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麻洋街往事风起岭南1988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1

第一章 红砖墙上的新名字1988年的岭南夏夜,台风过境后的麻洋街还浸在潮湿里。

林晓棠攥着父亲单位发的搪瓷缸,踩着积水往家跑时,突然被巷口的争执声拽住脚步。

“这墙是我们陈家先占的!你凭什么往上面写字?”穿的确良衬衫的少年梗着脖子,

手里半截粉笔在红砖墙上划出一道白痕。“麻洋街又不是你家开的!

”扎羊角辫的女孩把书包往地上一摔,抢过粉笔在“陈向东”旁边狠狠写下“林晓棠”,

“以后我家搬这儿了,这墙有我一半!”林晓棠看得正出神,

兜里的搪瓷缸“哐当”掉在地上。那女孩回头看她,

两双一模一样的眼睛撞在一起——竟是刚跟父母从北方迁来的双胞胎妹妹林晓夏。“姐!

”林晓夏蹦过来,指着穿的确良衬衫的少年,“他欺负人,说我们北方来的是外乡人!

”陈向东涨红了脸,刚要反驳,就见巷口跑来个穿警服的男人:“向东,又跟人吵架?

”是陈向东当警察的大哥陈建军。他看到林晓棠姐妹,

立刻露出笑:“你们是刚搬来的林家吧?我是这片的片警,以后有事找我。

”林家的新家在麻洋街尾,是栋两层小楼。母亲王桂兰收拾行李时,翻出个铁皮饼干盒,

里面装着林晓棠父亲的抚恤金——三个月前,父亲在工厂事故里没了。

“以后咱们娘仨就靠这点钱过日子,省着点花。”王桂兰的声音带着哭腔,

却强撑着没掉眼泪。夜里,林晓棠被隔壁的吉他声吵醒。她趴在窗台上看,

只见陈向东坐在自家院里,手指笨拙地拨着吉他弦,月光落在他汗湿的额头上。听见动静,

陈向东抬头,两人目光相撞,他慌忙低下头,吉他弦“嘣”地断了一根。第二天一早,

林晓棠在院门口发现个新吉他弦,用红绳系着,下面压着张纸条:“昨天对不起。

”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几分认真。她把弦收好时,林晓夏跑过来,手里举着个包子:“姐,

陈向东给的,说赔我昨天的粉笔。”麻洋街的日子,就从这根吉他弦和半个包子开始,

悄悄裹上了岭南特有的温热气息。第二章 粮票风波开学前,王桂兰带着姐妹俩去粮站买米。

粮站的玻璃窗上贴着“凭票供应”的红字,林晓棠递上从北方带来的粮票时,

售票员却摇了摇头:“这是北方粮票,我们这儿不认,得用广东本地的。

”王桂兰急得手心冒汗:“同志,我们刚搬来,还没来得及换,您通融一下吧?”“不行,

规定就是规定。”售票员把粮票推回来,转身招呼下一个人。

林晓夏拽了拽王桂兰的衣角:“妈,我去跟陈向东借!”没等王桂兰反应,她就跑了出去。

林晓棠追上妹妹时,正看见陈向东从家里出来,手里攥着几张粮票。“我妈说,

邻里之间该互相帮衬。”他把粮票塞给林晓夏,又从兜里掏出两颗水果糖,“给你和你姐的。

”林晓棠接过粮票,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我们会尽快还的。”可没等林家换好粮票,

麻烦就找上门了。这天,粮站的人突然来麻洋街调查,说有人用假粮票买米。

陈向东的母亲张慧兰听说后,急得直跺脚:“肯定是那北方来的林家,刚搬来就搞小动作!

”这话被林晓夏听见了,她冲上去跟张慧兰理论:“你凭什么说我家?

我们用的是陈向东借的粮票!”“我儿子怎么会有假粮票?”张慧兰拔高声音,

“肯定是你们拿了我儿子的粮票,又用假的去买米!”围观的邻居越来越多,

王桂兰闻讯赶来,气得浑身发抖:“我们虽然穷,但绝不会做这种缺德事!”就在这时,

陈建军回来了。他听了事情的经过,皱着眉说:“张姨,您别激动,

我去粮站查一下就知道了。”陈建军去粮站调取了记录,发现用假粮票的是个陌生男人,

跟林家没关系。他把结果告诉张慧兰,张慧兰的脸瞬间红了:“对不起啊,桂兰,

是我误会你们了。”王桂兰摇了摇头:“没事,都是邻里,误会解开就好。”经过这件事,

张慧兰对林家的态度好了不少。有时做了好吃的,还会让陈向东送过去。

林晓棠也经常帮陈向东补习功课,陈向东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

第三章 吉他与梦想陈向东的梦想是当一名歌手。每天放学后,他都会抱着吉他在院里练习,

林晓棠常常趴在窗台上听。她觉得陈向东的声音很好听,像岭南的风,温柔又有力量。这天,

陈向东兴奋地跑到林家:“晓棠,我写了首歌,唱给你听!”他抱着吉他,

坐在院里的石凳上,轻轻拨动琴弦。“麻洋街的风,吹过我的梦,红砖墙上的名字,

是我们的约定……”林晓棠听得入了迷,直到歌声结束,才回过神来:“很好听,

比收音机里的歌还好听!”陈向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真的吗?

