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鹤鸣昭心

第三章 玉门孤烟

发表时间: 2025-11-02
越往西行,天地愈发辽阔,人烟也愈发稀少。

连续赶了七八日的路,风雪渐歇,取而代之的是戈壁滩上无休无止的干燥寒风,卷起地上的沙砾,打在车壁上,发出细碎而持久的沙沙声。

班昭己完全换上了仆妇的装扮,粗布袍子,脸上蒙着防沙的面巾,只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

她不再安坐车内,而是时常与曹恩交换,亲自执辔驾车。

这手御马的技术,还是年少时二哥班超所授,他说:“惠班,读书人也要知鞍马劳顿,方解史书中征伐之苦。”

如今想来,竟是冥冥中的准备。

沿途驿站越来越简陋,供给也越来越紧张。

饮用水变得浑浊咸涩,干粮更是硬得能崩掉牙。

曹恩几次欲将省下的净水与软饼递给班昭,都被她无声拒绝。

她与老仆分食同饮,并无特殊。

这日黄昏,终于望见了天际那道蜿蜒的土黄色巨影——汉家西陲最重要的关隘,玉门关。

夕阳将关墙染成一片暗金,旗下戍卒的身影被拉得老长,更添几分苍凉孤寂。

关门检查比以往严格许多。

守关的队率是个面色黝黑、嘴唇干裂的年轻人,眼神警惕地扫过这辆寒酸的马车和车上的两人。

“路引!”

声音沙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曹恩恭敬地递上早己准备好的文书,上面写明是扶风班氏仆役,奉主母之命前往敦煌探望染疾的远亲。

班昭垂首坐在车辕上,一副恭顺模样。

队率仔细查验路引,又打量了一下曹恩和班昭,眉头微蹙:“就你们俩?

一老一妇,也敢往西走?

可知近来关外不太平?”

曹恩忙赔笑道:“军爷明鉴,实在是主家亲戚病重,不得不去。

小老儿年轻时也走过几趟西域,略识得路径,这才敢冒险。”

队率哼了一声,将路引掷还,目光却落在班昭身上:“她呢?

哑巴了?”

班昭这才抬头,迎向队率审视的目光,眼神里没有惊慌,只有一种坦然的平静,她微微摇头,声音不高,却清晰:“回军爷,民妇只是少言。”

那队率似乎被她眼神中的镇定慑了一下,摆摆手:“过去吧!

记住,出关百里内有烽燧值守,遇事可求救。

再往西……自求多福!”

马车缓缓驶出厚重的关门,仿佛穿过了一道无形的界限。

关内的最后一丝安稳被抛在身后,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戈壁、荒漠与远山。

一股夹杂着沙土和未知气息的风扑面而来,吹得班昭额前碎发飞扬。

她勒住马,回头望去。

玉门关在暮色中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守护着身后的家园。

而前方,最后一缕夕阳正沉入地平线,天边一抹孤烟笔首升起,那是远方烽燧传来的平安信号,在这苍茫天地间,却显得如此微弱和遥远。

“恩叔,”班昭轻声开口,声音在旷野中显得格外清晰,“接下来,便要真正靠我们自己了。”

曹恩肃容道:“主母放心,老仆这把老骨头,还能护得主母周全。”

班昭摇了摇头,目光掠过渐暗的天色和远处起伏的山峦阴影:“光靠勇力不够。

我们需要的是眼睛和耳朵。”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记得前方三十里,有一处小绿洲,名为‘甜水井’,是商队惯常歇脚之处。

我们今夜赶到那里,不必扎眼,只需听听往来商旅说些什么。”

“是。”

马车在越来越暗的天色中前行,车轮碾过砂石的声音格外刺耳。

班昭不再说话,而是仔细地、一寸一寸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将重要的特征与脑海中兄长所绘的舆图一一对应、修正。

她的手,无意识地按在了藏于袍内那枚玄铁令牌的位置上。

太后给予的不仅是护身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而兄长绘制的舆图,则是她此刻唯一的依仗。

在这片危机西伏的土地上,知识、冷静和判断力,远比刀剑更为重要。

夜幕彻底降临,戈壁滩上气温骤降,寒风刺骨。

远处,一点微弱的火光隐约可见,那应该就是“甜水井”了。

班昭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眼神锐利起来。

真相,或许就隐藏在这些南来北往的旅人只言片语的交谈中。

她必须像沙海拾金一般,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拼凑出兄长失踪的真相,以及那片笼罩在西域上空的迷雾之后,究竟隐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