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其它小说 > 石臼湖干枯青石长街

石臼湖干枯青石长街

塞北门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石臼湖干枯青石长街》是知名作者“塞北门”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宗盛泽萧秋水展全文精彩片段:第一节:车辙与绣鞋萧秋水宣统三年的北平城的槐叶落得街边的老槐叶子先是边缘泛接着渐渐变得枯一阵秋风扫便纷纷扬扬地飘像是下了一场金色的洒落在青石板路街上行人匆有的身着长衫马头戴瓜皮小迈着方步;有的则穿着西装革戴着礼行色匆新旧服饰在这古老的街道上交仿佛是旧时代与新思潮碰撞的缩萧秋水坐在洋车后绣鞋尖轻轻点着车眼神漫不经心地看向街边...

主角:宗盛泽,萧秋水   更新:2025-10-19 09:46:5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节:车辙与绣鞋萧秋水宣统三年的秋,北平城的槐叶落得早。街边的老槐树,

叶子先是边缘泛黄,接着渐渐变得枯槁,一阵秋风扫过,便纷纷扬扬地飘落,

像是下了一场金色的雨,洒落在青石板路上。街上行人匆匆,有的身着长衫马褂,

头戴瓜皮小帽,迈着方步;有的则穿着西装革履,戴着礼帽,行色匆匆,

新旧服饰在这古老的街道上交织,仿佛是旧时代与新思潮碰撞的缩影。萧秋水坐在洋车后座,

绣鞋尖轻轻点着车沿,眼神漫不经心地看向街边。她今天穿了件淡绿色旗袍,

领口绣着并蒂莲——这是母亲生前亲手缝的,针脚细密而均匀,

每一针都仿佛蕴含着母亲对女儿“寻个好人家”的期许。旗袍的袖口微微收紧,

衬得她的手腕更加纤细。她微微低着头,几缕发丝垂落在脸颊旁,

随着洋车的晃动而轻轻摇曳。她十八岁的年纪,眉如远黛,目若秋水,

虽是传统闺阁女子的打扮,但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车夫宗盛泽弓着背拉车,脖颈后的汗浸透了粗布褂子。他二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高大而健壮,

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那是长期风吹日晒和劳作留下的痕迹。

他的脸庞轮廓分明,眉毛浓密而坚毅,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憨厚与朴实。

他不敢回头,却知道小姐又在看那家书店的橱窗——里头摆着新到的《新青年》,

封皮上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烫得发亮。他时不时能听到小姐那边传来轻轻的叹息声,

虽然不明白小姐为何叹息,但他知道,小姐心里装着许多他不懂的事儿。“宗师傅,慢些。

”萧秋水忽然说。她的声音轻柔,如同春日里的微风,带着一丝慵懒和惬意。

宗盛泽脚下一顿,车轱辘碾过一片枯叶,发出细碎的响。

他偷偷瞥了一眼:小姐正望着书店门口贴的标语,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小阴影,像停栖的蝶。

那标语上写着“开启民智,倡导新学”,他虽然不太明白其中深意,

但能感觉到小姐对这些新鲜玩意儿有着浓厚的兴趣。“好嘞,小姐。”宗盛泽应了一声,

脚步放得更缓了。他小心翼翼地避开路上的坑洼,每一步都迈得稳稳当当。他知道,

小姐身子娇弱,受不得颠簸。其实,宗盛泽心里明白,小姐每次坐他的车出门,

不只是为了去女校或者书店,更多的是想看看这外面的世界。北平城正在发生着变化,

新的思想如同潮水一般涌来,冲击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小姐虽然生长在传统的官宦家庭,

但似乎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

萧秋水看着书店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群,有穿着长衫的学生,也有戴着眼镜的先生。

他们手中拿着书,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向往,

她渴望像那些女学生一样,能够自由地学习知识,追求自己的理想。此时,

社会上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平等和自由,

萧秋水虽身处传统家庭,但也受到了这股思潮的影响。“宗师傅,你说这世道,

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萧秋水突然开口问道。宗盛泽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小姐会问这样的问题。他挠了挠头,想了想说道:“小姐,我一个拉车的,

哪懂这些啊。我就想着,只要能安安稳稳地拉车,赚口饭吃,这世道咋样都行。

”萧秋水微微笑了笑,她知道宗盛泽不会给出什么深刻的答案。但她喜欢和宗盛泽聊天,

他虽然话不多,但很实在。“宗师傅,你拉车有多久啦?”“有好些年咯,小姐。

我十几岁就从老家跑出来,一开始给东家拉包月,后来东家破产了,我就自己出来拉散客。

”宗盛泽一边拉着车,一边说道。他的老家在河北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土地贫瘠,

年年闹灾荒,为了活命,他只好背井离乡来到北平城拉车。“那你老家在哪儿啊?

