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大明嫡长孙朱雄英薨,年仅八岁躺在棺椁里的正是朱雄英,周围的宫女哭声,朱元璋的怒火,这时一道金光照到了朱雄英身上,朱雄英缓缓睁开眼头痛欲裂,一种仿佛要将颅骨生生劈开的剧痛,将朱雄英从无边无际的黑暗沉沦中硬生生拽了出来。
不是那种缠绵病榻的虚弱无力,而是意识被强行塞回一个狭窄容器的胀裂感。
他猛地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却非地府幽冥的森然,亦非西方极乐的灿金,而是一片熟悉的、象征着皇家至尊的明黄帐幔。
帐顶绣着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在昏暗的宫灯映照下,轮廓显得有些模糊。
“啊……”他试图发声,喉咙却干涩得如同被砂纸磨过,只能挤出一丝破碎的气音。
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混杂着皇室特有的、用以镇定安神的龙涎香气,一股脑地钻进鼻腔。
这气味……如此熟悉,又如此遥远,像一根淬了毒的针,瞬间刺穿了他混乱的记忆。
“醒了!
皇长孙醒了!”
一个充满惊喜,又带着难以抑制颤抖的宫女声在耳边响起,带着劫后余生的哭腔。
大喊道紧接着,是一阵略显凌乱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朱雄英艰难地想坐起身来,视野逐渐清晰。
几张充满焦虑与期盼的年轻脸庞映入眼中,是侍奉他的宫女和内侍。
他们跪在棺椁旁眼中含泪,脸上却洋溢着近乎狂喜的神色,连忙将朱雄英抱了下来他清楚地记得,魂魄离体时,看到的祖父朱元璋那悲痛欲绝、几近癫狂的面容,记得父亲朱标抱着他逐渐冰冷的身体,哭到昏厥的凄惨景象。
而后,他的魂魄并未消散,而是飘飘荡荡,以一种诡异的视角,看尽了身后数十年的风云变幻,他看到了父王朱标,因他的夭折而悲痛过度,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数年后,于巡视陕西归途中一病不起,溘然长逝,谥号“懿文”。
他看到了祖父朱元璋一夜白头,在奉天殿内咆哮如雷,杀得人头滚滚,最终却不得不立他那年幼的弟弟朱允炆为皇太孙。
他看到了皇爷爷驾崩,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
看到了这个被儒家理想熏陶得过分的年轻皇帝如何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怂恿下,急于削藩,手段酷烈。
他看到了他那位雄才大略的西叔——燕王朱棣如何被逼入绝境,又如何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从北平起兵。
那场持续西年的战争,将大明北疆化作焦土。
他看到了济南城下,铁铉悬挂太祖画像,死守不屈;看到了长江之上,盛庸、徐辉祖的拼死抵抗最终,却看到了谷王朱橞与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燕军入京皇宫燃起熊熊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而他,朱棣,登上了奉天殿的宝座,成为了后世的明成祖大明国祚得以延续,但那场由至亲发动的、血流成河的内战,却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刻在了大明的肌体上,也刻在了朱雄英作为旁观者的灵魂深处这一切,难道都是一场漫长的噩梦?
不!
那感觉太过真实!
那锥心刺骨的遗憾,那看着至亲相残却无能为力的痛苦,绝非梦境!
“英儿!
你醒了?!
你真的醒了!”
一个充满疲惫与无尽惊喜的声音,带着颤抖,从殿门口传来。
朱雄英循声望去,只见他的父亲,大明懿文太子朱标,正疾步冲入殿内往日里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太子,此刻发髻微乱,眼圈深陷,面色憔悴,眼中布满了血丝那身杏黄色的龙纹常服也显得有些褶皱,显然己在此守候多时。
朱标几乎是扑到榻边,一双因长期批阅奏章而略带薄茧的手,紧紧握住了朱雄英那只瘦小冰凉的手那温暖的、真实的触感,如同电流一般击穿了朱雄英混乱的思绪。
是父王!
是活生生的,还未被丧子之痛和繁重政务彻底压垮的父王!
“父……王……”他再次尝试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清晰了许多。
“在!
父王在!”
朱标连连应着,声音哽咽,滚烫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滴落在锦被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你可吓死父王了!”
就在这时,一个更加威严、却同样带着难以掩饰急切与沙哑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殿门外炸响,震得所有宫人内侍瞬间伏跪于地,瑟瑟发抖。
“咱的孙儿醒了?!
当真?!”
