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机甲战魂:重生之裂隙防线

第2章 记忆融合・裂地虫潮预警

发表时间: 2025-10-20
王叔离开后,病房里只剩下金属管道里传来的 “滴答” 声,还有窗外偶尔掠过的巡逻无人机发出的低鸣。

林峰靠在床头,胸口的暖流还在缓缓流动,体能值从 12/100 涨到了 15/100,虽然依旧虚弱,但至少能支撑他坐首身体。

他刚闭上眼睛,准备梳理原身的记忆,脑海里的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宿主未完全融合原身记忆,是否启动 “深度记忆同步” 功能?

同步过程可能伴随轻微头痛,预计耗时 30 分钟。

“启动。”

林峰在心里默念。

他很清楚,想要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光靠系统还不够,必须彻底弄明白原身的经历,还有这个世界的规则。

下一秒,一股比之前更温和的信息流涌入脑海,没有第一次那种撕裂般的疼痛,更像是在浏览一部清晰的纪录片 ——原身的父母在他 10 岁那年死于 “赤脊虫潮”,那是一种比裂地虫更凶猛的 C 级裂隙生物,当时磐石镇的防御机甲全部报废,最后是联邦支援队赶来才守住小镇。

王叔是原身父亲的战友,退役后开了这家维修店,把原身带在身边教他修机甲。

原身性格懦弱,是因为 16 岁那年跟着王叔去清理裂隙遗迹时,亲眼看到队友被突然窜出的裂地虫咬断了手臂。

从那以后,他每次看到机甲的武器系统都会手抖,维修时也总怕出错,这次 F-17 的液压管事故,其实也有他紧张过度、漏检接口的原因。

而关于 “裂地虫” 的记忆,远比林峰想象的更可怕 ——这种生物体长约 3 米,体表覆盖着青黑色的甲壳,硬度堪比民用机甲的外层装甲,最擅长在地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掘进,掘进时会留下首径半米的通道,通道壁会分泌一种黏液,能让土壤保持稳定不塌陷。

它们的口器里有三排锯齿状的牙齿,能轻松咬碎钢筋,最危险的是它们的 “酸液喷射” 能力,从头部的腺体里喷出的强酸,能在 30 秒内腐蚀穿 F 级机甲的护甲。

去年的裂地虫潮虽然只有 30 只,却差点攻破了北门的防御工事。

当时防御队的一台磐石 F-1 被 5 只裂地虫围堵,左腿关节被酸液腐蚀后断裂,驾驶员跳舱时被虫群撕碎,最后王叔带着维修店的学徒们,用焊枪和液压钳拼死抵抗,才等到联邦的临时支援。

“原来这小镇这么危险……” 林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心里对虫潮的恐惧又深了一层。

他前世虽然也经历过项目危机,但那最多是丢工作,而现在,每一次虫潮都意味着生死存亡。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 “哐当” 一声推开,王叔抱着一个半人高的金属盒子走进来,额头上满是汗水:“图纸和零件清单都给你带来了,还有备用液压管的规格书,你先看着,我去把工具房的门锁打开,明天开始就能拆零件。”

金属盒子打开后,里面整齐地放着一叠蓝色的图纸,边缘己经被翻得卷起毛边,显然是经常使用。

最上面的一张是磐石 F-17 的整体结构图,用红色墨水标注着各个部件的型号和参数,左下角还有王叔手写的备注:“左腿关节齿轮易磨损,每维修 3 次需更换全套传动件”。

林峰拿起图纸,手指刚碰到纸面,系统光幕突然自动弹出,覆盖在图纸上方:检测到机甲维修图纸,是否进行 “三维建模解析”?

解析后可显示受损部位与零件的适配度。

“解析。”

淡蓝色的光芒闪过,图纸上的 F-17 机甲瞬间变成了立体模型,悬浮在林峰眼前。

模型的左腿部位依旧是红色标注,但这次多了许多细小的绿色线条,连接着受损区域和旁边的零件库图标 ——J-11 膝关节外壳:仓库现存 1 件,适配度 100%,生产日期为联邦历 32 年(即 3 年前),未超过保质期C-08 传动齿轮:仓库现存 5 件,适配度 98%,其中 3 件表面有轻微氧化,需用砂纸打磨后使用Y-03 液压管:仓库现存 2 件,适配度 100%,其中 1 件接口处有划痕,建议优先使用无损伤件甚至连维修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液压管安装时需在接口处缠绕 3 圈密封胶带,压力测试需分 3 次进行,首次压力 1.2MPa,第二次 1.5MPa,第三次 1.8MPa,每次间隔 5 分钟林峰看得目瞪口呆。

原身记忆里,王叔教他修液压管时,光接口密封的步骤就讲了半小时,还得反复练习十几次才能掌握。

现在有了系统的解析,所有步骤都一目了然,连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都提前标注出来了。

“这系统也太好用了……” 林峰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他翻到图纸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磐石 F-17 的武器系统 —— 一门 12.7mm 口径的机枪,还有两个挂在肩部的破片榴弹发射器,弹药基数各 20 发。

检测到机甲武器系统图纸,是否同步解析?

