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朋友介绍=高风险”那晚我把家里拉回正轨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6

1早上七点半,校办打来电话,说我弟陆时把宿舍的总闸“误触发”,电脑教室全灭,

七个老师的备课没保存,建议“本周内家长到校沟通退学事宜”。我刷牙的手一抖,

牙膏泡沫差点喷在镜子上。“退学?”我重复了一遍,像客服复读机。“沟通退学。

”老师强调,“我们学校尊重‘多元发展’。”挂了电话,我妈正往保温杯里投枸杞,

像在给自己投安慰。“陆时怎么了?”我妈问。“准备‘多元发展’。”我说。

陆时从房间探出头,头发炸成一朵私奔的蒲公英。“姐,我是被逼的。”他说。

“逼你去按总闸?”我问。“不是,是逼我上早自习。”他认真。我深吸气,

打开手机记账APP。卡里余额像一只受惊的小仓鼠,抱着最后几粒花生,睁着红眼睛看我。

中午,我们在客厅召开紧急会议。我临时把茶几翻过来,当成白板,

用马克笔写上“家庭风投委员会·第一期”。我妈给自己倒了杯热水,端坐,

像竞选前的候选人。陆时抱着吉他蹲沙发边,眼神闪着创业者的野心。“流程这样,

”我清清嗓子,“项目方路演两分钟,评审提问三分钟,风控意见三分钟,最后投票。

过会进入尽调阶段。”“我来我来。”陆时举手,差点把吉他柄戳进吊灯。“项目名?

”我问。“《换条赛道,拯救全家》。”他一把拉过窗帘,“我不适合应试教育,

但我很有音乐天赋。老师们只是还没发现。建议方案:退学转轨到现代音乐制作,

报名市里那家录音棚的培训班。”“成本?”我问。“学费两万三,设备预算六千,

生活费……”他看了我一眼,“可以压缩。”“回报预期?”我妈试图专业。“半年能接活,

剪音频、做混音,挣得不比现在数学老师少。”陆时一脸笃定。“风控风险?”我自问自答,

“冲动决策、机构真假、师资水分、甲方欠款、你是否能持久起床。”“我能!”他拍胸口,

吉他弦嗡地炸了一下。我妈也举手:“我补充,孩子他舅朋友家的表弟就是在那家培训的,

现在在网络综艺做音乐总监——”“妈,网络综艺的总监不会是半年培训出来的。

”我温柔打断。我外婆从门帘后探出头:“你们开会怎么不敲锣?

以前生产队……”她说到一半忘了后半句,又笑,“不过我支持时时,

咱家也该有个会乐器的。

训练课尾款=5200;我妈体检预约=待定;我——本周还没吃过一顿像样的午饭=事实。

“那学校呢?”我问陆时。“老师说我可以‘主动择校’,他们尊重我的选择。

”他把“尊重”两个字咬得很重。“尊重你远离他们。”我点头。

我妈把保温杯往桌上一放:“我先垫了五千定金,报了个‘名额稀缺班’,朋友介绍的,

优惠今天截止。”我笔一顿,差点在“现金流”后面写出一个哭脸。“妈,你什么时候交的?

