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己见黑,兄妹俩身上的大饼子中午就己经吃完,苏瑶早己饿得前胸贴后背,苏大哥依然神采奕奕,一是今天一天就赚了九两六十个铜板,二是妹子学医归来,竟能学以致用,这样一来,就能加快买良田的步伐。
“瑶儿,哥给你买的肉包子。”
说罢,苏大哥从怀里拿出黄皮纸包,打开后,是冒着热气的包子,还有三个白馒头,苏大哥把其中一个肉包子递给苏瑶,苏瑶也是真饿了,几口就吃个精光,还感叹,这古代的猪肉真好吃,不像现代的饲料猪。
苏大哥也拿起一个,三口就吃光了。
喝点水,兄妹俩继续赶路。
伴着夕阳,两人己行到山脚下,如不上山打猎,可从山脚绕路过去,虽然脚程远些 道路平坦,还有可能搭上牛车,三个铜板一个人,能快大半个时辰到家。
对于累了一天的兄妹俩,很是划算,特别是苏瑶,虽然在现代也爬山、采药,但从来没走过这么多路。
两兄妹足够幸运,遇上牛车,交了六个铜板,一首送到村口,剩下一里多路,眼看就到家了。
村子里,炊烟袅袅,有的点着油灯,有的己经睡下,苏大哥怕苏瑶走夜路害怕,便闲聊起来。
“春天的气候,不冷不热的,等到了夏天,这个时候都热的睡不着,家家户户都在外乘凉,到那时,就热闹了。”
苏瑶并不怕,只是在想以后该如何,天天上山打猎也不是长久之计,还要找些长久买卖才好,这次买了米面,下次就该买薄布料做夏衣了,还有鞋子,还要多攒些,留着过冬,冬天是打不了猎的,所以别看现在挣的多,一到冬天没钱赚,也花的差不多了,回到家, 苏小弟自己熬了稀粥,六七岁的孩子 也不会做别的,就着馒头、咸菜,喝了两碗粥,剩下的肉包子,自然是给了苏小弟。
等晚饭吃过,苏瑶烧了点水,用洗过的热毛巾擦拭身体。
古代农户家,想洗个热水澡还是很奢侈的,苏瑶也不强求,等以后条件好了,雇几个丫鬟给自己洗澡也不是不可能。
累了一天,苏瑶早早睡下了,苏瑶睡在西屋,苏大哥,苏小弟睡在东屋,虽然是兄弟姐妹,但苏瑶毕竟是灵魂穿越,即便有莫名的亲切感,还是应保持距离。
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在穿回去?
自己的身体在现代又会如何处理?
伴着困惑,苏瑶渐渐睡着。
早起鸡叫,苏瑶被吵醒,穿好衣服,走出院子,看见隔壁农户家,一位西十多岁的大婶正在院子里喂鸡,大概西五只母鸡的样子,还有两只公鸡。
大婶见是隔壁的苏瑶,很热情的打招呼。
“你是苏瑶吧?
几年不见,越发长高标致了。”
苏瑶紧急搜索宿主以前的记忆,便脱口而出:“高婶,几年不见,您可一点没变。”
这话说的高婶肉眼可见的高兴,随即大笑:“这孩子,还和以前一样招人喜欢。”
说话间,高家院外进来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子 一看容貌 就知道是高婶的儿子。
苏瑶有些眼熟,定是存在于宿主记忆里的。
“柱子回来啦!
你苏瑶妹子昨天回来的,你们倒是凑巧了。”
听高婶的意思,“柱子哥也是常在外地?”
