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其它小说 > 黑心老板用购物券抵工资,我反手收购他公司

黑心老板用购物券抵工资,我反手收购他公司

只吃小白菜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黑心老板用购物券抵工我反手收购他公司》是网络作者“只吃小白菜”创作的男生生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成功科财详情概述:主要角色是财务,成功科,委托的男生生活,爽文,逆袭,职场,沙雕搞笑小说《黑心老板用购物券抵工我反手收购他公司由网络红人“只吃小白菜”创故事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1559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08 04:39:43。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黑心老板用购物券抵工我反手收购他公司

主角:成功科,财务   更新:2025-11-08 11:02: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老板站在年会台上慷慨激昂:“今年效益好,年终奖发双倍!”台下欢呼雀跃,

直到财务搬来一堆合作商场的购物券。“凭本公司购物券消费,满1000抵100,

限三个月使用!”会议室瞬间炸锅,这哪是福利,分明是清库存的套路。

我默默记下老板讲话视频,当晚就发到了网上。三天后,劳动监察部门入驻,老板连夜跑路。

这时我才发现,他早把公司股权转到了我名下。年会现场的空气,

在老板张成功登上台的那一刻,变得粘稠而灼热。

巨大的水晶吊灯把金色的光斑投射在铺着猩红地毯的台上,

也投射在台下每一张仰起的、混合着期待与一年疲惫的脸上。

空气里残留着自助餐点的油腻香气,以及一种更为炽烈的、关于金钱回报的想象。

“各位同仁!各位兄弟姐妹!”张成功的声音透过高档音响,

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饱含深情的沙哑。他五十岁上下,身材微胖,

一套显然价格不菲的深蓝色西装紧绷在身上,领带是醒目的爱马仕橙。他双手虚按,

试图压下根本还不存在的喧哗,脸上堆叠着一种“与民同乐”式的笑容,

眼角的鱼尾纹簇拥起来,却没能让那双精明的眼睛增添多少暖意。我坐在靠后的位置,

面前一杯早已凉透的绿茶,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杯壁。邻座的赵姐,

胳膊肘轻轻碰了我一下,低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小林,听见没?张总今天心情大好,

看来今年真要放大血了!”赵姐是公司的老财务,头发花白了一半,

眼神里却还保留着天真的期盼。我扯了扯嘴角,算是回应,

目光却落在张成功那双擦得锃亮、却在讲话时不断小幅度跺着的意大利皮鞋上。心理学上说,

这是内心焦躁、急于离开的下意识表现。张成功的演讲进入了高潮部分。他挥舞着手臂,

唾沫星子在射灯下偶尔闪过微光。“过去的一年,是艰难的一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是!

”他一个重重的停顿,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整个宴会厅鸦雀无声,

只有空调出风口低沉的嗡鸣。“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集团,逆势飞扬!

业绩再创新高!”掌声雷动。赵姐拍得尤其用力,脸色潮红。“我张成功,

从来不会亏待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姊妹!”他拍着胸脯,西装下的肥肉微微震颤,“所以,

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他拖长了音调,目光扫过全场,享受着这种绝对的掌控感,

“今年的年终奖,发——双——倍!”“轰!

”真正的、火山喷发般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有人跳了起来,有人互相拥抱,

杯盘相碰的清脆声夹杂其中。双倍年终奖!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年头,这简直是天降横财。

不少人已经开始低头用手机计算器飞快地戳着屏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赵姐激动地抓住我的胳膊:“小林!双倍啊!我儿子明年留学的保证金就差这最后一笔了!

”我看着台上那张因为满足而容光焕发的脸,看着他在山呼海啸中微微眯起的眼睛,

那眼神里一闪而过的,不是欣慰,更像是……一种看着猎物落入陷阱的得意。我的心,

一点点沉下去。事出反常必有妖。张成功的“大方”,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有代价。

上一次他说“绝不会亏待大家”,是取消了年度的体检福利,

换成了每人一本他亲自“推荐”的成功学书籍。掌声和欢呼持续了将近两分钟,

才在张成功再次做出的“噤声”手势下渐渐平息。但热情并未消退,所有人都伸长脖子,

等着财务总监捧着巨大的模拟支票牌或者至少是一个写着具体数字的PPT页面出现。然而,

没有。上台的是几个穿着搬运工制服的人,他们费力地推着几辆平板车,车上堆着的,

是摞得高高的、五颜六色的硬纸卡片。灯光下,那些卡片反射着廉价的炫光。人群安静下来,

面面相觑,兴奋的议论声变成了困惑的低语。张成功拿起一张卡片,像展示奖牌一样举高。

“这就是公司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与我市最高端的世纪联华商场深度合作的——购物券!”购物券?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

甚至有人觉得,直接发高端商场的购物卡,似乎也比发现金更“高档”一些?