我还想参加市里的歌唱比赛呢。”“肯定能行!”林晓棠鼓励他,“我帮你改改歌词,

再练练台风,一定能拿奖!”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后,林家的院里都会传来吉他声和歌声。

林晓夏也经常凑过来,跟着一起唱。王桂兰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的愁绪也少了很多。

可张慧兰却不支持陈向东的梦想:“唱歌能当饭吃吗?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

找份稳定的工作才是正经事!”“妈,我喜欢唱歌,我想追求自己的梦想!”陈向东反驳道。

“你的梦想能让你吃饱饭吗?”张慧兰生气地把陈向东的吉他摔在地上,

“以后不准再碰这东西!”吉他摔在地上,弦断了两根。陈向东看着破碎的吉他,

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他冲出家门,跑到麻洋街的河边,坐在石阶上发呆。

林晓棠找到陈向东时,看到他落寞的样子,心里很不好受。她坐在陈向东身边,

轻声说:“别难过,阿姨只是担心你。只要你坚持,总有一天她会理解你的。

”“可是我的吉他坏了……”陈向东哽咽着说。“我帮你修!”林晓棠捡起地上的吉他,

“我爸以前是修乐器的,我跟着学过一点。”林晓棠把吉他带回家,找出工具,一点点修理。

王桂兰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跟你爸一样,心善。

”经过几天的努力,吉他终于修好了。林晓棠把吉他还给陈向东:“你看,修好了,

跟新的一样。”陈向东接过吉他,激动地抱住林晓棠:“谢谢你,晓棠!

”林晓棠的脸瞬间红了,她推开陈向东:“赶紧练习吧,比赛快开始了。

”第四章 比赛风波市里的歌唱比赛如期举行。陈向东穿着林晓棠帮他挑选的白衬衫,

抱着吉他,站在舞台上。当他唱起那首《麻洋街的风》时,台下的观众都安静下来,

听得入了迷。比赛结束后,陈向东获得了二等奖。他拿着奖状,兴奋地跑到林家:“晓棠,

我获奖了!”林晓棠看着陈向东开心的样子,也替他高兴:“我就说你一定能行!

”可张慧兰得知陈向东获奖后,不仅不高兴,反而更生气了:“获奖又怎么样?能当饭吃吗?

我已经给你报了补习班,明天就去上课!”“我不去!我要继续唱歌!”陈向东反抗道。

“你敢不去?”张慧兰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打陈向东。陈建军赶紧拦住母亲:“妈,

向东喜欢唱歌,就让他去唱吧。现在都改革开放了,追求梦想不是坏事。”“你懂什么?

”张慧兰甩开陈建军的手,“我这都是为了他好!”就在这时,

麻洋街的居委会主任李阿姨来了。她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笑着说:“向东,恭喜你啊!

市里的文工团听说你唱歌好,想招你进去当演员呢!”张慧兰愣住了,她看着通知书,

又看了看陈向东,半天说不出话来。陈向东接过通知书,激动得手都在抖:“妈,你看,

我能去文工团当演员了!”张慧兰的眼睛湿润了,她摸了摸陈向东的头:“好,好,

妈不拦你了,你想去就去吧。”陈向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抱着母亲,哭了起来。

林晓棠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暖暖的。

第五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陈向东去文工团报到后,经常会回麻洋街来看望家人和林晓棠。

他会给林晓棠带文工团的演出票,还会跟她分享在文工团的趣事。林晓棠的成绩也很好,

她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王桂兰看着女儿越来越优秀,心里很欣慰。林晓夏也很争气,

在学校里担任班干部,还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麻洋街的日子,平静而美好。可谁也没想到,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宁静。这天,陈建军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歹徒。

为了保护群众,陈建军身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张慧兰得知消息后,当场晕了过去。

陈向东从单位赶回来,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大哥,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林晓棠和王桂兰也赶来医院,安慰张慧兰和陈向东。医生告诉他们,陈建军的伤势很严重,

需要大量的医药费。张慧兰家里的积蓄本来就不多,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

林晓棠看着张慧兰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跟王桂兰商量:“妈,

我们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帮陈大哥治病吧。”王桂兰犹豫了一下,

说:“可是我们的积蓄也不多,

以后你们上学还要用钱……”“陈大哥是为了保护群众才受伤的,我们不能不管他。

”林晓棠坚定地说,“钱没了可以再赚,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王桂兰被女儿的话打动了,

