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村里的那些官事儿

第3章 首战“修路难”

发表时间: 2025-11-11
村北果园的杂草刚清到一半,李为民就被一场雨浇了个措手不及。

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三天,原本就坑洼的村路,积满了的泥水,最深的地方能没过脚踝。

王大爷家的孙子上学,深一脚浅一脚摔在泥里,书包里的课本全泡了汤;刘二柱要把家里的鸡运到镇上去卖,三轮车陷在村口的泥坑里,折腾了半天才被村民们抬出来。

“这路再不修,别说买苹果,连出门都成问题!”

李为民站在村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村民,提着裤脚,踩着泥点子,心里像被猫抓一样急。

他当天就召集村委会的人开会,可到了约定时间,只有村医刘芳和老党员刘富贵来了,赵建国又找了个“家里有事”的借口,没来。

“村里的路分两段,一段是村口到村委会的主路,另一段是通向西坡果园的支路。

主楼损坏最严重,得先修。”

刘芳把自己画的简易路线图铺在桌上,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个大坑,“我问过镇里的工程队,修主路至少要五万块,这还不算后期铺沥青的钱。”

“五万?”

刘富贵叹了口气,“村里账户里就三百多块,王大爷凑的一万块都买了果树苗,这钱从哪儿来啊?”

李为民没说话,手指在路线图上反复摩挲。

他想起之前在镇上当老师时,认识镇中学的校长,学校每年都有“乡村帮扶”的名额,说不定能申请点资金;还有县农业局的技术员,上次来果园时说过,要是村里搞特色种植,能申请“惠农基础设施补贴”。

“我去跑资金。”

李为民抬起头,眼神很坚定,“刘芳姐,你帮着统计一下,愿意出工修路的村民,按天算工分,等路修好了,村里有了收入再补钱,刘大爷你帮着看顾果园,别让刚栽的树苗被牲口啃了。”

两人点头应下,刚要散会,刘二柱突然闯了进来,脸上带着伤,衣服也破了:“李书记,不好了!

张建军带人把村口的沙石堆给占了!”

李为民心里一紧,赶紧往村口跑。

果然,张建军正带着三个后生,坐在沙石堆上抽烟,旁边停着辆农用三轮车,车斗里还装着半车沙石。

见李为民过来,张建军故意把烟蒂往地上一扔,用脚碾了碾:“哟,李书记来了?

这沙石堆是我从镇里拉来的,打算修我家院子,你可别打它的主意。”

李为民知道这堆沙石是前两年镇里修公路时剩下的,一首堆在村口,算是村集体财产。

张建军现在来抢,就是故意给他添堵。

“这沙石是集体的,不是你家的。”

李为民走到沙石堆前,声音很沉,“修路是为了全村人,你要是愿意出份力,村里记你工分,要是不愿意,也别在这儿捣乱。”

张建军突然站起来,伸手推了李为民一把:“集体的?

张守业在的时候,这沙石就是我家的。

你算个什么东西,刚当上支书就想管我?”

他身后的后生也跟着起哄,伸手就要抢李为民手里的路线图。

“住手!”

刘芳突然喊了一声,手里举着手机,“我己经录下来了,你们要是再闹,我就发给镇派出所!

张建军,你挪用扶贫粮、逼刘二柱写欠条的事儿还没算清,现在又抢集体财产,你想蹲局子?”

张建军的脸一下子白了,他知道刘芳跟镇派出所的人熟,真要是把视频发过去,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

他狠狠瞪了李为民一眼,对着后生们挥了挥手:“走!

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说完,灰溜溜地走了,连农用三轮车都忘了开。

刘二柱赶紧跑过去,把三轮车开到村委会院子里:“李书记,这沙石总算保住了!”

李为民松了口气,拍了拍刘二柱的肩膀:“谢谢你跑过来报信,你脸上的伤,是张建军打的?”

刘二柱低下了头,搓了搓手:“他刚才不让我过来报信,推了我一把,没事。”

李为民心里不是滋味,转身对刘芳说:“刘芳姐,你帮二柱处理下伤口。

这路,咱们不仅要修,还得尽快修。”

接下来的几天,李为民天天往镇里、县里跑。

早上五点就骑自行车出门,晚上七八点才回来,饭都顾不上吃。

镇中学的校长听了他的想法,答应帮忙申请“帮扶资金”,但需要等半个月才能批下来;县农业局的技术员说“惠农补贴”能申请两万,但得先提交果园的种植计划和修路的预算表。

最让他头疼的是赵建国。

每次找赵建国要村里的土地证明、之前的修路档案,赵建国都推三阻西,一会儿说“档案丢了”,一会儿说“要找张守业要”,根本不配合。

李为民知道,赵建国是怕他查出之前的账。

故意拖着不办事。

这天晚上,李为民从县里回来,刚到家门口,就看见赵建国蹲在他家门口,手里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瓶酒、一包点心。

见李为民过来,赵建国赶紧站起来,脸上堆着笑:“为民,忙了一天,累了吧?

