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五十年代开始修仙

第3章 第三章 暗流涌动,夜探粮仓藏玄机

发表时间: 2025-10-23
公社来人找知青谈话的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王家峪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村民们表面上照常下地挣工分,暗地里却都在窃窃私语,眼神时不时瞟向知青们住的几户人家,带着好奇与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戒备。

王浩然揣着心事,照常跟着王老实去地里干活。

他那天救人时耗损的灵气还没完全补回来,只觉得手脚有些发沉。

苏曼卿被安排在另一块地里除草,隔着老远,他能看到她低着头,动作迟缓,时不时停下来发愣,脸色比昨天更白了。

“听说了吗?

城里好像在抓‘右派’,不少干部都被打倒了。”

旁边一个社员压低声音,对着王老实说道,“赵知青他爹好像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干部,这次怕是……”王老实闷头锄着地,半天没吭声,最后只吐出一句:“少管闲事。”

王浩然心里一动。

“右派”这个词,他在历史书上见过无数次,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赵文轩和苏曼卿的家庭背景都不简单,在这风口浪尖上,确实危险。

中午歇晌的时候,他借口去溪边喝水,绕到了昨天救苏曼卿的那片山坡。

他记得当时苏曼卿把信摔在了石头上,说不定能捡到点什么线索。

果然,在那块大石头缝里,他找到了半张被撕碎的信纸,上面只剩下寥寥几个字:“……父己被隔离审查……速作准备……”字迹潦草,墨水里还混着泪痕,显然写信人当时心情极为慌乱。

王浩然将这半张纸揣进怀里,心里沉甸甸的。

苏曼卿的父亲出事了,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下午上工的时候,公社的两个干部果然找到了赵文轩和苏曼卿,把他们叫到大队部谈话,一首到太阳快落山才出来。

出来的时候,赵文轩脸色铁青,拳头攥得紧紧的,而苏曼卿则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走路都需要人扶着,是二婶把她送回了家。

晚饭时,李秀莲看着隔壁二婶家暗着的灯,叹了口气:“曼卿这孩子,怕是撑不住了。”

她起身盛了碗红薯粥,“浩然,你给曼卿送过去吧,趁热让她喝点。”

王浩然接过粥碗,心里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去接触苏曼卿,会不会引火烧身?

但想起昨天她从陡坡上摔下去的样子,想起那半张泪痕斑斑的信纸,他还是端着碗走了出去。

敲了敲二婶家的门,是二婶开的门,脸上带着愁容:“进来吧,曼卿在屋里躺着呢,水米没沾。”

苏曼卿躺在床上,盖着被子,眼睛睁着,望着黑乎乎的房梁,一动不动,像个没有灵魂的木偶。

王浩然把粥碗放在床头的小桌上:“苏同志,喝点粥吧。”

她没动,也没说话。

“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得先活着。”

王浩然迟疑了一下,低声说道,“活着,才有希望。”

这句话像是刺痛了苏曼卿,她猛地转过头,眼睛里瞬间蓄满了泪水,声音沙哑地问:“活着?

像这样在泥地里刨食,像猪狗一样被人审查,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总比死了强。”

王浩然看着她,语气平静,“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苏曼卿看着他,这个才十三岁的少年,脸上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她忽然想起昨天他奋不顾身拉住自己的样子,想起他此刻平静的眼神,心里某个地方像是被触动了。

她沉默了半天,终于坐起身,端起粥碗,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王浩然没再说话,悄悄退了出去。

走到门口时,他听到苏曼卿低声说了句:“谢谢你。”

回到家,他刚把碗放下,就见王老实从外面回来,脸色凝重:“队长刚才召集社员开会,说公社仓库的粮食少了两袋,怀疑是内鬼偷的,要挨家挨户搜查。”

“什么?”

李秀莲吃了一惊,“谁这么大胆子?

不要命了?”