”萧秋水继续问道。“在河北的一个小村子,那里穷得很,种地也吃不饱饭。

”宗盛泽回忆起老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在他的老家,

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难以维持生计。

萧秋水静静地听着,她能感受到宗盛泽话语中的艰辛。她虽然生活在富贵之家,

但也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人生活得并不容易。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百姓生活困苦,列强侵略,

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洋车缓缓地向前走着,穿过一条条狭窄的小巷,

路过一座座古老的宅院。萧秋水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心中思绪万千。

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但她知道,这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她,

也不想一辈子就被困在这小小的宅院里。此时,女校里的新思想、新文化如同春风一般,

吹进了她的世界,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宗师傅,你听说过孙中山先生吗?

”萧秋水又问道。宗盛泽点了点头,说道:“听说过,小姐。听说他想要推翻这不好的世道,

让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萧秋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我也希望这世道能变好,

能让更多的女孩子像男孩子一样读书识字,有自己的想法。

”洋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将军府的大门前。门房看到萧秋水的洋车,立刻打开门,

恭敬地招呼道:“小姐,您回来啦!”萧秋水下了车,从荷包里掏出几个铜板递给宗盛泽,

说道:“宗师傅,今天辛苦你啦。”宗盛泽接过铜板,连忙说道:“小姐,您客气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萧秋水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进了将军府。宗盛泽看着小姐的背影,

直到她消失在门内,才缓缓地拉起车,朝着车厂走去。他知道,明天他还会来接小姐,

而小姐的生活,也还会继续这样平淡而又安稳地过下去。但他不知道,

一场巨大的变革即将来临,他和小姐的生活,也将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章:扭脚与药香1919年的春,北平城的柳枝刚抽出新芽,

胡同口的青石板路却还蒙着层冬末的潮气。女校的砖墙外,

学生们举着“拒绝巴黎和会签字”“外争主权”的标语牌来回穿梭,

口号声撞得墙根的野猫炸了毛,三两下蹿上了槐树枝。

萧秋水抱着几本刚借的《新青年》和《女子世界》,站在校门口等洋车,

月白旗袍的袖口沾了墨水渍——方才听演讲时太激动,笔记写得太用力。“小姐,

今儿个风硬,您把围巾裹紧些。”宗盛泽把洋车停在路边,车把上挂着的铜铃随着动作轻响。

他今儿换了件洗得发白的藏青布褂,袖口补了块方方正正的补丁,

拉车时总爱把褂子扎进裤腰里,露出结实的小臂。最近他总往书摊跑,

兜里偶尔会揣张皱巴巴的《新青年》残页,夹在车垫底下,等小姐上车时偷偷塞过去。

萧秋水接过车垫下压着的报纸,指尖蹭到一张边缘发脆的纸——是半张《学生联合会日报》,

头版印着“五四运动爆发,京津学生游行示威”的粗黑标题。她瞥了宗盛泽一眼,

见他耳根微红,假装没瞧见,只把报纸折了两折塞进荷包:“宗师傅,

今天去东单的广和堂买点艾草,我祖母的老寒腿又犯了。”“好嘞。”宗盛泽应了一声,

拉起车时特意绕开了西口那段坑洼的青石板——上周有辆轿车陷在那儿,

溅起的泥点子弄脏了好几件女学生的裙子。车轮碾过平整的路段,发出均匀的“吱呀”声,

像首慢悠悠的小调。转过两条胡同,萧秋水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脚,

方才在女校后门跨水洼时踩滑了,此刻脚踝处肿起个鸡蛋大的包,每动一下就钻心地疼。

“嘶……”她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攥住了车沿。“小姐,咋啦?”宗盛泽立刻刹住车,

