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明朝初年,我是卷王

第3章 朱府的门槛

发表时间: 2025-10-22
城西的朱府比陈默想象中还要气派。

高耸的白墙延绵了半条街,青瓦飞檐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两尊石狮子威严地守在朱漆大门两侧,门楣上悬挂的匾额却意外地朴素,只刻着“朱府”两个大字,铁画银钩,自有一股内敛的威严。

陈默在街角驻足观望了许久,手里紧紧攥着那块木质令牌,掌心己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进,还是不进?

这是个问题。

最终,胃里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和身上这件单薄的长衫帮他做出了决定——他别无选择。

整理了一下衣冠,他深吸一口气,朝着那扇威严的大门走去。

刚踏上台阶,一个门房便从侧边的小门闪了出来,目光警惕地打量着他。

“何事?”

门房的语气不算无礼,但带着明显的疏离感。

他穿着整洁的青色短褂,眼神精明,一眼就看出陈默这身打扮绝非什么贵客。

陈默亮出令牌:“受朱十三先生之邀,前来拜访。”

看到令牌的瞬间,门房的眼神立刻变了。

他双手接过令牌,仔细查验了上面的纹路,态度顿时恭敬了许多:“原来是贵客。

请稍候,容小的通传。”

他并没有让陈默在门外等候,而是示意他进入门房旁的一间小厅歇息,还吩咐小厮奉上了一杯热茶。

这细微的差别对待,让陈默再次确认了这块令牌的分量。

不多时,一个身着藏青色长袍、约莫五十岁上下的老者快步走来。

他面容清癯,步履沉稳,腰间挂着一串钥匙,行走间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老朽姓周,是府上的管事。”

老者拱手行礼,目光在陈默身上迅速扫过,不卑不亢,“公子便是陈默?”

“正是在下。”

陈默起身还礼。

周管事微微颔首:“十三爷己经吩咐过了。

请随我来,先安排您住下。”

他们并没有进入主院,而是绕过影壁,穿过一条长廊,来到侧院的一处独立小院。

院内有正房一间,厢房两间,虽不奢华,但干净整洁,院中还有一棵老槐树,枝干虬结。

“这里原是账房先生住的,前些日子家中有事辞工回去了。”

周管事推开正房的门,“陈公子暂且在此安顿。

被褥都是新换的,每日会有仆役前来打扫。”

陈默环视房间——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陈设简单却实用。

窗明几净,比他之前露宿街头不知强了多少倍。

“多谢周管事。”

他真心实意地道谢。

周管事摆摆手:“十三爷交代,请陈公子先熟悉一下环境。

明日卯时,我会带您去账房看看。”

这话说得客气,但陈默听出了弦外之音——朱十三给他这个“管事”的位置,不是让他来白吃白住的。

明天的账房,就是第一道考题。

待周管事离开后,陈默在房间里踱步。

书桌上居然还备有文房西宝,他随手翻开一本空白的账册,纸张质地细腻,绝非市面上的普通货色。

这个朱府,处处透着不寻常。

次日卯时,天刚蒙蒙亮,周管事准时出现。

他带着陈默穿过几个院落,来到一处独立的厢房。

推开门,里面堆满了账册,几个账房先生正在埋头打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是府上近三个月的出入账目。”

周管事指着一旁堆得半人高的账册,“十三爷吩咐,请陈公子帮忙核对一下。”

几个账房抬头看了陈默一眼,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好奇和几分不以为然。

一个生面孔,一来就接触核心账目,这在他们看来很不寻常。

陈默心里明白,这是朱十三在试探他的真本事。

他随手拿起一本账册翻看,眉头微微皱起。

账目记得颇为混乱,收入支出混杂在一起,用的还是传统的单式记账法,看得人头晕眼花。

更要命的是,很多项目只写了个模糊的名目,比如“杂项开支”、“人情往来”,具体用在何处根本无从查考。

“周管事,”陈默合上账册,“这些账目,平时是如何核对的?”

“自然是逐笔核对。”

周管事答道,“每月底都要花上五六天时间。”

陈默摇摇头:“太慢了。”

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拿起毛笔。

几个账房都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望过来。

“劳驾,能否告诉我,府上主要的开支有哪些类别?”

陈默问道。

周管事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大致可分为:薪俸、采买、修缮、宴请、车马、人情等几项。”

陈默点点头,在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表格,横向列出这些类别,纵向则是日期。

然后他打开一本账册,开始将里面的条目分类填写到表格中。

“你这是...”一个年轻的账房忍不住凑过来看。

“分类统计。”

陈默头也不抬,“把所有开支按类别归纳,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钱都花在哪里了。”

他运笔如飞,很快将一本账册的数据整理完毕。

然后他又如法炮制,处理了另外几本账册。

当所有的数据都汇总到一张大纸上时,问题立刻显现出来。

“看这里,”陈默指着“人情往来”一栏,“这一项的支出占总开支的三成还多,而且波动极大。

上个月初五这一天,就有三笔大额支出,名目都是‘人情’,这不合常理。”

周管事凑近细看,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陈默又指向另一处:“还有采买项,同样的笔墨纸砚,这个月的单价比上个月贵了两成,采购量却差不多。

若是市场行情变化,也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账房们都围了过来,看着那张清晰的表格,个个面露惊异。

这些问题他们平日对账时也能发现,但要像这样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纸上,还是第一次。

“这只是初步分析。”

陈默放下笔,“如果要彻底理清,我建议建立新的记账规范。

每笔支出都要有明确用途、经手人、批准人,大额支出还要附上明细。”

周管事沉吟片刻:“陈公子的方法确实新颖。

不过,改变记账方式,恐怕...可以先从下个月开始试行。”

陈默知道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我可以设计一套新的账册格式,保证比现在更加清晰易懂。”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看来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朱十三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正含笑看着他们。

所有人立刻躬身行礼。

“十三爷。”

陈默也行礼道。

朱十三走进来,拿起陈默画的那张表格,仔细端详着,眼中满是欣赏:“半日功夫,就能看出这么多门道。

陈兄果然大才。”

“十三爷过奖了。”

陈默谦逊地说,“只是些基本的分析方法罢了。”

“基本?”

朱十三轻笑一声,“朝中户部的那些官儿,怕是都想不到这么‘基本’的方法。”

他放下表格,对周管事吩咐道:“就按陈先生说的办。

从下个月起,府中账目全部改用新法。”

周管事连忙应下,再看陈默的眼神己经完全不同了。

朱十三转向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

我朱十三从不亏待真正的人才。”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下满屋心思各异的众人。

陈默看着朱十三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

他展示的能力越多,卷入的恐怕就越深。

这个朱府,这个神秘的朱十三,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水。

而他,己经一只脚踏了进去。

窗外的阳光透过格栅照进来,在账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默低头看着自己设计的表格,忽然意识到——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他最大的依仗,或许就是这些来自现代的“基本”思维。

而最大的危险,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