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红绳谜踪

第3章 雨中阴影

发表时间: 2025-11-06
会议室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般,投影幕布上《红绳》油画的色彩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暗沉——穿白裙的女人背对着镜头,红绳绕腕,银铃悬在指尖,深巷尽头的黑暗里仿佛藏着一双眼睛,正死死盯着画中人。

苏砚的指尖划过画本上最后一页的门楼速写,纸页边缘的磨损痕迹在指尖下凹凸不平,像某种未说出口的求救信号。

“这幅画获奖后,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

苏砚抬头看向老周,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林晚秋的大学同学说这幅画“很邪门”,通话录音里男人又提到“当年的画”,这两者之间一定藏着关键的联系,而那个联系,或许就是林晚秋死亡的真正原因。

老周翻了翻笔记本,眉头皱得更紧:“她的大学室友说,《红绳》获奖后不久,林晚秋就突然退了学,把画从美术馆撤了回来,还把所有和这幅画有关的东西都烧了,说是‘画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后来她换了手机号,从学校宿舍搬出去,再也没和以前的同学联系过,首到三年前在槐巷开了花店,才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不干净的东西?”

林晓忍不住插了一句,声音有点发颤,“会不会是……她画这幅画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或者,这幅画是以真实事件为原型画的?”

苏砚没说话,目光重新落回油画上。

画中的深巷和槐巷太像了——青石板路、斑驳的砖墙、巷口的老槐树,甚至连门楼的样式都几乎一致。

如果这幅画真的以槐巷为原型,那画里的女人是谁?

是林晚秋自己,还是另有其人?

而那个男人提到的“当年的事”,又是什么事?

“张姐,”苏砚突然转向法医,“死者手腕上的红绳,除了双套结和银铃,还有没有其他特殊痕迹?

比如……上面有没有沾到不属于死者的DNA,或者其他的纤维?”

张姐立刻点头:“有!

我们在红绳的打结处,发现了一点极细的毛发,经过DNA比对,不是死者的,是男性的,目前己经录入数据库比对,但暂时没有匹配结果。

另外,红绳上还沾着一点微量的木屑,像是某种红木家具上的木屑,具体是什么木材,还在检测。”

“红木木屑……”苏砚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子里快速梳理着线索:男性毛发、红木木屑、改良品种的常春藤、带荧光剂的丙烯颜料、虚拟号码的威胁电话、三年前突然退学的隐情……这些线索像散落的珠子,还没找到串起它们的线。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技术队的小王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砚姐!

有重大发现!

我们恢复了林晚秋帆布包里的画本里的一个隐藏文件——是一个加密的文件夹,我们破解后,里面有一段视频,还有几张照片!”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电脑屏幕上。

小王打开文件夹,首先跳出来的是几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槐巷的门楼,照片里的人是林晚秋,她穿着画中那件白色连衣裙,手腕上缠着红绳,绳尾的银铃清晰可见。

但奇怪的是,照片里的林晚秋眼神空洞,像是被人控制着,而她的身后,总有一个模糊的黑影,像是有人在暗中拍摄。

最后一张照片,是在深夜拍的。

林晚秋站在槐巷的尽头,背对着镜头,面前是那扇紧锁的铁门。

铁门的缝隙里,透出一点微弱的光,而她的手腕上,红绳被拉得很紧,像是有人在门后拽着她的红绳。

照片的角落,用红色的颜料写着一行字:“下一个,就是你。”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

林晓的脸色发白,下意识地往苏砚身边靠了靠:“这……这照片是谁拍的?

那个黑影是谁?

还有门上的光……难道巷尾的铁门后面,有人?”

苏砚的心跳也加快了。

她让小王把照片放大,仔细看着铁门的缝隙——光很微弱,像是蜡烛的光,而铁门的锁上,有一道新鲜的划痕,像是最近被人撬开过。

“视频呢?

打开看看。”

苏砚的声音很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小王点开视频。

视频的画面很暗,像是用手机在暗中拍摄的。

画面里,林晚秋坐在花店的画架前,手里拿着画笔,正在画红绳和银铃。

她的表情很痛苦,眼泪不停地掉在画纸上,却还是机械地画着。

突然,画面晃了一下,一个低沉的男人声音在画外响起,没有经过变声处理,带着一种阴冷的笑意:“画快点,别停下。

你知道的,你逃不掉的,就像三年前那个女人一样。”

林晚秋的身体猛地一颤,画笔掉在地上,她抬起头,对着镜头的方向哭喊:“我不是故意的!

当年我真的不知道那幅画会害死她!

你放过我,好不好?

我把画烧了,我再也不画了,你别找我了……”男人没说话,画面里传来一阵脚步声,然后是林晚秋的惨叫声,视频突然中断,只剩下一片漆黑。

“三年前那个女人……”苏砚的瞳孔骤然收缩,“难道三年前,槐巷也发生过类似的案子?

有女人死在槐巷,也和红绳、银铃有关?”

老周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档案科的电话:“喂,帮我查一下,三年前的9月到10月之间,老城区槐巷附近,有没有发生过女性被害案,死者身上有红绳或者银铃的标记……对,越快越好!”

挂了电话,老周看向苏砚:“档案科正在查,应该很快就有结果。

如果三年前真的有类似的案子,那这个案子就不是孤立的,很可能是连环作案,而林晚秋,很可能是因为知道了当年的真相,才被凶手灭口!”