”我尽量保持会议主持人的平静。“昨晚。”她心虚地捏杯盖,“老师说不给退,

但可以转课。”我看她手机转账记录,备注写着“冲刺名额,保过”。我笑了一下,

笑得像灯泡忽然闪了两下。“好。”我把马克笔点在茶几上,敲出三点,

“那我们现在不是‘要不要投’,而是‘怎么止损’。我提三个问题:第一,

机构资质;第二,课程真实度;第三,陆时的自律程度。请项目方先回答第三个。

”陆时挺直背:“我早上可以六点起床。”“今天起了吗?”我问。他沉默了一秒:“明天。

”我忍住没笑,换了个角度:“你要不要先做个MVP?”他懵,我解释,“最小可行产品。

先给我做一支一分钟的播客片头,主题‘家庭风投委员会’,周期48小时。

我作为第一期甲方,预算五十,交付合格再谈增投。”“姐,

五十块也太——”“可以加绩效,”我眯眼,“如果你四十八小时内交,

且让我妈听了主动转发亲友群,加五十。”我妈立刻举手:“我可以转发两遍。”“那不算。

”我说。门铃响,快递小哥把我昨晚挂闲鱼的那张沙发小几搬走。当场成交四百。

小哥走的时候说:“姐,你这桌子挺有创意的,倒过来写字像拍综艺。”我点点头,

这综艺叫《现金流保卫战》。我把四百塞进“委员会基金”,

给闺蜜发了条语音:“需要你帮我查一家培训机构,发我律师朋友那份‘预付费退费攻略’,

顺便看看学校‘劝退’有没有程序问题。”闺蜜秒回:“收到。顺便提醒你,

‘朋友介绍’=高风险标签。还有,你别硬扛,晚点给你发‘家长会话术模板’。

”我妈看着我:“闺蜜是不是又要‘***’?你别把事情搞大。”“我们不搞大,”我说,

“我们只把它搞清楚。”我给学校打回电话,约了下午四点面谈。

三、陆时交付MVP;四、对学校提信息公开申请;五、外婆认知训练课尾款按原计划交付,

优先级一。我妈犹豫:“那定金……”“先把老师加上,拉个群。”我说,“沟通留痕。

我来发言。”“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的?”她问。“穷会教人。”我笑,“再说,

我做运营的。”手机又响,是银行入账的提示音,六十块,转账备注“早上好”。我一愣。

备注后面跟着一个很久没见的名字:陆建——我爸。我盯着那六十块,看了好一会儿,

笑出声,又有点想哭。“这是新投资人吗?”陆时凑过来,小声问。“不是。

”我把手机扣上,“是上一季跑路的股东。”我站起来,把马克笔插在茶几的裂缝里,

像立一面小旗。“宣布一下,”我说,“今晚七点,家庭风投委员会正式常态化,每周一次。

我任主席兼风控。第一期议题:把我们家从‘理想型破产’里拉回来。”“那我是什么?

”我妈认真举手。“你是大股东。”我看着她,“也是家里最需要被保护的资产。

”她红了眼眶。外婆从门帘后又探出头:“敲锣没有?”“敲。”我拿起不锈钢杯,

轻轻碰了下茶几,“开会。”2下午三点半,我把“退费攻略”“家长会话术模板”打印好,

夹在牛皮纸文件袋里。闺蜜许妍发来语音:“记得要全程留痕。

关键词:‘请以书面形式明确贵校主张’。”我点开学校家校群,

把我、我妈、班主任、学工处拉进一个新群,群名叫“关于陆时的沟通与改进”。

我发第一句:“请以书面形式明确贵校主张与依据,我方好配合。”“你这话好像律师。

”我妈小声说。“穷人先学会说话。”我笑。四点整,教务楼三楼,学工处办公室。

秦主任戴着细金边眼镜,语气温柔得像纸巾广告。“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秦主任说,

“陆时可以主动择校,互相体面。”“请以书面形式明确贵校主张与依据。”我重复一遍,

递上笔和便签,“包括宿舍断电事故的事实、证据、损失清单。”秦主任停了两秒,

笑容没掉:“当然可以。”班主任咳了一声,

像一段BGM:“主要是陆时同学多次不参加早自习,这次又误触总闸……”“误触?