但张成功接下来的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凭本公司专属购物券,

在世纪联华商场消费,满1000元,可直接抵扣100元!有效期三个月,到明年三月底!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大家凭工牌和身份证,会后到财务处领取,人人有份!”他话音落下,

会场里出现了几秒钟死一般的寂静。然后,像是点燃了一个炸药桶。“什么玩意儿?

满1000抵100?”一个销售部的小伙子猛地站起来,声音因为愤怒而尖利,

“这他妈是打折券吧?还是我们自己掏钱买的打折券?”“双倍年终奖?就是用这破纸抵?

”行政部的李姐气得声音发抖,“我辛辛苦苦干一年,就值这几张擦屁股都嫌硬的券?

”“世纪联华?那地方一件衬衫都敢卖几千块!这是逼着我们去当冤大头啊!

”这是技术部的老王,他一向沉默寡言,此刻也涨红了脸。“三个月有效期?

他怎么不说明天就作废!”“狗屁深度合作!那商场老板是他小舅子!这不明摆着清库存吗?

把我们当垃圾回收站了!”愤怒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刚才还洋溢着喜悦的宴会厅,

瞬间变成了讨伐的战场。有人把桌上的餐巾纸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有人开始往台上冲,

被几个反应快的部门经理死死拦住。赵姐呆呆地坐着,刚才因为兴奋而潮红的脸色,

此刻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

喃喃自语:“留学……保证金……没了……全没了……”我坐在风暴眼中,异常的平静。

只是默默掏出了手机,点开录像功能,将镜头对准了台上。台上,张成功的脸色变了几变,

从最初的志得意满,到被质疑时的恼怒,再到面对汹涌群情时的一丝慌乱。

但他很快镇定了下来,一把抢过主持人的话筒,用力敲了敲,发出刺耳的啸叫。“安静!

都给我安静!”他嘶吼着,脸上的肌肉扭曲,“你们这是什么态度?啊?公司困难的时候,

是谁给你们发工资?现在公司有点福利,你们就挑三拣四?这购物券怎么了?这不是钱吗?

去高端商场消费,提升一下生活品质,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发现金,让你们去还房贷车贷,

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这番强词夺理的辩解,更是火上浇油。骂声更响了,

几乎要淹没他的声音。“这是福利?张成功你还要不要脸!”“退钱!我们要现金!

”张成功看着几乎失控的场面,眼神彻底冷了下来,那点伪装的温情消失殆尽,

露出了商人的冷酷本质。“我告诉你们!公司今年的利润,都投入到了新项目的扩张上!

现金流紧张!发这个购物券,已经是想尽办法为大家谋福利了!谁不想要?可以!

现在就去财务部结账走人!公司不缺人!”“威胁!他这是威胁我们!”有人大喊。

“要走的,现在就可以滚蛋!”张成功彻底撕破了脸,把话筒往地上一摜,

发出“嘭”的一声巨响,转身就要下台。就在这时,一个清晰、冷静,

甚至带着点好奇的声音,透过混乱的噪音,不大不小地响了起来,

恰好能让前排的人听见:“张总,请问这‘双倍年终奖’换算成购物券,面值是怎么计算的?

是根据我们去年的月平均工资的双倍,折合成多少张‘满1000抵100’的券呢?

”全场瞬间又安静了一下。所有人都被这个切入骨髓的问题吸引了,

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声音的来源——我。我举着手机,镜头稳稳地对着张成功,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平静地看着他。张成功猛地回头,恶狠狠地盯住我,

眼神像淬了毒的刀子。“林默!你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张总,”我语气平淡,

“就是想请财务同事明确一下,我们每个人辛苦一年的价值,具体对应多少张‘福利券’。

也好让大家心里有数,看看是去世纪联华买件衬衫划算,还是去菜市场买三个月猪肉划算。

”这话引起了一阵压抑的嗤笑和更深的共鸣。是啊,忙活一年,到底换来了几张废纸?

