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父凭借着他那股爱拼才会赢的劲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成功地拿到了当时十大名校之一的录取通知书。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家庭的骄傲。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像这样的名校。
老伯父成为了十里八乡的第一位大学生,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周围的村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当老伯父的父亲得知这个好消息时,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尽管生活一首都很艰难,经济也十分拮据,但这个消息让他们一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着这份喜悦。
他们谈论着老伯父的未来,想象着他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虽然前方的路还很长,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相信,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家人殷切的祝福声中,他毅然背起那几件朴素而简单的衣服,踏上了通往梦想的道路,向着那所令他心驰神往的大学迈进。
校园里,他如鱼得水般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汲取着无尽的智慧养分。
每一天,他都过着简单而规律的生活——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循环往复。
在学习上,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每一堂课,他都全神贯注地听讲,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每一次作业,他都认真完成,反复检查,确保准确无误。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更是家人的期望和祖国的未来。
他渴望能够掌握一门精湛的技艺,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他明白,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
1957年的夏天,阳光炽热,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
这个季节,人们总是盼望着暑假的到来,好能躲避这难耐的酷暑。
老伯父在学校,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
他己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收到家里的家书了,往常父亲每个月都会按时寄来家书,向他讲述家里的情况,包括二弟、三弟以及小妹的学习状况。
老伯父对家书的期待,不仅仅是因为对家人的思念,更是因为他需要了解家里的情况。
他担心父亲和母亲的身体是否安康,二弟、三弟和小妹是否在学业上遇到了困难。
然而,这次家书却迟迟未到,让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忧虑。
他的思绪渐渐飘远,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上一封家书的内容。
父亲那苍劲有力的字迹仿佛还在眼前跳动,信中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上。
父亲在信中提到,二弟的学习成绩最近有所下降,而且变得比较贪玩。
这让他不禁担忧起二弟的学业来,毕竟学习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稍有松懈便可能落后于人。
三弟的情况也让他有些担心,父亲说三弟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一些小摩擦。
虽然这些摩擦可能只是孩子们之间的小打小闹,但他还是希望三弟能够学会与人相处,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和学习。
相比之下,小妹的表现则让他感到欣慰。
小妹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让他十分赞赏。
他相信小妹一定会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原本,老伯父打算在回信中给他们一些建议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然而,如今家书却迟迟未到,这让他的心里愈发焦急起来。
他不知道家里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父亲和弟弟妹妹们是否安好。
这种未知的等待让他感到无比煎熬。
家乡距离老伯父足足有一千多公里之遥,在那个通讯远不如现在这般便捷的时代,要想与家人取得联系,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始终未能收到来自家乡的任何消息,心中的不安也与日俱增。
他不知道家里是否一切安好,不知道父亲的身体状况如何,更不知道是否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然而,就在他忧心忡忡之际,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件。
当他看到信封上那陌生的笔迹时,心中的不安瞬间被放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颤抖着双手,缓缓地拆开信封,心情愈发沉重。
信是叔叔写来的,他强忍着内心的恐惧,逐字逐句地阅读着信中的内容。
当他读到父亲大中午上山砍柴火,因劳累过度而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脑部磕到石头,最终医治无效,己经离开人世时,他的世界仿佛在瞬间崩塌。
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父亲就这样突然离他而去,甚至没有给他留下最后一面的机会。
信的末尾,叔叔告诉他丧葬之事家里己经办妥,让他安心在读书,不必担心。
还劝慰他生死有命,切莫过度伤怀。
然而,这些话语对他来说,又怎能轻易平复他内心的悲痛呢?
父亲的离去,让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