”我看向陆时。陆时把背包往上一提,老实交代:“我想录一段干声采样,宿舍风扇太吵,

我就……先拉了闸,再忘了推回去。”“所以是有明确动机的技术性拉闸。”我点头,

“谢谢如实说明。”“技术型犯错也还是犯错。”秦主任温柔升级。

我把文件袋抽出一张A4:“我方建议:一,陆时提交书面检讨并公开道歉;二,

承担电脑教室损失的可量化部分,走正规发票;三,接受校内十小时志愿服务;四,

保留学籍观察两周;五,学校提供本次事件的监控时段截取与值班记录复印件,留档备查。

”秦主任看我一眼:“这位家长很专业。”“我是陆时亲姐,家庭风控。”我说。

“我补一句。”我妈紧张又认真,“孩子确实太冲动。我们该赔的赔,但‘退学’三个字,

能不能先别挂在嘴上。”办公室安静了一会儿,钟表走过一个刻度。秦主任把便签写满,

抬头:“可以按你们建议先执行观察期。明天带陆时来电脑教室,向老师们当面道歉。

”“谢谢。”我站起来,“另请把今天的处理意见盖章。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闭环’。

”“学运营的吧?”秦主任笑。“是。”我说,“闭环能省钱。”走出楼道,

我妈长呼一口气:“心口子不那么跳了。”“等等。”我把手机递给陆时,

“现在录第二个MVP:三十秒道歉练习。关键词:‘明确责任、提出补救、承诺改进’。

”陆时对着镜头:“各位老师,我是陆时。责任在我,我愿意……我愿意承担——”“具体。

”我提醒。“承担电脑室七位老师未保存备课的……精神损失?”“这个不可量化,换一个。

”我低声笑。“那我明天去帮老师把课件全部重做模板。”陆时干脆,“给我原始素材,

我按目录搭框架。”“这句就很好。”我保存视频,发给闺蜜许妍。许妍立回:“过。

明天我帮你做‘道歉语气包’,防嘴瓢。”电梯口,外卖小哥掀了掀帽檐,

把一袋奶茶塞进我怀里:“刚才那位老师点的,说给‘专业家长’。”我和我妈对视了一眼。

“专业家长的糖分,也得列预算。”我把备注写进记账APP,

心里给自己点了一个很小的赞。回到家,外婆坐在茶几旁,认真看我写在桌底的会议纪要。

外婆指着“委员会基金”那一行:“这四百块真到账了?”“到账了。”我说。

“那今天吃好的。”外婆果断拍板,“我请。”“外婆是大股东的妈。”我笑,

“当然有投票权。”六点二十,陆时把耳机架在脖子上,神秘兮兮:“MVP一号完成,

请甲方验收。”我按下播放键。先是一声清脆的“当——”,像外婆家铝盆被轻敲。

随后是低沉的旁白:“欢迎收听《家庭风投委员会》,一档把穷人智慧做成清单的播客。

”“这句不错。”我妈鼓掌。音乐忽然转成轻快的口风琴,

背景里细小的电音咔嗒声像在给现金流打拍子。

的声音干净:“本节目由‘缝缝补补基金’赞助播出——”我笑出声:“赞助方是我们自己?

”“内部互投。”陆时得意,“我还给你做了片尾:‘风控姐姐说,

所有的冲动都要先过预算’。”“这句更不错。”我把五十转到陆时的微信,

“绩效部分看今晚效果。”“今晚有什么效果?”我妈问。“七点委员会例会。”我看时间,

“我们要以结果为导向地吃饭。”门铃响。快递放在门口,

是那家培训机构寄来的“名额稀缺班”合同。我拆开,合同纸张薄得能透出茶几的木纹,

关键条款用小四号字连成一条蚯蚓。

我妈心虚地看我:“昨晚他们说优惠只到零点……”“先拍照存证。”我把合同铺平,

“今晚例会重点:定金如何止损。我联系许妍,让律师朋友先做一次条款体检。”手机震动,

是我爸的微信头像在闪。备注还是“陆建施工队”。消息很短:“你们别为难孩子。

音乐也能吃饭。”末尾又转了六十块。我盯着那六十,心口像有人用橡皮擦轻轻擦了一下,

擦掉一点旧恨,露出底下的纸。“姐?”陆时探头,“新投资人又来了?

