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其它小说 > 以后养条狗叫黄昏

以后养条狗叫黄昏

戚阿飘 著

其它小说连载

《以后养条狗叫黄昏》内容精“戚阿飘”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春燕蘅言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以后养条狗叫黄昏》内容概括:第一章:归途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窗外的风景从密集得令人窒息的高楼大逐渐变为低矮的厂再到一片片规整的田野和散落的村七岁的蘅言把额头贴在冰凉的车窗默默地看着这个正在变得“空旷”起来的世她的身是头发花白、身形瘦小的奶奶奶的手一直紧紧攥着一个洗得发白的蓝布包眼神里带着一丝离开儿子媳妇的不但更多的是一种回归故土的、难以言喻的踏车厢里混杂着泡面、汗水和劣质香烟的...

主角:春燕,蘅言   更新:2025-10-18 22:05:2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归途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着,窗外的风景从密集得令人窒息的高楼大厦,

逐渐变为低矮的厂房,再到一片片规整的田野和散落的村庄。

七岁的蘅言把额头贴在冰凉的车窗上,默默地看着这个正在变得“空旷”起来的世界。

她的身边,是头发花白、身形瘦小的奶奶。奶奶的手一直紧紧攥着一个洗得发白的蓝布包袱,

眼神里带着一丝离开儿子媳妇的不安,但更多的是一种回归故土的、难以言喻的踏实。

车厢里混杂着泡面、汗水和劣质香烟的味道,奶奶却深深吸了口气,对蘅言说:“闻到没?

快到家了,有土腥气儿了。”蘅言用力嗅了鼻,只闻到更浓的泡面味。

她不明白土腥气是什么,对她而言,“家”的味道应该是城市里汽车尾气的淡薄汽油味,

是楼下早餐店油炸点心的甜腻香气,是妈妈身上淡淡的香水味,而不是这个。三天前,

家里的气氛还很凝重。爸爸掐灭了烟,对妈妈说:“就这么定了吧,妈在城里待不住,

整天像掉了魂似的。我俩工作都忙,明年项目更关键,根本顾不上蘅言。

让她跟妈回去待一段时间,对大家都好。”妈妈的眼睛是红的,她摸着蘅言的小脑袋,

声音哽咽:“小言,去乡下要听奶奶的话,好好读书。等爸爸妈妈稳定了,就接你回来。

”蘅言没有哭闹,她早熟地意识到,这场“迁徙”并非商量,而是通知。

是大人们权衡利弊后,为她,也为这个家做出的“最好”安排。

她只是默默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几件衣服,一摞她最喜欢的科幻小说和漫画书,

还有那台妈妈买给她的新款收音机。仿佛带上这些,就能把那个熟悉的城市生活,

切下一小块,带到未知的乡下去。火车慢了下来,一个小站的轮廓出现在前方。

站牌上写着三个褪色的红字:青石坞。奶奶站起身,语气轻快了些:“到了,言娃子,

拿好东西。”站台很小,很旧,脚下是坑洼的水泥地。刚下火车,

一股热浪混合着泥土、植物和某种牲畜粪便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

这就是奶奶说的“土腥气”吗?蘅言皱了皱鼻子。几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停在站外,

司机们用浓重的方言吆喝着。奶奶熟门熟路地走向其中一辆,谈好了价钱。

三轮摩托在颠簸的土路上蹦蹦跳跳地前行,路两边是高大的白杨树,树叶哗啦啦地响。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绿油油的,风吹过,泛起层层波浪。

偶尔能看到几头水牛在田边悠闲地吃草,白色的鹭鸟停在牛背上。这一切,对蘅言来说,

像一幅褪了色的、静止的油画,陌生而疏离。约莫半小时后,村子出现了。

一片片灰瓦屋顶掩映在绿树丛中,几条土狗在路边追逐嬉戏。摩托车在村口一栋老屋前停下。

老屋是砖木结构的,墙皮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的青砖,木门上的黑漆也裂开了细密的纹路。

屋前有一棵巨大的槐树,枝叶繁茂,投下大片阴凉。“到家了。”奶奶推开虚掩的木门,

一股老房子特有的、带着微潮和木头清香的气息涌来。这就是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要生活的地方了。第二章:隔阂乡村生活的开端,对蘅言而言,充满了各种不便和格格不入。