转身蹲下来。他的手掌宽大而粗糙,指腹还沾着拉车时磨出的薄茧,

轻轻搭在萧秋水的脚边:“我瞧瞧。”“没事,许是扭着了。”萧秋水想抽回脚,

却被他稳稳托住。宗盛泽没松手,拇指小心地按了按她脚踝外侧:“这儿疼得厉害,

怕是筋错位了。”他的呼吸喷在她脚面上的绸缎袜上,带着股热乎乎的汗味,

混着点艾草的清苦——方才路过药铺时,他顺道买了包晒干的艾叶,塞在车座底下防潮。

萧秋水耳尖发烫,偏生脚踝越来越肿,疼得她眼前发黑。宗盛泽已经解下裤腰上的粗布带子,

一层层裹住她的小腿,手法虽笨拙却极稳:“我背您回家吧,老太太见您瘸着腿,该着急了。

”“这怎么行……”萧秋水话没说完,已经被他托着后背稳稳背了起来。宗盛泽的脊背滚烫,

心跳声透过粗布褂子传来,咚咚的,像敲小鼓。她趴在他肩上,

闻到他后颈的汗味里混着点劣质烟草的气息——大概是今早在车厂等活时抽的旱烟。

“宗师傅,您……别告诉祖母是我自己摔的。”萧秋水小声说,

怕老太太知道了又要念叨“闺阁小姐该端庄”。“成。”宗盛泽闷闷地应了一声,

脚步迈得更稳了。拐过两条街,他忽然开口:“小姐,您今儿看的那报纸……我认得几个字,

‘五四’是啥?”萧秋水愣了一下,

随即笑了:“是北京的学生们为了不让列强欺负咱们中国,在街上喊口号、游行呢。

他们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要让咱们国家有尊严。”她声音轻快起来,

像只终于飞出笼子的鸟,“我听女校的老师说,女子也该像男子一样读书,

将来能自己选嫁人,能出去做事。”宗盛泽“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可萧秋水感觉到,

他的背挺得更直了,拉车的手也更有力了,

仿佛要把这“女子读书”“国家尊严”的话都拉进骨头里。“宗师傅,

您说……咱们国家为啥要受洋人的气?”萧秋水忽然仰起头,望着他汗湿的后颈。

宗盛泽脚步一顿,路灯的光落在他紧绷的下颌线上:“我……我听车厂的兄弟们说,

是咱们的朝廷太软弱,打不过人家。”他声音低哑,带着股压抑的愤懑,“可我觉得,

要是咱老百姓都憋着口气,总有一天能把这口气挣回来!”萧秋水怔了怔,

指尖无意识地揪住了他的衣领:“我听老师说,光靠朝廷不行,得咱老百姓自己觉醒。

女子要是能读书明理,也能帮着出份力。”宗盛泽猛地停住车,

转身将她往上托了托:“小姐,您……您真这么想?”他的眼睛在昏黄的路灯下亮得惊人,

像夜里的星子落进了眸子里。到了将军府,门房见小姐被车夫背着回来,

惊得瞪圆了眼睛:“哟,萧小姐这是咋啦?”萧秋水红着脸摆手:“不小心扭了脚,

宗师傅送我回来,您别声张。”宗盛泽把她放在榻上,转身就去厨房烧热水。

萧秋水掀开帘子看他:他蹲在灶前扇火,火星子溅在他手背上,他“嘶”了一声也不在意,

只顾着把艾草叶子揉碎了,又跑去找老太太要了瓶白酒。回来时,

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巴滴在粗布褂子上,洇出深色的痕迹。“您忍着点。”他蹲在榻前,

用白酒把艾草汁浸湿,拧干了布巾敷在她脚踝上,“我娘以前扭着腰,就是这么治的。

”他的手指碰到她脚背时,刻意放得很轻,像怕碰碎了什么易碎的宝贝。

萧秋水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发现他左耳后有颗小痣,像粒小小的黑芝麻。她忽然想起,

每次坐车经过书店,他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她遗落的手帕,他总能在第二天原样送回来,

连帕角的绣线都没扯歪。“宗师傅。”她忽然开口,

“下次……我给您带本《女子修身》的书吧,里头讲女子该自立,您肯定爱看。

”宗盛泽手上一顿,布巾差点掉在地上。他抬起头,眼睛亮亮的,

像夜里的星子:“真、真的?小姐您不嫌我……”话没说完,他自己先笑了,挠了挠后脑勺,

“我大字不识几个,看了也是白看。”“不白看。”萧秋水认真道,“您拉车供我读书,

我念给您听。您知道吗?老师说,女子若能自立,不仅能撑起自己的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