张成功被我问得噎住了,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却一时找不到话反驳。他显然没料到,

在绝对的权力威慑和集体愤怒之下,还有人能如此冷静地提出这种直击要害的技术性质疑。

他旁边的副总赶紧凑过去低声耳语了几句,张成功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给我等着”,然后在一片嘘声中,狼狈地被几个高管簇拥着,

快步离开了舞台。年会不欢而散。没有年终奖,只有一场闹剧和一地鸡毛。

财务部门口果然排起了长队,但不是领钱,而是很多人红着眼睛,在愤怒和屈辱中,

领走了那叠象征着一年劳动成果的、花里胡哨的纸片。不领?意味着自动放弃,

连这“福利”都没了。生活压力下,大多数人选择了忍气吞声。赵姐领了她和我的两份,

颤巍巍地递给我。那叠券用一根红色的塑料绳捆着,握在手里,轻飘飘的,

却像烙铁一样烫手。赵姐的眼圈还是红的,她低声说:“小林,算了,忍忍吧,

好歹……好歹还能抵点钱,总比没有强。”这话不知道是在安慰我,还是在安慰她自己。

我没说什么,接过购物券,塞进外套口袋。回到工位,周围的同事大多沉默着,

间或有压抑的抽泣和低声的咒骂。我打开电脑,插上手机数据线,

将刚才录制的那段视频拷贝出来。视频很清晰,从张成功宣布“双倍年终奖”引起欢呼,

到搬运工上场,到他宣布购物券规则引发众怒,到他威胁员工“结账走人”,

再到我最后那个让他哑口无言的问题,以及他狼狈离场的全过程,一分不落。

我仔细看了一遍,画面稳定,声音虽然有些嘈杂,但关键对话清晰可辨。

尤其是张成功那张从志得意满到气急败坏的脸,特写分明。窗外,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

将这个冰冷的夜晚点缀出虚假的繁华。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脑海里闪过很多画面:赵姐说起儿子留学时憧憬的眼神;老王为了赶项目进度,

连续睡了一个月办公室沙发;新来的实习生因为拿不到报销款,

在楼梯间偷偷抹眼泪;还有张成功那辆新换的、据说抵得上一套首付的迈巴赫……一年辛苦,

换来一堆限时消费、变相打折的废纸。而制定规则的人,正享受着真金白银的奢华。公平吗?

去他妈的公平。我睁开眼,眼神里已经没有丝毫犹豫。

我登录了一个不需要手机号注册的海外加密邮箱,将视频文件作为附件上传。然后,

我打开了几个流量最大的本地民生论坛、视频平台,以及全国性的劳动者权益讨论版块。

匿名。新建话题。标题需要足够吸引眼球,能瞬间点燃普通打工人的共情与愤怒。

我略一思索,敲下了一行字:黑心资本家实录!XX市成功科技老板张成功,

年会宣布双倍年终奖,实发合作商场‘满千抵百’购物券,并威胁员工‘不想要就滚蛋’!

有图有真相!在正文里,我简单陈述了事实,没有过多渲染情绪,

只是把张成功的话和购物券的规则原样复述,并点明了该商场与张成功的亲属关系,

以及这种行为的实质——变相克扣工资,强制消费,清理关联企业库存。最后,

我附上了那段视频。做完这一切,我清除了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缓存,关掉了电脑。

办公室已经空无一人。我站起身,穿上外套,那叠购物券在口袋里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像一条条挣扎的光河。点击,发送。无形的数据包,

携带着愤怒与证据,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浩瀚的网络海洋,

向着能掀起巨浪的每一个节点扩散开去。夜色,更深了。我不知道这会带来什么。

也许石沉大海,也许会有一些小波澜。但无论如何,沉默和忍耐,换不来尊严,

也换不回赵姐儿子的保证金。我拉高衣领,走进电梯,按下一楼的按钮。电梯镜面里,

我的脸平静无波,只有眼底深处,跳动着一点冰冷的火焰。走出公司大楼,

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我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却让人异常清醒。风暴,