在那个年代,偷公家的粮食可是重罪,弄不好要被判刑的。

王浩然心里也咯噔一下,下意识地看向柴房的方向。

小狐狸还在里面,要是被搜出来,虽然只是只狐狸,但在这敏感时期,说不定会被安上什么莫须有的罪名。

“搜就搜,咱们家可没藏那脏东西。”

王老实皱着眉,“你们都把家里收拾一下,别让人挑出毛病。”

一家人赶紧动手,把屋里屋外收拾了一遍。

王浩然趁着收拾柴房的机会,把小狐狸抱出来,藏到了炕洞的夹层里。

那是他之前发现的一个隐秘角落,平时用来藏些舍不得吃的干粮,现在正好用来藏小狐狸。

小狐狸似乎知道危险,乖乖地待在里面,一动不动。

王浩然又在外面堆了些柴火,遮住入口,这才放下心来。

没过多久,队长就带着两个公社干部和几个社员,挨家挨户地搜查起来。

他们搜查得很仔细,箱子柜子翻个底朝天,连床底下、柴草堆都没放过。

轮到王浩然家时,李秀莲紧张得手心冒汗,王老实则站在一旁,脸色紧绷。

公社干部里有一个是上午找知青谈话的那个,姓刘,三角眼,看人时带着股审视的劲儿,让人很不舒服。

“王老实,听说你家小子前两天在山里捡了只狐狸?”

刘干部忽然开口,眼睛瞟向王浩然。

王浩然心里一惊,这事怎么会被他知道了?

难道有人看见了?

王老实愣了一下,连忙说:“没有的事,那孩子胡说的,山里哪那么容易捡到狐狸。”

“是吗?”

刘干部不相信,目光在屋里扫来扫去,“我看还是搜搜吧,万一藏了什么不该藏的东西呢?”

他挥了挥手,两个社员立刻开始翻箱倒柜。

王浩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炕洞的方向。

幸好,那些人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可疑的东西,更没注意到炕洞的夹层。

刘干部有些不甘心,又把目光投向王浩然:“小子,你说实话,到底有没有捡狐狸?

那可是山里的东西,说不定是公家的财产。”

“真没有,刘干部。”

王浩然低着头,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怯懦,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我就是前两天在山里看到过一只,没捡。”

刘干部盯着他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破绽,这才哼了一声,带着人走了。

等人都走了,李秀莲才长长舒了口气,拍着胸口:“吓死我了。”

王老实也皱着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浩然回到自己的屋,悄悄掀开柴火,把小狐狸抱了出来。

小家伙刚才肯定吓坏了,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他摸了摸它的头,心里却疑窦丛生。

刘干部怎么会知道他捡了狐狸?

这事他做得很隐秘,除了他自己,应该没人知道才对。

难道是有人看见了,告诉了公社干部?

会是谁呢?

他忽然想起一个人——赵文轩。

今天下午他从大队部出来时,脸色铁青,说不定是想找机会表现自己,洗脱嫌疑,所以才把这事捅了出去?

这个念头让他心里一沉。

如果真是这样,那赵文轩的心机就太深了。

在这个年代,为了自保而揭发别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夜里,王浩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粮食被盗,公社搜查,刘干部的追问,这一切都像是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王家峪上空。

他隐隐觉得,粮食被盗的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后半夜,他悄悄起身,运转功法探查了一下,爹娘和小花都睡得很沉。

他再次把小狐狸藏好,然后像狸猫一样,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家门。

他想去公社的粮仓看看。

粮仓就在村子东头,离知青住的地方不远,由两个社员轮流看守。

他怀疑,粮食被盗说不定和某些人故意栽赃陷害有关,而目标,很可能就是那些知青。

夜很深,月光被乌云遮住,西周一片漆黑。

村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

王浩然借着夜色的掩护,快速向村东头摸去。

他现在的感官比以前敏锐了很多,能清晰地听到周围的动静,脚步也轻得像一片落叶。

粮仓是用土坯砌成的,屋顶盖着茅草,周围用篱笆围了起来,门口挂着一把大锁。

两个看守的社员正坐在门口的草垛上,一边抽烟,一边聊天。

“……你说这粮食到底是谁偷的?

胆子也太大了。”

“谁知道呢?

我看那几个知青就可疑,城里来的,娇生惯养的,哪吃得了这苦?

说不定是他们饿极了,才干出这种事。”

“我也觉得像,尤其是那个赵知青,今天被公社干部训了一顿,回来的时候那眼神,凶得很。”

王浩然躲在不远处的树后,把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果然,有人怀疑到了知青头上。

他屏住呼吸,等那两个社员聊得差不多,靠着草垛打起盹来,才悄悄绕到粮仓后面。

粮仓后面有个小窗户,用木板钉着,缝隙很大。

王浩然踮起脚尖,透过缝隙往里看。

粮仓里堆放着不少麻袋,都是装着粮食的,看起来确实少了两袋的位置,地上还有拖拽的痕迹。

他正看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他心里一惊,猛地转过身,只见一个黑影正悄悄地向粮仓这边摸来。

月光恰好从乌云里钻了出来,照亮了那人的脸——竟然是赵文轩!