我给你带了点东西,你尝尝。”

李为民皱了皱眉,没接,“赵会计,有事儿就说吧,别搞这些虚的。”

赵建国搓了搓手,把塑料袋往地上一放:“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修路的事儿,我寻思着,主路要不先不修,先修通向西坡的支路?

之路短,花钱少,也能先给果园运肥料。”

李为民心里一下子明白了,西坡的果园旁边,有块地是赵建国的,要是先修支路,赵建国的地就能升值。

他冷笑一声:“赵会计,村里的主路每天要走几百人,孩子们上学、村民们赶集都得走,你说先修哪段?”

赵建国的脸一下子红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李为民弯腰把塑料袋递给他:“东西你拿回去,要是真心想为村里办事,就把该找的档案找出来,别再拖后腿。

不然,我就找镇里的人来查账,到时候谁都不好看。”

赵建国接过塑料袋,灰溜溜地走了。

李为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清楚,赵建国这关,早晚得过。

第二天一早,李为民刚起床,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喧哗。

他赶紧出去,只见十几个村民围在村委会门口。

手里拿着铁锹、锄头,赵建国也在其中,手里还捧着一摞档案。

“为民,我们来帮你修路!”

王大爷走在最前面,手里举着个红色的本子,“这是我们几户凑的钱,一共八千块,先拿去买水泥!

赵会计也把档案找出来了,说以后肯定好好配合你工作!”

李为民看着眼前的村民,眼眶突然湿了。

他知道,赵建国是被村民们的态度吓住了,才主动把档案交出来。

他接过王大爷手里的钱,又从赵建国手里接过档案,大声说:“谢谢大家!

有你们帮忙,这路肯定能修好。

今天咱们就开工,先把主路的大坑填上!”

村民们欢呼起来,扛着工具往村口走。

李为民跟在后面,刚走到路口,手机突然响了,是镇中学的校长打来的:“为民,好消息!

‘帮扶资金’批下来了,三万块,明天就能打到村里的账户上!”

李为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对着手机连声说谢谢。

挂了电话,他看着正在填坑的村民,心里暖暖的--这是他当支书以来,打的第一场胜仗。

可他没注意到,不远处的老槐树下,张建军正盯着他们,手里拿着个手机,不知道在跟谁打电话。

当天下午,县农业局的技术员也来了,带来了“惠农补贴”的申请通过单,还帮着制定了果园的种植计划。

李为民拿着申请单,心里算了算,加上村民凑的八千块,修主路的钱差不多够了,还能省下点钱,给支路铺层沙石。

可就在傍晚收工时,刘富贵突然跑了过来,脸色煞白:“为民,不好了!

西坡果园的树苗,被人拔了十几棵!”

李为民心里一沉,赶紧往果园跑,果然,刚栽的苹果树苗倒在地上,根系都被扯断了,泥土里还留着几个脚印。

刘芳蹲在地上,检查了半天,说:“这脚印是新的,应该是下午没人的时候拔的。”

“肯定是张建军干的!

刘二柱气得首跺脚,“他早上看见咱们修路,心里不服气,就来毁树苗!”

李为民没说话,蹲下来把树苗扶起来,可根系断了,根本活不了,他看着地上的树苗,心里又气又急--修路的事儿刚有眉目,果园又出了问题。

他知道,张建军这是没放弃,还在跟他作对。

“把拔了的树苗清理了,明天再补栽一批。”

李为民站起身,声音很坚定,“他想毁,咱们就再种。

只要咱们心齐,他就捣不了乱。”

村民们点了点头,开始清理地上的树苗。

夕阳西下,把果园的影子拉得很长。

李为民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麻烦。

可他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全村人的支持,这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当天晚上,李为民在村委会加班,整理修路的预算表。

刚写完,就听见窗外传来一阵响动。

他赶紧关掉灯,从窗户缝里往外看,只见一个黑影在村委会门口晃了晃,然后把什么东西贴在了门上,转身就跑了。

等黑影跑远,李为民才敢开门,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用红笔写着:“再敢跟我作对,下次就不是拔树苗这么简单了!”

李为民攥紧了那张纸,指甲都快嵌进肉里。

他抬头看向村里的方向,家家户户的灯都亮着,像一颗颗星星,他深吸一口气,把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不管对方是谁,他都不会退缩。

修路的工程,明天准时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