”“还是上一季的股东。”我把手机扣上,“但也许,他这次愿意来旁听。”七点整,

我敲了一下不锈钢杯。外婆乐得从厨房端出一口小铝盆:“我来配乐。”“宣布开会。

”我清了清嗓子,

“第一议题:学校整改闭环;第二议题:培训合同止损;第三议题:陆时MVP扩展为三期,

目标是第一笔百元订单。”“我申请第四议题。”我妈举手,“外婆今晚吃好的预算,

能不能不走‘缝缝补补基金’?”“可以走‘大股东福利’。”我点头。“我同意。

”外婆举盆,“敲锣。”“那就……”我举杯,轻轻碰了茶几一下,“开会。

”3第二天一早,电脑教室门口,我把陆时往前一推。“先说责任,再说补救,再说承诺。

”我轻声叮嘱。“记住了,RBC模型。”陆时点头,像背口诀。“什么RBC?

”我妈小声问。“认错Recognize,补救Bridge,

承诺Commit。”我随口编,“顺口就行。”电脑教室里七位老师围成半圆,

像即将开评审会的甲方代表。“各位老师,我是陆时。”他站直,“责任在我,

技术性拉闸是事实。我愿意把七位老师的课件按大纲重做模板,今天起交第一版,

三天内补齐全部。承诺以后所有采样走合规流程,不再影响公共电路。

”最严厉的教导主任先抿了一口保温杯里的茶,点了点头。

“模板按‘目录—重点—例题—互动’四块。”语文老师很专业,“字大一点,

我最近眼睛累。”“可以。”我接话,“今晚给第一批。”“谢谢。”陆时鞠躬。

我们退出来,我妈长出一口气。“闭环一半。”我说,“下一站,培训机构。”十点半,

市中心那栋写字楼,墙上贴着“名额稀缺班”横幅,风一吹就“稀缺稀缺”地抖。

前台姑娘笑容标准:“姐妹,昨晚就跟阿姨说了,我们班真的就剩最后两个名额。

”“名额可以稀缺,证照不能稀缺。”我把合同铺在前台,

“请提供办学许可、师资简历、课程大纲、退费规则的书面版本,并在关键信息处加盖公章。

我们需要留档。”前台笑容轻轻一顿。一个穿格纹西装的课程顾问走出来,

声音像咖啡机:“培训是服务,不适用无条件退费。昨晚的优惠已经结束,定金不可退,

只能转课。”“我们不讨论‘无条件退’,我们讨论‘可否合理退’。”我摁亮录音,

“这个合同里,甲方单方扩大解释、违约责任不对等、关键条款密集小字,属于高风险。

我的律师朋友建议,

我们先书面沟通三点:一、冷静期可否;二、课程验收节点;三、分期与止损方案。

”“你们是同行?”顾问眯眼。“我们是穷人。”我笑,“穷人先学会说话。

”他沉默了两秒,换了个口气:“这样。

我们可以安排三次免费试听和一次‘真实项目跟做’,

满意再转正;定金先冻结不入账;如果三天内你们决定退出,扣两百服务费,其余原路退回。