她点了点头:“好,听你的。”林晓棠和王桂兰把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

又向邻居们借了一些,终于凑够了陈建军的医药费。陈建军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

终于康复出院。他回到麻洋街,第一件事就是去林家道谢:“桂兰阿姨,晓棠,谢谢你们,

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就……”“别说这些客气话,”王桂兰笑着说,“我们都是邻里,

互相帮衬是应该的。”经过这件事,林家跟陈家的关系更亲密了。陈向东也更加努力地工作,

他希望能早点赚钱,报答家人和林晓棠的帮助。第六章 青春的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

林晓棠和陈向东之间的感情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打闹,

反而多了几分羞涩和暧昧。林晓棠的同桌是个叫赵磊的男生,他长得很帅气,学习也很好。

赵磊经常会帮林晓棠补习功课,还会送她一些小礼物。林晓棠对赵磊也很有好感,

可她心里又放不下陈向东。陈向东也察觉到了林晓棠的变化。

他看到林晓棠和赵磊在一起有说有笑,心里很不舒服。他想跟林晓棠表白,

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天,学校组织春游。林晓棠和赵磊走在一起,聊得很开心。

陈向东看到后,忍不住走过去,对林晓棠说:“晓棠,我有话跟你说。

”林晓棠跟着陈向东走到一棵大树下,陈向东紧张地说:“晓棠,我喜欢你,

你能做我女朋友吗?”林晓棠愣住了,她看着陈向东真诚的眼睛,心里很纠结。

她想答应陈向东,可又想起了赵磊。“我……我需要时间考虑。”林晓棠小声说。

陈向东点了点头:“好,我等你。”春游结束后,林晓棠一直很纠结。

她不知道该选择陈向东,还是选择赵磊。王桂兰看出了女儿的心事,

她跟林晓棠聊了聊:“晓棠,感情的事要跟着自己的心走。不管你选择谁,妈妈都支持你。

”林晓棠听了母亲的话,心里豁然开朗。她想起了和陈向东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想起了他为自己做的一切。她知道,自己心里喜欢的是陈向东。林晓棠找到陈向东,

笑着说:“陈向东,我答应你。”陈向东激动地抱住林晓棠,心里乐开了花。

可他们的恋情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祝福。赵磊得知林晓棠选择了陈向东后,很伤心。

他找到陈向东,跟他打了一架。陈向东没有还手,他对赵磊说:“对不起,

我知道你喜欢晓棠,但是我不能放弃她。”赵磊看着陈向东坚定的样子,

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他叹了口气,说:“好吧,我祝你们幸福。

”第七章 梦想与现实的碰撞陈向东在文工团的工作越来越顺利,他不仅能唱歌,还能演戏,

成为了文工团的骨干。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发行自己的专辑。

林晓棠很支持陈向东的想法,她帮陈向东写歌词,还帮他联系唱片公司。

可唱片公司的人告诉他们,现在的音乐市场竞争很激烈,没有名气很难发行专辑。

陈向东没有放弃,他开始在酒吧驻唱,希望能积累一些人气。

林晓棠也经常去酒吧支持陈向东,帮他打理一些琐事。张慧兰得知陈向东在酒吧驻唱后,

很生气:“你在文工团好好工作不好吗?去酒吧那种地方,像什么样子!”“妈,

我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这是我的梦想。”陈向东解释道。“梦想能当饭吃吗?

”张慧兰反驳道,“你要是再去酒吧,就别认我这个妈!”陈向东很无奈,

他不想跟母亲吵架,可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林晓棠劝他:“阿姨也是担心你,

你跟她好好沟通一下,她会理解你的。”陈向东听从了林晓棠的建议,跟张慧兰好好谈了谈。

他告诉母亲,自己很喜欢唱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张慧兰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终于松了口:“好吧,妈不拦你了,但是你要注意安全,

别让妈担心。”得到母亲的支持后,陈向东更加努力地在酒吧驻唱。

他的歌声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渐渐有了一些名气。这天,一家唱片公司的老板来到酒吧,

听了陈向东的歌后,很欣赏他的才华。他找到陈向东,说:“我很喜欢你的歌,想跟你签约,

帮你发行专辑。”陈向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赶紧答应了老板的要求。

林晓棠也为陈向东感到高兴,她知道,陈向东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第八章 专辑发行与成名陈向东和唱片公司签约后,开始忙着录制专辑。

林晓棠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帮他整理歌词,给他加油打气。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陈向东的首张专辑《麻洋街的风》终于发行了。专辑一上市,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销量一路飙升。陈向东也一夜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手。陈向东成名后,