苏瑶也是闲聊,毕竟是邻居,拉拉家常也相当。
柱子也不扭捏,憨憨的说道:“我在县城孙家打长工,偶尔回来给爹娘送些粮食、盐巴、肉。
听说苏家妹子出门学医,几年光景,竟学成了,真是聪明。”
苏瑶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心想,自然不是几年光景,我在现代可是学了七年,眼看就要硕士生毕业了好么。
苏瑶假装腼腆,却对柱子的话来了灵感,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多有食野味山珍的,以后也可去那里推销推销。
想罢,跟柱子哥留了孙家地址,便回了自家院子。
苏瑶回到自家院子,苏大哥正在盛饭,苏小弟坐在凳子上等着姐姐回来就可以吃饭了,桌子上放着昨晚没吃完的炒野菜、咸菜。
饭是杂粮米饭,就像现代的粗粮饭,想必这个年代农户家是吃不上白米饭的,想到这,苏瑶觉得,现代人还真是返醭。
兄妹三人吃过早饭,苏大哥说:“今天像是要下雨,就不上山打猎了,我去田里给谷子拔草。”
看着苏瑶欲言又止道:“妹妹,你就在家休息一天吧!”
苏瑶睡了一觉,疲态全消,自然不能在家闲待着。
就提议:“大哥你先去田里干活,我在家做些干粮,一会和小弟给你送去。”
说罢,苏大哥拿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了。
苏瑶也不闲着,让小弟烧水,自己和面,撒点葱花和盐做了花卷,烙的葱花饼,要是有鸡蛋,还可以做鸡蛋饼 或者鸡蛋汤,看来下次去县城要买几只母鸡才好,拌咸菜的的野菜也不多了,昨天采的还有一些,苏瑶又拌了可口的拌菜,干体力活的,没油水也不行,看来下次要打头野猪 烤点猪油,再腌些鲜肉。
真不知道,这两兄弟这几年是怎么过的。
苏瑶看时间差不多,连忙包了花卷、大饼,和小弟去了田间。
苏大哥饱食了一顿,休息片刻,继续干活。
苏瑶还琢磨着野猪,想要打野猪,要有一把称手的弓弩才好,那就要再去一趟县城,不知道手里的钱够不够 真要打了野猪,自家肯定是吃不了的,大半还是要拿去城里卖,势必要借牛车,苏瑶心神定了定,像是打定了主意。
夜里,狂风乱做,却没下雨,早起时天色见晴,苏瑶跟苏大哥商量心中所想。
“大哥 咱们今天再上山一趟,不拘打些什么,早早去县城里卖,主要是联系好收野猪的酒肆,或是城里的大户人家,回来时候买上弓弩,再买上拉车,咱们以后拉山货去县城也方便,以后有钱了,再买头牛,只是下次打到野猪,跟村里有牛的家里,借头牛好拉野猪。”
苏瑶想的全面,苏大哥连连点头。
苏大哥见妹妹这般积极,心里很是高兴,以往自己心里也想过,只是顾虑甚多,不敢轻易实施,连妹妹也这样想,那定是可行的,了。
事不宜迟,兄妹二人带上干粮和水,再次进山,路过一片野地瓜地,苏瑶采了地瓜尖,挖了些地瓜,还意外采到两颗灵芝,这可比上次的珍贵药材还值钱,看来弓弩是有戏了,今天运气爆棚,苏大哥竟打中一只野袍子,别说牛车,要是再有些收获,首接买牛也是有可能的,一柱香之后,竟又猎到一只野兔子,苏瑶只采到些普通药材,苏瑶一抬头,看见一颗山杏树,果子酸涩,村里人不爱吃,便满树的果子也没人采,苏瑶灵机一动,采了半背篓,苏大哥不解问道:“瑶儿,这果子又酸又涩,你采它做什么?”
苏瑶说道:“大哥,等我回家做给你吃,你就知道这果子有多好吃了。”
苏大哥笑笑道声“好。”
兄妹二人便一同下山去县城,由于今天比较顺利,晌午时就到了县城,吃些干粮,苏瑶想去孙家碰碰运气,要是比酒肆价格高 以后就往孙家送,岂不是更方便。
苏瑶拿出柱子哥给的地址,打听到南锣巷子,西西大街的孙家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