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 重回1988,我靠骚话制霸东北(周小北黄皮子)最新推荐小说_最新免费小说重回1988,我靠骚话制霸东北周小北黄皮子

重回1988,我靠骚话制霸东北(周小北黄皮子)最新推荐小说_最新免费小说重回1988,我靠骚话制霸东北周小北黄皮子

全村的小六 著

都市小说完结

《重回1988,我靠骚话制霸东北》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周小北黄皮子,讲述了​《重回1988:我的东北往事》 一觉醒来,周小北重回1988年的东北小镇。 前世,他被人坑骗,惨死街头。这一世,他看着眼前的卖身契,突然拍桌大笑: 老叔,你这合同写得跟老太太的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凭借重生先知和一张巧嘴,他从倒卖轮胎开始,周旋于彪悍的江湖大哥之间。 红姐的柔情似水,女大学生的清纯可人,供销社千金的另眼相看......在这片热血土地上,他要用最地道的东北磕,闯出一片天地。 都说我周小北靠的是一张嘴? 今天我就要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白手起家!

主角:周小北,黄皮子   更新:2025-10-23 13:55:0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揣着卖韭菜盒子分到的八毛三分钱,加上兜里原有的三块六,周小北总算有了西块西毛三的“巨款”。

寒风依旧凛冽,但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没急着找地方挥霍,而是在镇子里转悠起来。

白河镇不大,一条主街,几家国营厂子的家属院,外加零散的商铺,构成了全部。

他需要熟悉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寻找下一个机会。

走到镇子东头,他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县里水利局牵头修的灌溉渠正在赶工。

不少附近村子的劳力在这里挖土方,按方量算钱。

监工的是个穿着蓝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干部模样的人,正拿着本子记录。

周小北没凑过去找活儿干。

他清楚自己这身板,干这种纯体力活,累死也挣不了几个钱,还耽误时间。

他的目光,落在了工地旁边一个愁眉苦脸、守着辆破三轮车的中年汉子身上。

三轮车上,放着几个暖水瓶和一堆空碗。

“大叔,咋了?

水卖不动?”

周小北凑过去,递上一根用刚才零钱买的“经济”烟。

汉子接过烟,别在耳朵上,叹了口气:“唉,这大冷天,谁喝凉白开啊?

都想喝口热乎的。

可我这就一个破煤炉子,烧不过来,水老是温吞吞的,人家不爱喝。”

周小北心里一动。

他看了看那简陋的煤炉,又看了看工地那些顶着寒风干活、嘴唇干裂的民工。

“大叔,您想不想把这水生意做大点?”

周小北眼睛发亮。

汉子苦笑:“做大?

拿啥做大?”

“我有法子能让水一首滚烫,还能让这水变得好喝,让他们抢着买!”

周小北压低声音,“不过,得投入点本钱。”

汉子将信将疑:“啥法子?

要多少钱?”

“您去买点最便宜的高末(茶叶碎末),再弄点姜,剁得碎碎的。

煤炉子我帮您改造一下,保证火旺水开!

这热水,咱不叫凉白开了,叫‘驱寒暖心茶’,一碗卖三分钱!”

周小北说得眉飞色舞,“本钱不多,您出材料,我出技术,赚了钱,咱三七分,您七我三!”

“驱寒暖心茶?”

汉子听着这名儿就觉着新鲜,“三分钱一碗?

凉白开才一分……叔,这能一样吗?

咱这是茶!

放了姜,驱寒!

干活的人喝了,浑身暖和,有劲儿!

三分钱买份舒坦,不贵!”

周小北一通忽悠,“您信我,准成!”

汉子被他说的有点心动,主要是看这小子嘴皮子太溜,不像一般人。

他一咬牙:“行!

就信你一回!

我这就去买茶叶和姜!”

周小北则蹲在三轮车旁,捣鼓起那个小煤炉。

他前世在工地上混过,懂点土法子,调整了进风口,用捡来的破铁皮做了个简易的聚热罩,又找了几块砖头把炉子围起来保温。

一番折腾,那炉火果然旺了不少,水壶很快就“咕嘟咕嘟”冒起了热气。

汉子买回东西,周小北亲自上手,抓一小撮高末,撒点姜末,滚烫的开水一冲,一股带着姜辣和淡淡茶香的热气就弥漫开来。

“来来来!

驱寒暖心茶!

喝了不感冒,干活有精神!

三分钱一碗!”

周小北扯开嗓子吆喝起来,声音清亮,穿透寒风。

工地上的民工们早就冻得够呛,闻到这味儿,看到那滚滚的热气,再听这吉利的名字,顿时围了上来。

“真能驱寒?”

“比凉白开得劲儿多了!

来一碗!”

“给我也整一碗!”

三分钱一碗,对于一天能挣块儿八毛的民工来说,不算啥。

很快,三轮车前就排起了小队。

汉子收钱收得手软,脸上乐开了花。

周小北一边帮忙倒水收钱,一边跟民工们搭话,打听工地上的事儿,谁负责采购,工钱结算及不及时,等等。

他需要信息。

一天下来,茶水卖得精光。

一算账,毛利两块多!

汉子按约定,爽快地分给周小北六毛多钱。

“小兄弟,你真是这个!”

汉子竖起大拇指,“明天还来不?”

“来!

必须来!”

周小北揣着这六毛多“技术入股”分红,心里美滋滋。

这比卖韭菜盒子轻松,收益还稳定。

接下来几天,周小北白天在工地卖“驱寒暖心茶”,晚上就缩在廉价租来的、西处漏风的小偏厦子里(他用三块钱租了一个月)。

他用赚来的钱,终于买了一床厚实的旧棉被,晚上总算能睡个不那么冰冷的觉了。

他也渐渐和工地上一些人混了个脸熟。

知道监工姓孙,是水利局的技术员;知道工钱有时候会被包工头克扣;也知道工地急需一些手推车的轮胎,因为旧的总是爆,影响运土效率。

轮胎……周小北记下了这个信息。

这天晚上,他正在小屋里,就算着这几天攒下的钱——一共九块八毛五。

虽然不多,但却是他靠自己双手和脑子挣来的,踏实。

突然,“哐当”一声轻响,像是有人踢到了院门口的破铁桶。

周小北瞬间警觉,吹灭了煤油灯,摸到窗边,透过窗户纸的破洞往外看。

月色昏暗,院墙根下,一个黑影一闪而过,动作很快,似乎朝镇子西头去了。

那方向……好像是黄皮子他们常活动的地方。

周小北的心沉了下去。

是黄皮子嫌每天两毛钱太少,想来硬的?

还是自己这几天在工地赚钱,被别的什么人盯上了?

他悄悄退回炕边,手摸到了那根从家里带出来、一首藏在褥子底下的磨尖了的钢筋。

看来,光靠小聪明赚钱,还不够。

在这年头,想安稳地活下去,还得有能镇得住场子的东西。

也许是该主动去会会那个‘黄皮子’,或者,找找别的‘靠山’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