”我迅速给许妍发消息。许妍回我: “可谈,把‘真实项目’写清责任与交付,

别用‘尽量争取’这种虚词。加一条:任何扩班、转课不影响退费权利。

”我抬头:“补充两个点:一,试听期间不得推销贷款;二,三天内退出只扣一百,

且在五个工作日内到账。写进补充协议,盖章。”顾问沉默了一会儿,去里屋打了一个电话,

回来点头:“可以。”我妈松口气:“那……就先试听?”我点头:“先拿证件照,

再拿公章。”顾问笑了:“专业。”“省钱。”我纠正。出了电梯,我爸站在大厅角落,

穿着旧军绿色外套,手里拎着一袋葡萄。“你怎么在这儿?”我愣。“工地就在对面。

”他把葡萄往我怀里一塞,“昨晚我看了你在群里的话……你说得对,先把事儿说清楚。

”我盯着那袋葡萄,葡萄上有一点水雾,像早起还没擦干净的玻璃。“你来旁听?”我问。

“我不说话。”他低声,“就看你们怎么处理。”“可以。”我说,“但今天不收你六十块。

”他尴尬地笑了一下,又把手机塞回兜里。午后回到家,

外婆把铝盆搁在膝盖上:“我今儿练了一首新曲子,叫《止损进行曲》。”“正好。

”我打开群视频,“陆时,MVP二号,十秒广告,客户是小区门口那家早餐铺,

预算一百二,要求:‘早起的人也要被温柔对待’。”“甲方是谁?”陆时热血上头。“我。

”我挺胸,“我买一周他家的豆浆油条,换他把广告贴在店里小电视上滚播三天。

我们拿真实播放视频作样品。”“成交。”陆时把耳机往下一拉,“外婆,预备。

”外婆敲铝盆,“当当——当当当——”,像小规模阅兵。陆时低声数拍,口风琴进来,

节奏干净,尾音里藏了一点早晨的光。“‘早起的人,也要被温柔对待。豆浆要热的,

账要算清的。’”他念旁白,“‘清晨从一口热开始,生活从一笔明白账开始。

’”我一拍大腿:“就是它。”“我能不能把‘风控姐姐’也写进去?”他兴奋,

“‘风控姐姐说,早餐是财务自由第一步’。”“可以,但甲方不同意占太大篇幅。

”我坏笑。我们拿着成品跑到早餐铺。老板边炸油条边听,眼睛一亮。“可以呀。

”老板把手机递来,“妹子,发我小电视后台。”“顺带问一句。”我装作随口,

“有没有隔壁宠物店的联系方式?我弟可以接短配乐。

”老板笑了:“我老婆就是隔壁宠物店的。”我转头看陆时:“市场拓展自来水。

”他眨眼:“甲方爸爸安排的吧?”“甲方是命。”我说。傍晚,

学校家长群里弹出一条盖章图片,标题是《陆时同学处理意见观察期方案》。

流程明细写得清清楚楚,签字齐全。我把图片保存到“闭环”文件夹,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七点整,例会。我敲了不锈钢杯,外婆举铝盆,我们家简单又隆重。“会议开始。”我说,

