤了进去。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更窄的死胡同。
正对着他的,是一扇厚重的、布满暗红色铁锈的木门。门板上,靠近锁孔的位置,
有一块颜色明显较新的长方形区域,像是刚被人用钢板焊上覆盖了旧的邮件投递口。
他的视线缓缓上移。门的上方,一个锈蚀殆尽的铁架灯箱歪斜地挂着。
塑料外壳早已破碎不堪,但依稀能辨认出底层红蓝相间的底色,
以及一个模糊的、被风雨侵蚀的啤酒商标轮廓。顾阳感到一阵眩晕,他扶住湿冷的墙壁,
才勉强站稳。他颤抖着,一点点转过头。在他的左侧,墙壁向内凹陷,
形成一个小小的、原本可能是店铺橱窗的结构。现在,
那里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积满污水的框架。但在框架的右下角,
还残留着一小块尖锐的、粘着污垢的玻璃碎片。就是这里。苏晚视觉记忆的终点。他找到了。
这个真实存在的、散发着死亡气息的地方。冰冷的雨水顺着伞沿滑落,滴在他的颈窝,
他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巨大的恐惧和证实后的虚脱感交织在一起,几乎将他击垮。
他靠着墙壁,大口地喘息,像一条离水的鱼。许久,他才挣扎着站直身体,
用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下这里的照片。每一个细节都与他的梦境、他的草图严丝合缝。
他甚至能“看到”那天晚上,苏晚就是站在他这个位置,回头,
看到了那面碎了一半的橱窗玻璃,
以及玻璃里映出的……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块残存的玻璃碎片上。雨水冲刷着它肮脏的表面,
隐约反射出巷口微弱的光,以及……他自己的身影。那一刻,镜中映出的,
是此刻苍白惊恐的他,还是那个雨夜里,站在阴影中冷眼旁观的“他”?顾阳猛地闭上眼,
不敢再看。他逃也似的离开了那条巷子,回到车上。密闭的空间里,
他仍然无法抑制身体的颤抖。他拿出手机,翻到周屿的号码,指尖悬在拨号键上,
却迟迟无法按下。质问?报警?他有什么证据?一段来自移植眼球的可视化记忆?谁会相信?
只会被当成精神崩溃的疯子的呓语。他需要更确凿的东西。能够指向周屿,
也能……解释那个“自己”的东西。深夜,顾阳公寓的客厅只开了一盏孤零零的壁灯,
在墙上投下大片扭曲的阴影。他坐在地板上,背靠着沙发,
面前摊开着那个已经成为“罪证簿”的笔记本,还有打印出来的巷子照片。电脑屏幕亮着,
显示着苏晚车祸案的电子档案——这是他这些天想尽办法,利用过去工作上积累的人脉,
辗转弄到手的副本。报告写得简洁而冰冷。时间,地点,死者姓名,原因:交通事故,
肇事车辆逃逸。发现时,苏晚已无生命体征。法医鉴定结果,多处撞击伤符合车辆撞击特征,
但报告末尾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备注:“额角部分伤痕形态存疑,
不排除倒地时与路面硬物磕碰所致。”“存疑……”顾阳用手指重重地点着那两个字。
当初处理此事时,他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混乱中,根本没有留意到这个细节。现在回想,
负责案件的警官似乎也曾委婉地提过一句,说有些痕迹不太对劲,但因为没有其他证据,
最终只能以交通肇事结案。他拿起苏晚的个人物品清单复印件。一只高跟鞋另一只遗失,
一个损坏的智能手机无法修复,一个小手包,里面有少量现金、银行卡,
以及……一张被雨水浸泡、字迹模糊的购物小票。小票。顾阳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之前从未特别注意过它。此刻,在台灯下,他用放大镜仔细审视着小票的复印件。
大部分内容已经无法辨认,只能勉强看出是一个本地的商超名称,
打印日期正是苏晚出事的那天晚上。商品名称和金额完全看不清,但在最下方,
似乎有一个用笔手写上去的、同样模糊的符号。像是一个字母,或者一个数字。
他调动起全部的设计师职业素养,调整图片的对比度、锐度,试图让那个符号清晰起来。
经过几个小时反复的图像处理,屏幕上那个扭曲的痕迹,终于显现出大致的轮廓。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