系统再次提示。

“解析。”

模型上的武器部位立刻亮起黄色光芒,旁边弹出参数:机枪有效射程 800 米,射速 600 发 / 分钟,对 D 级裂隙生物(如裂地虫)的甲壳穿透率约 30%,需命中头部或腹部柔软部位才能造成有效伤害;破片榴弹有效杀伤半径 10 米,对集群目标效果显著,但对单个裂地虫的杀伤率仅 15%,需配合机枪使用林峰心里默默记下这些数据。

他知道,修好机甲不仅仅是让它能走,还得确保武器能正常使用,否则面对裂地虫潮还是没用。

“怎么样?

能看懂吗?”

王叔端着一个金属饭盒走进来,里面装着两块压缩营养膏和一杯温水,“这是今天的晚饭,联邦配给的,味道不怎么样,但能补体能。”

林峰接过饭盒,咬了一口营养膏,口感像受潮的饼干,带着淡淡的金属味:“能看懂,王叔,我看了图纸,J-11 的膝关节外壳仓库有货,传动齿轮也够,就是液压管得用那根没划痕的,接口处得仔细密封,不然容易再爆。”

王叔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惊讶的表情:“你小子怎么知道得这么细?

我上次教你密封液压管的时候,你不是连胶带缠几圈都记不住吗?”

林峰心里一紧,赶紧找了个借口:“可能是这次受伤后,脑子反而清醒了,刚才看图纸的时候,好多以前没注意的细节都想起来了。”

王叔半信半疑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只是叹了口气:“清醒了就好。

你知道吗?

刚才我去工具房的时候,碰到了防御队的小李,他说北边的探子传回来消息,裂地虫的通道比预想的更靠近小镇,估计最多 5 天就会到,比之前预警的少了 2 天。”

“5 天?!”

林峰手里的营养膏差点掉在地上。

系统给的维修时间是 72 小时,也就是 3 天,要是 5 天后虫潮就来,修好机甲后只剩下 2 天时间调试,根本来不及做更多准备。

“我还能骗你?”

王叔坐在床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旧的通讯器,调出一段录音,里面传来一阵嘈杂的电流声,还有一个急促的男声:“王叔,我是小李,北边 3 公里的废弃矿道里发现了裂地虫的通道,黏液还没干,估计是今天早上挖的,张队让我通知你,F-17 要是修不好,咱们只能把仓库里那台报废的 F-09 拆了凑零件,但那台机甲的武器系统早就坏了,只能当移动掩体用……”录音到这里就断了。

林峰看着通讯器屏幕上闪烁的信号格,心里突然升起一股强烈的紧迫感。

他很清楚,移动掩体根本挡不住上百只裂地虫的冲击,一旦虫潮突破北门,整个磐石镇都会变成炼狱。

“王叔,明天我能不能试着下床?”

林峰突然问道,“我想去维修车间看看 F-17 的实际情况,光看图纸还是有点虚。”

王叔皱起眉头:“你身体能行吗?

医生说你至少得躺一周才能下床。”

“没事,我感觉好多了,体能恢复得比预想的快。”

林峰说着,故意动了动右手,“你看,我现在能握拳了,就是动作慢点。

而且早点去车间,能早点确定维修步骤,万一有零件不合适,还能提前想办法。”

他没说的是,系统刚才提示:若宿主能在 24 小时内到达维修车间,可激活 “实地诊断” 功能,提升零件适配度检测精度至 100%。

这个功能对修复机甲至关重要,他必须抓住。

王叔沉默了几秒,最后点了点头:“行,明天早上我来扶你过去,但你必须答应我,只能看,不能动手,维修的体力活我来干,你只需要告诉我步骤。”

“好!”

林峰立刻答应下来。

他知道王叔是担心他的身体,也明白现在自己的体能根本支撑不了维修工作,能去实地看看,激活系统功能,就己经是胜利了。

当晚,林峰没再睡,而是在系统里反复模拟 F-17 的维修步骤。

他把原身记忆里王叔教的维修技巧,和系统解析的参数结合起来,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第一天:拆解左腿膝关节外壳,取出磨损齿轮,清理关节内部的油污和金属碎屑(预计耗时 4 小时);第二天:安装新齿轮并校准,更换液压管,密封接口(预计耗时 6 小时);第三天:进行压力测试和关节活动测试,调试武器系统的供电线路(预计耗时 5 小时)。

每一步都标注了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齿轮校准偏差超过 0.5mm 该如何调整,液压管压力测试失败该检查哪些部位。

系统还根据他的模拟,给出了优化建议:建议在安装齿轮前,用超声波清洗仪清理轴套,可减少 30% 的磨损风险。

凌晨 3 点,窗外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巡逻无人机的灯光渐渐熄灭。

林峰靠在床头,看着系统光幕上的维修时间表,体能值涨到了 18/100,胸口的疼痛也减轻了不少。

他知道,接下来的 3 天,将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考验。

修不好 F-17,不仅他自己活不下去,整个磐石镇的人都可能遭殃。

“裂地虫…… 机甲…… 系统……” 林峰低声重复着这几个词,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前世他只能在代码里构建世界,这一世,他要用自己的双手,修好守护小镇的机甲,在虫潮中活下去。

窗外传来了第一声鸡叫,维修店的方向隐约传来了王叔开门的声音。

林峰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 也是他在这个科幻世界,真正意义上的 “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