也许明天才会到来。但种子,已经埋下。接下来的两天,公司表面异常平静,但水面之下,

暗流汹涌。第二天一早,我照常上班。办公区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低气压。

没人讨论年会的事,但彼此交换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心照不宣的愤怒和无奈。

赵姐的眼睛肿得像桃子,显然哭了一夜。她看到我,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低声问:“小林,你……你没把那券扔了吧?”我摇摇头。“那就好,那就好,”她念叨着,

“我昨天回去想了想,好歹……好歹也能买点米面油,

总能省下几百块……”她的话音越来越低,像是在说服自己。张成功一整天都没出现在公司。

副总下来转了一圈,皮笑肉不笑地“安抚”大家,说什么“公司有公司的难处”,

“眼光要放长远”,“等新项目盈利了,好处少不了大家的”之类的陈词滥调。没人接话,

只有键盘敲击声格外响亮。我暗中观察着。

有几个平时就比较活跃、年会时闹得最凶的年轻同事,时不时地凑在一起低声交谈,

眼神愤愤。我知道,不满的土壤已经肥沃,只差一个引爆点。而我扔出去的那颗石子,

开始泛起涟漪了。中午休息时,我避开人,用手机切换了网络IP,

匿名登录了昨天发帖的论坛。第一个帖子下面,已经有了几百条回复。

大部分是声援和愤怒的声讨。“卧槽!这老板脸皮比城墙还厚!”“年度最佳骚操作!

建议申报吉尼斯纪录!”“成功科技?记住了,以后找工作绕着走!

”“@劳动监察大队 @本地新闻 快来管管啊!”“打工人太惨了!这简直是明抢!

”视频的播放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有人把视频片段截取下来,

配上了醒目的标题和激昂的音乐,做成了短视频,在更流行的社交平台上传播。

#黑心老板发购物券当年终奖# 这个话题,开始在一些本地榜单上缓慢爬升。到了下午,

情况开始升级。本地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民生类自媒体公众号,全文转载了我的帖子,

并加上了犀利的评论,标题更加惊悚:《是年终奖还是废纸?XX市成功科技老板套路员工,

法律底线何在?》这篇文章迅速突破了10万+,阅读量和点赞在看数飞速上涨。

评论区彻底炸锅,不仅有声讨张成功的,还有很多人开始爆料成功科技其他的问题,

比如加班严重没有加班费、社保按最低基数缴纳、随意克扣绩效等等。

甚至有几个自称是前员工的人,现身说法,讲述被无理辞退的经历。成功的名字,

第一次以这种负面形象,进入了更广泛的公众视野。第三天,风暴终于登陆。上午九点多,

几辆贴着“劳动保障监察”字样的公务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公司楼下。

五六名穿着制服、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径直上楼,直奔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

整个公司瞬间哗然!办公区里,窃窃私语变成了无法抑制的议论。有人兴奋,有人解气,

也有人忐忑不安。赵姐抓住我的胳膊,手在微微发抖,

声音带着哭腔:“来了……他们真的来了……小林,会不会……把事情闹太大了?

”我拍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冷静。看着监察人员走进财务办公室,

要求调取工资单、考勤记录、年终奖发放凭证,我知道,张成功的麻烦大了。

他发购物券的行为,是否构成克扣工资,是否违反劳动法,需要专业认定,

但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本身,就是对这件事最强烈的定性。副总慌慌张张地跑来跑去,

不停地打电话,脸色惨白。电话显然是打给张成功的,但一直无法接通。

监察人员的工作效率很高,查阅文件,找相关员工单独谈话。谈话出来的人,表情各异,

但眼神里大多带着一丝扬眉吐气。中午时分,

一个更劲爆的消息在同事的小群里炸开:张成功联系不上了!手机关机,家里座机无人接听,

连他常去的几个地方都找不到人!“跑路了!老板跑路了!”这个消息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公司彻底陷入了混乱。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有担心工资还能不能发下来的,

有议论公司是不是要倒闭了的,也有少数人开始悄悄整理个人物品,准备找下家。

我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那些尚未离开的监察车辆,

以及一些闻讯赶来、被保安拦在公司大门外的媒体记者。事情的发展,似乎比预想的还要快,

还要剧烈。张成功的跑路,等于间接承认了他的心虚和问题的严重性。只是,跑得掉吗?

欠下的工资,触犯的法律,能一跑了之?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固定号码。我走到楼梯间接通。“请问是林默先生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