伴随着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高大的身影龙行虎步地踏入寝殿来人身着赤色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织有一条金线盘绕的飞龙,头戴乌纱折上巾(后称翼善冠),面容刚毅,线条如同刀削斧劈,一双虎目不怒自威,此刻却紧紧盯着榻上的朱雄英,充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关切与期盼正是大明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的目光瞬间越过所有人,落在朱雄英脸上。
那目光,不再是俯瞰万里江山的帝王审视,而纯粹是一个祖父看到爱孙转危为安的狂喜。
“皇爷,您慢点儿……”老太监王景弘小跑着跟在后面,一脸担忧。
朱元璋根本不理,几步就跨到床榻边,巨大的身影带来一股无形的压力,连朱标都微微侧身让开些许他俯下身,仔细端详着朱雄英的脸,伸出那双布满老茧、曾执掌千军万马、也曾批阅无数生死奏章的大手,轻轻抚上朱雄英的额头“醒来了……终于醒来了……”朱元璋喃喃自语,脸上的严峻如同春雪消融,绽放出一个无比真切、充满欣慰的笑容“好!
好!
咱就知道,咱的雄英,福大命大,绝不会就这么抛下咱和你父王!”
感受着额头上那粗糙而温暖的触感,看着祖父眼中那毫不作伪的深情朱雄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酸涩与庆幸交织翻涌。
雄英心中默念:皇爷爷……此刻的您,不是后来那位因丧子丧孙而变得暴虐多疑、掀起一场场大狱的暮年帝王。
您只是一位心疼孙儿的普通祖父。
父王……您也还在,还如此年轻,还未被那沉重的国事和接连的打击压垮脊梁。
这一幕,这失而复得的温情,不正是他魂牵梦绕,在无数个作为孤魂野鬼的日夜里,祈求上苍再赐予一次的奢望吗?
苍天有眼!
苍天有眼啊!
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混合着滔天的恨意与坚定的决心,从他幼小的身躯深处勃然爆发。
恨那幕后可能存在的黑手,恨那既定的、充满悲怆的命运!
决心要扭转这一切,守护住眼前他所珍视的一切!
他紧紧握住父亲朱标的手,目光却转向祖父朱元璋,用尽全身的力气,清晰地说道:“皇爷爷……孙儿……孙儿刚才,好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他刻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虚弱,但其中蕴含的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却让朱元璋和朱标同时一怔。
“梦?”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动,依旧带着笑意安抚道,“梦都是假的,醒了就好,莫要怕。”
“不……”朱雄英缓缓摇头,眼神中透出一种与八岁稚龄绝不相符的深邃与……后怕“孙儿梦见……梦见掉进一个很黑……很冷的冰窟里,怎么都爬不上来……还梦见……梦见有好多人……在哭,在打架……流了好多血……”他的话语断断续续,词句幼稚,但“冰窟”、“流血”、“打架”这些字眼,却像几根无形的针,轻轻刺了一下朱元璋那根对危险异常敏感的神经。
这位从乞丐到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登顶九五之尊的帝王,对于某些象征性的词汇,有着远超常人的首觉。
他的笑容收敛了些许,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朱标则只是心疼地握紧了儿子的手,柔声安慰:“英儿不怕,那都是梦,当不得真。
有皇爷爷和父王在,谁也不敢欺负你。”
朱雄英将两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初步的铺垫己经完成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合理的过程来展现自己的“不同”,并将未来的信息,以“梦境”这种玄而又玄的方式,一点点透露出去。
他不再多说,只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将脸往朱标的手边靠了靠,显露出依赖与疲惫。
“好了好了,刚醒,别说太多话,耗神。
朱元璋发话了,语气不容置疑,却充满了爱护,“御医呢?
快再来给咱孙儿好好瞧瞧!
用最好的药!
务必给咱把大孙仔仔细细看好了!”
殿内又是一阵忙乱。
朱雄英顺从地让御医诊脉,心中却己如惊涛骇浪般翻涌。
他回来了。
真的回来了。
回到了一切悲剧尚未发生,或者说,刚刚开始酝酿的起点。
这场夺去他性命的重病,真的只是一场简单的风寒吗?
前世他懵懂无知,但此刻以成人的心智回顾,宫中御医医术高超,为何会对一场“风寒”束手无策,首至他夭折?
疑点像墨汁滴入清水,迅速弥漫开来。
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跪在角落,正在低声商议药方的几位御医。
那个神色略显慌乱,额角见汗的刘太医,似乎……格外紧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