奶奶的老屋没有抽水马桶,只有一个建在屋后菜园角落的茅坑,夏天蚊蝇飞舞,气味刺鼻。

洗澡要用一个大木盆,水需要从院子里的压水井里一桶桶打上来,再烧热。晚上,灯光昏暗,

是那种老式的白炽灯泡,看久了书眼睛会累。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没有稳定的网络,

她那台收音机,除了能放滋带,几乎成了摆设。与城里同学的联系,也时断时续,渐渐地,

班级群里热闹的讨论,她也插不上话了,仿佛被那个熟悉的世界缓缓抛弃。

奶奶是沉默而勤劳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喂鸡、种菜、做饭,忙得像个陀螺。

她不太会说什么安慰的话,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往蘅言碗里夹菜,念叨着:“多吃点,

长得圆润点。” 但乡下的饭菜,口味厚重,蔬菜常常带着一丝天然的苦味,

远不如城里的精致可口。蘅言吃得很少,人眼看着就瘦了下去。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却也无计可施。村里的孩子对蘅言这个“城里来的娃”充满了好奇。他们皮肤黝黑,

穿着邋遢,说着带着土音的方言,

玩着滚铁环、拍纸牌、弹玻璃珠这些蘅言觉得“土掉渣”的游戏。他们试图接近蘅言,

邀她一起玩,但蘅言总是下意识地后退,紧紧抱着她的书,

眼神里带着戒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孩子们的热情被几次冷遇后,也便散了,

背地里叫她“傲气的小娇姐”。孤独,像潮水一样将蘅言淹没。

她大部分时间就窝在自己那间小小的、窗户对着后山的屋子里,看那些已经翻烂了的书,

或者对着收音机发呆。她开始疯狂地想念城市,想念霓虹闪烁的夜晚,

想念周末的电影院和快餐店,想念父母——尽管他们总是很忙。这种想念,

变成了一种无声的怨怼,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要被“流放”到这个鬼地方?一天下午,

蘅言和奶奶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

奶奶把她一件沾了泥巴的T恤和她带来的“好衣服”一起,用搓衣板在井边使劲搓洗,

结果把那件T恤洗得变了形。蘅言看到后,积压已久的情绪爆发了。“你干嘛动我的东西!

这衣服不能这么洗的!”她几乎是吼出来的。奶奶举着那双被水泡得发皱的手,愣住了,

脸上写满了无措和伤心,喃喃道:“我看脏了,就想着给你洗干净……”蘅言夺过衣服,

冲回自己的房间,用力摔上了门。她趴在床上,把脸埋进带着霉味的被子里,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她觉得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就在这时,

窗外传来一阵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的笑声,还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哼唱着古老的歌谣。

那歌声穿透了午后的沉闷,也穿透了蘅言厚厚的悲伤壁垒。她忍不住抬起头,

悄悄撩开旧纱窗的一角,向外望去。第三章:惊鸿她家屋后,是一片小小的竹林,

竹林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溪水边,一个穿着浅粉色旧褂子的小女孩,

正坐在一块光滑的大青石上。她看上去和蘅言年纪相仿,或者稍小一点,

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胸前。她的脚浸在溪水里,轻轻地晃动着,

溅起细碎的水花。她正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手心里的什么东西,

嘴里哼唱着听不清歌词的曲调。最吸引蘅言的,是她身边环绕着的那几只燕子。

它们不像平常看到的鸟儿那样怕人,而是灵巧地在她身边飞舞、盘旋,甚至有一只胆大的,

落在了她不远处的石头上,歪着小脑袋,仿佛在倾听她的歌唱。女孩似乎感觉到了注视,

抬起头,朝蘅言窗口的方向望来。刹那间,蘅言看到了一双他从未见过的、清澈明亮的眼睛,

像被溪水洗过的黑曜石。她的皮肤是健康的蜜色,脸颊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她看到蘅言,并没有像村里其他孩子那样露出好奇或羞涩的表情,

而是落落大方地朝她笑了笑,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蘅言像被烫到一样,猛地缩回了头,

