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良田锦年:穿成弃女种出满堂春

第2章 土法改良,薄田初现生机

发表时间: 2025-11-11
第二天雪停了,阳光透过破屋的窗棂,洒下几片微弱的光斑,总算驱散了些许寒意。

苏禾喝了王大娘送来的糙米煮的稀粥,身子暖和了不少,烧也退了大半。

她不敢再耽搁,裹上那件略显宽大的旧棉衣,揣着剩下的小半块红薯,锁上破旧的木门,首奔村东的三分薄田。

记忆里的田地就在山脚下,沿着结冰的田埂走了约莫半刻钟,苏禾终于看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眼前的景象比记忆中还要糟糕:田地凹凸不平,***的土壤呈浅黄偏白色,夹杂着不少碎石块和枯草根,一看就知道肥力贫瘠,保水保肥能力极差。

山风一吹,卷起细小的土粒,打在脸上生疼。

“典型的沙质贫瘠土,有机质含量低,还缺氮磷钾,难怪种不出好庄稼。”

苏禾蹲下身,捡起一把泥土,在指尖捻碎,凭借专业知识快速判断土壤状况。

现代实验室里的检测仪器她没有,但土法观察和改良的办法,她能想出一箩筐。

她沿着田埂慢慢走,仔细勘察每一处地块:靠近山脚的地方土层稍厚,但容易积水;中间地块碎石最多,土壤最贫瘠;靠近水渠的一小块地,土壤相对湿润,条件稍好。

苏禾在心里默默规划:积水处要挖浅沟排水,碎石多的地方要捡石松土,肥沃度不同的地块,后续要种不同的作物。

勘察完田地,苏禾没有立刻动手,而是转身往村后的山林走去。

改良贫瘠土壤,最关键的是补充有机质,而山林里的枯枝落叶、松针、枯草,正是制作堆肥的好原料。

冬天的山林寂静无声,落叶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软绵绵的。

苏禾弯腰捡拾干燥的枯枝和落叶,又收集了不少松针——松针富含钾元素,腐熟后是优质的钾肥来源。

她还特意找了些长势茂盛的艾草,割了一捆抱在怀里,艾草不仅能入药,晒干后混入堆肥,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

往返几趟,苏禾在田地旁边的空地上堆起了一个不小的落叶堆。

她又从田埂上挖了些表层土,铺在落叶堆上,然后用石头在旁边挖了个浅坑,收集积雪——等雪融化后,用雪水湿润堆肥,能加速腐熟。

正当她忙着拍打身上的泥土时,身后传来几声窃窃私语。

苏禾回头一看,只见几个村民站在不远处的田埂上,正对着她指指点点。

为首的是村里的张大叔,旁边跟着几个闲汉,眼神里满是好奇和怀疑。

“这苏禾丫头怕是冻傻了吧?

大冬天的不去寻活路,跑到地里捡破烂?”

一个闲汉嗤笑着说道。

“就是说啊,那三分薄田就是块废地,她爹娘在世时都种不出多少粮食,她一个丫头片子,还想翻天不成?”

另一个人附和道。

张大叔皱了皱眉,没说话,但眼神里也带着不看好。

村里谁不知道苏禾被叔婶赶出来,身无分文还重病缠身,大家都觉得她撑不了多久,没人想到她竟然还有心思折腾田地。

苏禾没有理会他们的议论,只是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她知道,空口无凭,只有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让这些村民改观。

她转身继续忙活,从田地里捡出那些大大小小的碎石块,堆在田埂边,打算日后用来加固田埂。

忙活了大半天,太阳渐渐西斜,苏禾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回走。

回到破屋,她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今天收集的枯枝落叶。

她在屋角挖了一个深约三尺的土坑,把枯枝落叶、松针、艾草分层铺进去,每层都撒上一层薄土,再浇上融化的雪水,最后用泥土把坑口封死,只留下一个透气的小孔。

这是最简易的堆肥方法,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让有机物腐熟,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变成肥沃的有机肥。

虽然比不上现代堆肥的效率,但在这个缺医少药、物资匮乏的古代,己经是最可行的办法。

做完这一切,苏禾累得瘫坐在稻草上,浑身酸痛。

但看着屋角的堆肥坑,想到不久后就能用这些有机肥改良土壤,她心里就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王大娘的声音。

苏禾连忙起身开门,只见王大娘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菜汤,还有两个白面馒头。

“丫头,忙活了一天,肯定饿坏了吧?

快趁热吃。”

王大娘把东西递到苏禾手里,目光落在屋角的堆肥坑上,好奇地问,“你这是在弄啥呢?

挖个坑埋这些枯枝败叶干啥?”

“大娘,这是堆肥。”

苏禾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解释道,“这些枯枝落叶腐熟后,会变成肥料,用来种庄稼,能让粮食长得更好。

我那三分田太贫瘠了,不用肥料根本种不出好东西。”

王大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你这丫头,懂得可真多。

只是这法子管用吗?

咱们庄稼人都是用草木灰当肥料,从没见过这么堆的。”

“管用的大娘,您等着瞧,等开春了,我种的庄稼肯定比别人家长得好。”

苏禾信心十足地说。

王大娘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心疼地说:“慢点吃,别噎着。

你一个丫头片子,干这么重的活,哪能吃得消?

要是缺啥工具,或者需要帮忙,你尽管跟我说。”

“谢谢大娘,我现在啥都不缺,就是缺时间。”

苏禾笑着说,“等堆肥好了,我就能整地播种了,到时候说不定还真要麻烦您帮忙呢。”

王大娘笑着答应:“没问题,只要能让你过上好日子,大娘乐意帮忙。”

王大娘坐了一会儿,又叮嘱苏禾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才起身离开。

苏禾吃完馒头和菜汤,身体恢复了些力气。

她坐在昏暗的屋子里,借着微弱的天光,开始规划下一步的行动:首先要照顾好堆肥,确保顺利腐熟;其次要趁农闲,把田地里的碎石彻底清理干净,平整土地;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合适的种子。

现在是腊月,离开春播种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必须抓紧时间做好一切准备。

她想种些反季蔬菜,比如菠菜、小白菜,这些蔬菜生长周期短,耐寒性强,只要搭建简易的保温棚,就能在早春收获,正好能解燃眉之急,还能拿到镇上换钱。

想到这里,苏禾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她知道,改良土壤、培育作物的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但她别无选择。

这三分薄田,是她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她必须拼尽全力,让这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

夜色渐浓,寒风再次刮起,但苏禾的心里,却因为对未来的规划,充满了暖意和力量。

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双手,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种出属于自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