赵文轩显然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王浩然,愣了一下,眼神瞬间变得凶狠起来,压低声音喝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王浩然没回答,反问道:“你又来干什么?”

赵文轩的脸色变了变,似乎有些慌乱,强作镇定地说:“我……我睡不着,出来走走。”

“走到粮仓来了?”

王浩然盯着他,“你是不是想偷粮食?”

“你胡说八道什么!”

赵文轩的声音有些发急,“我是那种人吗?”

就在这时,粮仓门口的两个社员似乎被吵醒了,咳嗽了一声。

赵文轩脸色一变,瞪了王浩然一眼,转身就想跑。

“站住!”

王浩然低喝一声,追了上去。

他想知道,赵文轩到底想干什么。

赵文轩跑得很快,但王浩然有灵气加持,速度也不慢,紧紧跟在他后面。

两人一前一后,在漆黑的村子里追逐着,很快就跑到了村外的一片小树林里。

赵文轩被逼到了一棵大树下,无路可退。

他转过身,看着追上来的王浩然,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愤怒:“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只想知道,粮仓的粮食是不是你偷的。”

王浩然看着他,“还有,你是不是把我捡狐狸的事告诉了公社干部?”

赵文轩的脸白了白,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地上,抱着头呜咽起来:“是……是我告诉的……但粮食不是我偷的……我只是……我只是想让他们别怀疑我……我爹己经被抓了,我不能再出事了……”他哭得像个孩子,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王浩然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在这个年代,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为了自保,做出一些不光彩的事,似乎也能理解,却又让人无法完全原谅。

“那你半夜来粮仓干什么?”

王浩然又问。

赵文轩抬起头,抹了把眼泪:“我……我听说粮食被盗了,心里不安,想来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我怀疑……怀疑是刘干部他们自己搞的鬼,想栽赃给我们知青。”

“刘干部?”

王浩然愣了一下。

“嗯。”

赵文轩点点头,“今天找我们谈话的时候,他好几次暗示我们,只要‘识时务’,就能少受点罪。

我看他那样子,就不像个好人。

而且,我刚才来的时候,好像看到他在粮仓附近鬼鬼祟祟的。”

王浩然心里一动。

刘干部?

如果真是他,那这事就更复杂了。

他为什么要偷自己公社的粮食?

还要栽赃给知青?

“你看到他做什么了?”

王浩然追问。

“我也说不好,就是觉得他行为很可疑,在粮仓周围转了一圈就走了。”

赵文轩摇了摇头,“我也是一时冲动,想来看看能不能找到证据,没想到会碰到你。”

王浩然沉默了。

赵文轩的话虽然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完全不信。

刘干部今天的表现确实有些反常,尤其是追问狐狸的事,显得很刻意。

“这事你别再管了。”

王浩然看着赵文轩,“你现在自身难保,再惹麻烦,只会更危险。”

赵文轩抬起头,看着王浩然,眼神复杂:“那你呢?

你为什么要管?”

“我不想看到无辜的人被冤枉。”

王浩然淡淡地说。

他说的是苏曼卿,也说的是他自己。

在这个年代,被冤枉的代价太大了。

赵文轩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点了点头:“谢谢你。”

两人没再多说,各自离开了小树林。

王浩然往家走,心里却在盘算着。

如果粮食被盗真是刘干部搞的鬼,那他肯定会留下破绽。

他必须找到证据,不仅是为了洗清知青的嫌疑,也是为了自保。

回到家,他把小狐狸从炕洞里抱出来,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他的疲惫,用头轻轻蹭着他的脸颊,一股精纯的灵气缓缓流入他的体内。

王浩然闭上眼睛,感受着这股暖流,心里渐渐平静下来。

不管前路有多少暗流,他都必须小心翼翼地走下去。

修炼不能停,秘密要守护,而眼前的这场风波,他似乎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他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空,乌云再次遮住了月亮,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而那座沉默的青龙山,在夜色中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静静矗立着,仿佛藏着无数的秘密和未知。

王浩然知道,那里不仅有他需要的灵气,或许,还藏着能让他在这个乱世中立足的关键。

他的修仙之路,注定要与这时代的风雨,与这山林的隐秘,紧紧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