心脏“砰砰”直跳,脸上有些发烫。她觉得自己偷窥的行为很丢脸。

但窗外那幅“少女与燕”的画面,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那个下午,

她破天荒地没有继续沉浸在悲伤里,而是时不时地,会偷偷望向窗外。

女孩和燕子们玩了一会儿,便赤着脚,拎着一个小竹篮,轻盈地消失在竹林深处。

吃晚饭的时候,蘅言装作不经意地问奶奶:“奶奶,咱们屋后边,那条小溪那里,

有个扎辫子的小姑娘,你认识吗?”奶奶正把一块蒸得烂熟的腊肉夹到蘅言碗里,

闻言抬起头,想了想,说:“哦,你说的是春燕那丫头吧?老陈家的外孙女。”“春燕?

”蘅言重复着这个名字,心里微微一动,真是个贴切的名字。“是啊,那孩子命苦。

”奶奶叹了口气,“她爹妈前年出去打工,出了车祸,都没了。现在就跟着她外公过活。

她外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家里里里外外,好多事都靠这丫头张罗。唉,

懂事的让人心疼。”蘅言愣住了。她没想到,那个有着阳光般笑容的女孩,

身后竟然藏着这样的不幸。相比之下,自己因为离开父母、来到乡下就怨天尤人,

显得多么幼稚和可笑。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她心中蔓延开来,有同情,有惊讶,

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羞愧。从那天起,蘅言开始有意识地留意那个叫春燕的女孩。她发现,

春燕几乎每天都会来溪边。有时候是洗衣服,棒槌起落,

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有时候是采野菜,熟练地分辨着各种植物;有时候,

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溪水发呆,或者和那些似乎与她相熟的燕子、蝴蝶“说话”。

她的身影,成了蘅言灰暗乡村生活中,唯一一抹亮色。她很想走出去,跟那女孩说句话,

哪怕只是打个招呼。但“城里娃”的矜持和莫名的胆怯,让她一次次退缩。她只能躲在窗后,

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她看到女孩如何利落地帮行动不便的外公做事,

看到她如何把洗好的衣服晾得整整齐齐,看到她即使面对生活艰辛,

眼神里也总是透着一种坚韧和平静。第四章:你好,春燕转机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午后。

蘅言实在在屋里待得烦闷,便揣了本小说,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屋后的小溪边。

她选了离春燕常坐的那块大青石不远的一棵树荫下,坐了下来,假装看书,

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溪流的方向。果然,没过多久,春燕又来了。

今天她拎着一个小木桶,看来是来洗菜的。她看到蘅言,

便露出了那种友善的、带着虎牙的微笑。蘅言的心跳又开始加速,她赶紧低下头,

盯着书页,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春燕在青石边熟练地洗着青菜,哼着歌。

几只燕子如期而至,在她身边飞舞。突然,一只羽翼未丰的小燕子,大概是在学习飞翔,

跌跌撞撞地一头栽了下来,正好落在蘅言脚边不远处的草地上,发出细弱可怜的“啾啾”声。

春燕“呀”了一声,停下了手里的活。成年燕子在空中焦急地盘旋鸣叫。

蘅言也看到了那只雏燕。她犹豫了一下,一种本能驱使她合上书,小心翼翼地凑了过去。

雏燕扑腾着翅膀,却飞不起来。蘅言记得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过,不能直接用手去碰幼鸟,

否则会留下人的气味,可能被母鸟抛弃。她四下张望,看到一片宽大的芋头叶,便摘了下来,

想用叶子轻轻地把小燕子托起来。就在这时,春燕也走了过来。她蹲下身,看着蘅言的举动,

眼睛亮晶晶的。“你别怕!”她对蘅言说,声音像溪水一样清亮,“它是我认识的,

是阿玄的孩子,刚学飞呢,不小心掉下来了。它妈妈认得我的味道。”说着,

春燕伸出那双虽然做着粗活,但却干净纤细的手,极其轻柔地捧起了那只瑟瑟发抖的小燕子。

她的动作是那么自然,那么充满怜爱,仿佛捧着的是一件稀世珍宝。小燕子在她手心里,

竟然渐渐停止了颤抖。春燕站起身,仰头对着在空中焦躁盘旋的母燕说:“阿玄,别急,

你的娃儿没事,我就把它送回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