苏砚点点头,心里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林晚秋三年前突然退学,烧毁所有和《红绳》有关的东西,显然是在逃避什么。

而三年后,她重新回到槐巷开花店,又开始画红绳和银铃,甚至收到威胁电话,最后被凶手用同样的方式杀害——这说明,她当年逃避的东西,终究还是找上了她。

“小王,你立刻去查三年前林晚秋退学前后的所有记录,包括她的住宿记录、消费记录、来往信件,还有她当年的大学老师和同学的联系方式,我们要一个个问,一定要找出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苏砚的语气不容置疑,“老周,你带两个人去槐巷的尽头,重点勘查那扇铁门后面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铁门有没有被撬开过的痕迹,门后面是什么地方,有没有常春藤和红木家具。

林晓,你去联系林晚秋的父母,他们应该快到了,好好安抚他们的情绪,顺便问问他们,林晚秋三年前退学后,有没有跟他们说过什么异常的事,有没有提到过‘红绳’‘银铃’或者‘画画’相关的事。”

“好!”

几人立刻行动起来,会议室里瞬间空了下来,只剩下苏砚和投影幕布上的油画。

苏砚走到屏幕前,近距离看着画中的红绳和银铃。

银铃上的“秋”字,和死者手腕上的银铃一模一样,显然是同一个人制作的。

而画中女人的手腕上,除了红绳,还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和林晚秋手腕上的划痕位置,几乎一致。

难道画中的女人,就是林晚秋自己?

而三年前,她经历了什么,才会画出这样一幅画,又因为这幅画退学避世?

那个“三年前的女人”,又是谁?

就在这时,老周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急促:“砚姐!

档案科查到了!

三年前的9月28日,槐巷附近的一栋老房子里,确实发生过一起女性被害案!

死者叫苏曼,26岁,是一名油画老师,死的时候,手腕上也缠着红绳,打了双套结,绳尾挂着银铃,银铃上刻着‘曼’字!

死因也是机械性窒息,颈部勒痕的纤维成分,和林晚秋案的麻绳成分,完全一致!”

苏砚的心脏猛地一沉。

果然是连环作案!

而且,两个死者都是画画的,都和红绳、银铃有关,死亡时间都在9月,地点都在槐巷附近——这绝对不是巧合!

“苏曼的案子,当年为什么没破?”

苏砚的声音有些发紧。

“当年的办案民警说,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死者是独居,社交圈简单,没有仇人,也没有男朋友,案子查了几个月,没有任何进展,最后成了悬案。”

老周的声音里带着惋惜,“而且,当年苏曼的尸体上,也发现了深绿色的植物汁液,和林晚秋指甲缝里的一样,都是改良品种的常春藤!

还有,苏曼的画室里,也有带荧光剂的‘青岚’牌丙烯颜料!”

所有的线索,终于开始串联起来了。

苏曼和林晚秋,都是油画从业者,都用同一种颜料,都死在槐巷附近,都被红绳缠绕手腕,银铃上刻着自己的名字,指甲缝里都有常春藤汁液——这说明,凶手针对的,就是和她们有关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红绳和银铃,很可能是凶手的“签名”,或者是某种复仇的标记。

“老周,你立刻去调苏曼案的卷宗,越详细越好!”

苏砚的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另外,查一下苏曼和林晚秋的关系——她们是不是认识?

有没有共同的朋友或者老师?

苏曼死前,有没有画过类似《红绳》的画?”

“好!

我马上去!”

挂了电话,苏砚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淅淅沥沥的秋雨。

雨丝打在玻璃上,模糊了窗外的风景,也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这两起跨越三年的凶案。

苏曼、林晚秋、《红绳》油画、槐巷、常春藤、红木木屑、神秘男人……这些碎片在她的脑海里不断碰撞,一个模糊的轮廓渐渐清晰——凶手很可能和苏曼、林晚秋都认识,甚至可能是她们的同行,而当年的苏曼案,和现在的林晚秋案,都与那幅《红绳》油画,以及“当年的事”有关。

而那个“当年的事”,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是林晓打来的:“砚姐!

林晚秋的父母到了!

他们说,林晚秋三年前退学后,曾经跟他们提过一个名字,叫‘陈景明’,说这个人‘很可怕’,让她‘必须躲起来’!”

“陈景明?”

苏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个名字,她好像在哪里听过——对了!

是江城美术学院的油画系教授,也是当年《红绳》油画大赛的评委之一!

苏砚立刻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快步往会议室门口走:“林晓,你先安抚好林晚秋的父母,问清楚陈景明和林晚秋的关系,还有林晚秋为什么说他‘可怕’!

我现在就去江城美术学院,找陈景明!”

雨还在下,苏砚坐进警车,催促司机尽快赶往美术学院。

车窗外的雨幕中,槐巷的影子仿佛又出现在眼前,画中的红绳在风中飘荡,银铃叮当作响,像是在指引她,又像是在警告她——真相就在前方,但前方,或许是更深的黑暗。

苏砚握紧了口袋里的钢笔,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知道,陈景明很可能就是那个串起所有线索的关键人物,而找到他,或许就能找到当年的真相,找到杀害苏曼和林晚秋的凶手。

但她也隐隐有种预感,这个陈景明,绝对不简单。

而当年的事,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还要黑暗。

警车在雨夜里疾驰,朝着江城美术学院的方向驶去。

苏砚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真相多黑暗,不管凶手多狡猾,她都要查下去,为苏曼,为林晚秋,也为所有被掩盖的真相,讨一个公道。

而此刻的江城美术学院里,一栋红砖教学楼的画室里,一个男人正站在画架前,手里拿着一支画笔,画纸上画的是一根红绳,绳尾的银铃上,刻着一个“砚”字。

男人的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窗外的雨声,像是为他的画作,奏响了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