“今天只做复盘与决议。”“第一,学校闭环已完成,进入两周观察期。”“第二,

培训机构签署‘试听+冻结定金+五日可退’补充协议,明天拿章件。”“第三,

MVP一号通过,MVP二号收款待对方播放视频留证,目标三日内达成第一笔百元级订单。

”“第四,市场拓展:宠物店短配乐意向谈判,由陆时跟进;我妈负责‘邻里公关’。

”“第五,我爸……”我顿了顿,看向角落里的男人,“申请旁听资格,获批。

原则:不干预决策,不转六十。”全桌笑了一下,笑声不大,却很真。

我妈举手:“我补一个议题。陆时早上六点起床,谁负责叫?”“产品自己叫。”我立刻,

“我们不是保姆公司。”陆时举手:“我申请‘自律押金’,

我把我自己的压岁钱拿三百出来,连续两周六点起床不迟到,就返还,

还加五十奖励;迟到一次扣一百,全部充入‘委员会基金’。”“这个提案通过。”我敲杯,

“风控意见:押金转我保管。”“反对。”陆时迅速,“转外婆。”外婆乐了:“我可以,

还给你记账,错一次我就‘当’一声。”笑声散开,像晚风里的一串风铃。会后,

我把茶几翻回正面,手掌在木纹上抚了一下。这张桌子旧,但稳。我想到一句话,

拿马克笔在桌面角落写下:“穷人先学会说话,后来学会合作,再后来学会放心。

”我把笔收好,把手机静音,把‘闭环’文件夹又看了一遍,像摸一摸口袋里的钥匙。

门口传来脚步声,我爸准备走。“明天我早起去工地。”他低声,

“顺路把葡萄再拿一袋过来?”“不要。”我摇头。他怔了一下。

“我们家现在开始接受‘项目投资’。”我笑,“不接受‘水果贿赂’。”他也笑了,

点点头。“旁听见。”我说。“旁听见。”他说。4早上五点五十八,

外婆举着铝盆站在我床尾,像守在发令枪旁的裁判。“六点整我就敲。”外婆严肃。

“可以提前二分钟预热。”我打哈欠。“那不行,押金要讲公平。”外婆把铝盆往床脚一搁,

“到点‘当’。”六点零零,铝盆一声清脆的“当——”。陆时从房门里蹿出来,

像被召唤的超英。“我起了!押金别扣!”他喊。“自律押金记一笔。”我打开记账APP,

“连起床音效都有现场乐队,成本为零。”七点一刻,早餐铺的小电视开始滚播广告。

画面里是一杯冒热气的豆浆,旁白低沉温柔:“‘早起的人,也要被温柔对待。豆浆要热的,

账要算清的。’”等第三遍播完,老板把手机一放:“妹子,活儿不赖。转你一百二。

”我接过手机,心里“叮”地亮了一下。“请补一张简单收据。”我笑,“甲方讲闭环。

”“行。”老板在便签上刷刷写,“闭环是啥?”“就是把‘做了’变成‘做完了’。

”我解释。“你这话可以贴墙上。”老板乐。九点半,培训机构。前台一见我们,

就递过来一叠纸:“昨晚你们要的补充协议,领导批了。”我摁下录音。

三天内退出只扣一百;五个工作日退款;试听期间不得推销贷款;任何转课不影响退费权利。

”我念条款。课程顾问点头,拿出公章。“盖章位置加在关键条款旁边。”我递过去红笔,

“请横跨合同与补充页,形成骑缝章。”顾问盯了我两秒:“你真不来我们这儿教法务课吗?

”“我教的是省钱。”我收回文件,“现在安排试听。”“今天下午,音频混缩基础。

”顾问翻表,“真实项目是给一个公益短片做环境声修复。”“好。”我转头,“陆时,

拿耳机。”“到。”陆时打开背包,眼睛亮得像新上的插件。中午回学校,

陆时把昨晚搭出来的“目录—重点—例题—互动”模板,交到七位老师手里。

语文老师戴着老花镜,认真翻了几页。“字够大。”她点头,“我眼睛终于不气你了。

”教导主任扶了扶杯盖:“志愿服务十小时,下午一点开始,登记在办公室。”“收到。

”我说,“同样是闭环的一部分。”一点半,

隔壁宠物店老板娘——也就是早餐铺老板的太太——在店里招手。“你弟做的广告我看了,

干净。”她指指店里的小电视,“给我店里配一段十五秒的猫粮口号,

和一段二十五秒的寄养宣传,价钱你开。”“我们刚起步。”我报数,“十五秒一百五,

二十五秒二百,若三天内满意付款,送你‘汪星人简版’十秒。”老板娘想了想:“可以。

先付定金五十。”我把收据撕下来,递过去:“谢谢甲方。”她乐:“别叫我甲方,

叫我邻居。”三点,培训机构试听教室。

老师给了段嘈杂的街头录音:“把人声里‘嘶嘶’的风噪压下去,再把脚步声往前推一点,

音乐别盖住自然声。”陆时戴上耳机,沉下去。我看着波形在屏幕上起伏,

想起他闹出的“技术性拉闸”,忽然觉得这孩子把线断了,却真懂得怎么接回去。五点半,

初稿出来。老师点了两次头:“思路清晰。明天给你更难的。

”“请问真实项目验收如何记载?”我问。“项目清单上会盖‘通过/不过’章。”老师说,

“通过的,算完成一项。”“谢谢。”我把这个“章”在脑子里又敲了一遍。傍晚,

手机震动,备注“陆建施工队”弹出一条消息:“我们要做个安全教育视频,

工地领导想要三段不同气质的背景音乐,能不能做?预算……三百?”“能。”我回,

“请明示交付:时长、格式、期限、付款节点。走‘个人劳务协议+收据’。

”“要不要先转你六十?”他又习惯性地补了一句。“不要。”我敲字,

“请按‘样本过半—付一半,交付验收—付尾款’。”对面沉默了很久,冒出一个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