变得越来越忙碌。他经常要去各地参加演出,很少有时间回麻洋街。

林晓棠虽然很想念陈向东,但也很理解他的工作。可随着名气的增长,

陈向东身边也出现了很多诱惑。一些女明星和粉丝对他示好,还有一些媒体编造他的绯闻。

林晓棠看到这些新闻后,心里很不舒服。她想跟陈向东沟通,可陈向东总是说自己很忙,

没时间。张慧兰也很担心陈向东,她对林晓棠说:“晓棠,你要看好向东,

别让他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惑了。”林晓棠点了点头,她决定去陈向东的工作单位找他,

跟他好好谈一谈。林晓棠来到陈向东的公司,看到陈向东正在跟一个女明星谈笑风生。

她心里很失落,转身就要走。陈向东看到林晓棠后,赶紧追了出来:“晓棠,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林晓棠的声音带着委屈,“我看到新闻了,那些绯闻是真的吗?

”“绯闻都是假的!”陈向东急忙抓住林晓棠的手腕,指节因为用力泛白,

“那是公司安排的宣传,为了专辑销量炒作的,我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林晓棠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最近他为了跑宣传,连轴转了半个月,

眼下的青黑遮都遮不住。可心里的委屈像泡发的海绵,

沉甸甸压得人喘不过气:“就算是炒作,你为什么不跟我说?

我在报纸上看到你跟她一起吃饭的照片,下面写着‘歌坛金童玉女’,你知道我有多难受吗?

”陈向东张了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解释。公司千叮咛万嘱咐,说艺人恋情会影响粉丝群体,

让他暂时隐瞒和林晓棠的关系。他本想等专辑热度过去就跟她坦白,

没成想报纸先把消息捅了出来。“晓棠,我错了。”他低下头,声音放软,

像以前犯错时那样,“我不该瞒着你,以后不管什么事,我都跟你商量,

再也不自己做决定了。”这时,陈向东的经纪人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行程表:“向东,

该去电视台录节目了,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陈向东攥紧林晓棠的手,

眼神里满是恳求:“晓棠,你等我,录完节目我就回来跟你好好说,好不好?

”林晓棠没说话,只是轻轻挣开了他的手,转身往门口走。走到楼梯口时,

她听见经纪人跟陈向东说:“跟那姑娘说清楚,别让她影响你工作,

现在正是你事业上升期……”后面的话被风吹散,却像针一样扎进她心里。回到麻洋街,

林晓夏正坐在门口剥荔枝,看到她回来,立刻蹦起来:“姐,你看报纸了吗?

向东哥专辑卖爆了!老板还在巷口贴了他的海报呢!”林晓棠接过报纸,

头版头条印着陈向东的大幅照片,标题写着“岭南新声陈向东:从麻洋街走出的歌者”。

照片里的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笑容耀眼,跟记忆里那个在院里弹断吉他弦的少年,

好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王桂兰从屋里出来,看到女儿失魂落魄的样子,就知道出事了。

她拉着林晓棠坐下,递过一杯凉茶:“是不是跟向东吵架了?”林晓棠把报纸放在桌上,

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妈,他成名了,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身边有好多人围着,

还有女明星跟他传绯闻,他连跟我解释都没时间……”王桂兰叹了口气,

拍了拍她的背:“晓棠,人总会变的,尤其是走了不同的路。但向东那孩子,从小就实诚,

不会无缘无故对不起你。或许这里面有啥误会,你别急着下结论,等他回来好好聊聊。

”可陈向东没等来。第二天一早,林晓棠就听说他跟着公司去北京宣传了,

要半个月才能回来。这半个月里,麻洋街的人都在谈论陈向东。张慧兰走在路上,

腰杆挺得笔直,逢人就说“我家向东现在出息了”;孩子们围着巷口的海报,

学着陈向东的歌哼唱;就连粮站的售票员,都跟林晓棠说“你跟向东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以后可得多照顾我们这些老街坊”。只有林晓棠知道,她和陈向东之间的距离,

正在一点点拉大。半个月后,陈向东终于回来了。他刚到麻洋街,就直奔林家,

手里拿着个精致的音乐盒:“晓棠,这是我在北京给你买的,你看喜欢吗?

”林晓棠看着音乐盒里旋转的芭蕾***孩,没接:“你回来是跟我解释绯闻的,

还是来送礼物的?”陈向东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把音乐盒放在桌上,认真地说:“晓棠,

我跟那个女明星真的只是同事关系,公司已经发声明澄清绯闻了。

我知道这段时间让你受委屈了,以后我会多抽时间陪你,再也不让你担心了。

”林晓棠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里的委屈渐渐消散。她知道,陈向东不是故意要忽略她,

只是他的世界变大了,多了很多她不懂的规则和身不由己。“我相信你。”林晓棠轻声说,

“但陈向东,我希望你记住,不管你以后走多远,都不要忘了麻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