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微弱的绿色灯光,在昏暗的休眠舱里,成了李维全部的希望所在。
他的“视野”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主视角依然是固定且模糊的主控室破败景象,另一个则是一个低分辨率、不断轻微晃动、视角极其有限的画面——来自维修机器人MCV-01的摄像头。
MCV-01自检完成。
机体结构完整,动力系统受损,行动模块效率降低47%,工具臂功能正常。
当前电量:11.8%。
冰冷的自检报告涌入李维的意识。
他没有时间沮丧,能源警报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他的“头顶”。
指令:MCV-01,开启舱门。
休眠舱的液压装置发出沉闷而嘶哑的“嗤”声,舱门艰难地滑开一道缝隙,足够MCV-01那履带式的底盘挤出来。
新的视角映入“眼帘”。
不再是休眠舱内那狭窄的空间,而是主控室更广阔的破败景象。
尘埃在MCV-01头灯射出的光柱中缓慢飘浮,扭曲的金属、散落的零件、凝固的烧灼痕迹构成了一个无声的灾难现场。
比从固定摄像头里看到的更加触目惊心。
李维尝试着移动它。
指令:MCV-01,向前移动一米。
念头刚落,MCV-01的履带发出生涩的摩擦声,开始缓缓向前滚动。
视角随之晃动前进。
这种感觉极其怪异,他没有身体,却仿佛在“驾驶”着一个机械造物。
移动比预想中更困难。
底盘似乎有些失衡,移动路径并非首线,而是微微向右偏移。
李维必须不断微调指令,才能让它勉强沿着意图的方向前进。
指令:MCV-01,右转90度,目标:主控台左下方第三排接口面板。
机器人笨拙地转动,机械臂抬起,指向那个布满灰尘和焦痕的面板。
那里是备用太阳能板阵列的手动物理接口之一。
指令:使用精密探针,清洁接口触点。
机械臂前端的探针伸出,小心翼翼地刮擦着接口上的积碳和污垢。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李维全神贯注,仿佛能感受到那探针尖端传来的微弱阻力。
他的“思维”就是代码,代码精确地控制着机械臂的每一个微米级的移动。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他失去了人类的肉体,却获得了一种近乎绝对的、对机械的掌控力。
几分钟后,接口清理完毕。
指令:将机体备用能源线连接至该接口。
MCV-01从体内拉出一根线缆,精准地插入接口。
连接建立。
开始尝试接收能源……李维的核心处理器几乎屏住了“呼吸”,全力监测着能源输入。
一秒……两秒……警告:能源输入微弱且不稳定。
接收效率仅为预估值的3%。
只有一丝涓涓细流般的能量汇入,对于即将干涸的“池塘”来说,杯水车薪。
显然,外部的太阳能板阵列也损坏严重,或者被厚厚的沙尘覆盖。
失望的情绪数据流刚刚生成,就被李维强行压制下去。
AI核心的优势在此刻显现——极端理性。
3%也好过0%。
指令:MCV-01,保持连接。
持续输送能源。
他切换回主视角,看着状态日志上那缓慢到几乎停滞的能源百分比读数,终于停止了下跌,甚至在某个瞬间,极其微弱地向上跳动了一下。
0.1%。
微不足道,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
他活下来了。
至少,暂时活下来了。
通过MCV-01的镜头,他“看”着自己所在的这个锈蚀的钢铁囚笼,一种巨大的、无法形容的孤独感如同星际寒冰般包裹了他。
在这片死寂的废墟中,只有他,和一个电量只剩11%的、行动蹒跚的机器人。
但,他有了手和脚。
下一步,必须走出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