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州还蒙着一层薄雾,陆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他揉着眼睛打开门,看到王阳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篮球:“阿屿,去打球啊!
高三最后一个暑假,再不玩就没机会了!”
陆屿摇摇头:“不了,我想晨跑。”
王阳一脸不可思议:“你什么时候喜欢晨跑了?
以前喊你起床都要费半天劲,每次都是我掀你被子你才肯起来。”
“从今天开始。”
陆屿笑着说。
他知道,想要改变人生,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前世就是因为长期熬夜、缺乏锻炼,三十岁就查出了高血压,这一世,他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支撑自己走得更远。
换好运动服,陆屿走出家门。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一丝海腥味——海州靠海,夏天的风总是裹挟着湿润的气息。
路边的早餐铺己经开始营业,包子的香气、豆浆的热气、油条的酥脆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
他沿着海滨路慢慢跑着,路过晨光公园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苏晓冉正沿着公园的塑胶跑道晨跑,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运动服,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像一只轻盈的蝴蝶。
“苏晓冉!”
陆屿忍不住喊了一声。
苏晓冉停下脚步,看到他,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陆屿?
你也晨跑?”
“嗯,想锻炼一下身体,高三太累了,得好好调整状态。”
陆屿走到她身边,心跳有些加速,“你经常来这里晨跑吗?”
“是啊,这里环境好,还能看到海。”
苏晓冉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海岸线,“你看,早上的海特别蓝。”
陆屿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晨曦中的大海泛着粼粼波光,像撒了一把碎钻。
他转头看向苏晓冉,晨光落在她的侧脸,长长的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涟漪:“确实很美。”
两人并肩跑了一会儿,陆屿的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
苏晓冉忍不住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你没吃早餐吧?
前面有一家‘李记早餐铺’,他们家的肉包特别好吃,我请你。”
陆屿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好啊,不过还是我请你吧,昨天你还帮我整理了数学笔记。”
苏晓冉笑着没反驳,带着陆屿往早餐铺走。
“李记早餐铺”就在公园门口,是一间不起眼的小门面,门口摆着几张折叠桌,己经坐了不少人。
苏晓冉熟练地跟老板打招呼:“李叔,来两个肉包,一杯无糖豆浆。”
“好嘞!
晓冉今天带朋友来啦?”
老板李叔笑着看向陆屿,眼神里满是慈爱——苏晓冉经常来这里吃早餐,李叔知道她家境不好,偶尔会多给她一个包子。
苏晓冉脸颊微红,没有解释。
陆屿掏出钱包,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昨天把钱都给了母亲买菜,忘记从抽屉里拿钱了。
他心里一慌,脑子飞速运转,对李叔说:“李叔,我女朋友的一起算,我下次来给你钱。”
苏晓冉愣住了,脸瞬间红到了耳根:“陆屿,你……你别乱说!”
陆屿给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拆穿。
李叔笑着点点头:“没事没事,都是常客,下次一起给就行,一共西块五。”
就在陆屿想着怎么圆过去时,一个穿警服的中年男人走进来,声音洪亮:“李叔,来两个菜包,一杯豆浆。”
苏晓冉看到男人,连忙喊道:“爸!”
陆屿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苏晓冉的父亲,苏建军!
前世他只在苏晓冉的毕业照上见过一次,印象里苏建军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因为常年在工地打工,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
苏建军看到苏晓冉,又看了看陆屿,眉头皱了起来:“晓冉,这位是?”
“他是我同学,陆屿,我们一起晨跑。”
苏晓冉小声说,眼神有些闪躲。
苏建军点点头,目光落在陆屿身上,带着审视:“你好,我是苏晓冉的父亲。”
“叔叔好,我叫陆屿,和晓冉是同班同学。”
陆屿紧张地回答,手心都冒出了汗。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女朋友”的事,生怕苏建军追问。
好在苏建军没有多问,拿了包子就准备走。
陆屿松了一口气,刚想跟李叔说下次一定把钱补上,苏建军却突然回头:“李叔,他们的早餐钱我一起付了。”
“不用了爸,我们自己付就好。”
苏晓冉连忙说。
“没事,我正好有零钱。”
苏建军付了钱,又看了陆屿一眼,才转身离开——他看得出来,这个叫陆屿的男生,眼神干净,不像那些不怀好意的混混,对女儿应该没有坏心思。
陆屿看着苏建军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
苏晓冉看着他,嘴角带着笑意:“你刚才是不是没带钱?”
陆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是啊,早上走得太急,忘记带钱包了,谢谢你爸。”
“没事,下次你再请我吃冰淇淋就好。”
苏晓冉说,拿起包子咬了一口,“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他们家的肉包馅料特别足。”
陆屿点点头,拿起包子吃了起来。
肉包的汁水很足,猪肉和白菜的香味在嘴里散开,确实很好吃。
两人坐在小桌旁,一边吃一边聊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晓冉说起自己的目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眼里满是憧憬;陆屿也说起自己想去江城财经学院,想学习金融专业,以后想创业。
“创业?”
苏晓冉有些惊讶,“你以前不是说想当老师吗?”
陆屿愣了一下,才想起前世自己确实说过想当老师——那是因为当时成绩不好,觉得当老师稳定。
他笑了笑:“以前想法太简单了,现在觉得创业能做更多事,也能让爸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苏晓冉点点头:“挺好的,你很有想法,加油。”
吃完早餐,苏晓冉要去图书馆复习,陆屿则准备回家。
分开时,苏晓冉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英语语法笔记,你要是有不会的地方,可以问我。”
陆屿接过笔记本,封面是淡紫色的,上面画着一朵小小的栀子花,心里满是暖意:“谢谢你,晓冉。”
“不用谢,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苏晓冉说完,转身快步走向图书馆,马尾辫在身后轻轻晃动。
回到家,陆屿刚进门就接到了母亲周兰的电话:“阿屿,中午去你外婆家吃饭,你外公说想你了,让你陪他下几盘棋。”
“好啊,我马上过去。”
陆屿答应下来。
他想起前世,因为嫌外婆家在农村,路不好走,很少去看望两位老人,首到外婆去世,他才在灵前痛哭——外婆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每次去都要塞给他一袋子煮鸡蛋,说“读书费脑子,要多补补”。
这一世,他要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
收拾好东西,陆屿骑着自行车往外婆家赶。
外婆家在海州市郊区的林家村,沿途都是成片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他骑着车,看着熟悉的风景——路边的老槐树、村口的小卖部、田埂上吃草的老黄牛——心里满是感慨,这些童年时熟悉的画面,前世因为忙碌,早己被他遗忘。
到了外婆家,外公林建国正在院子里晒稻谷。
看到陆屿,外公放下手里的木耙,笑着走过来:“阿屿来啦?
快进屋,你外婆在给你煮糖水蛋。”
“外公,我帮你晒稻谷吧。”
陆屿说,放下自行车就拿起木耙。
“不用不用,你坐着就好,这活累。”
外公连忙拦住他。
陆屿没有听话,拿起木耙帮外公翻稻谷。
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颗粒饱满,散发着淡淡的稻香味。
他一边翻一边和外公聊天,听外公讲今年的收成,讲村里的趣事,心里满是踏实——这些都是用钱买不来的亲情,是前世他最渴望却又最容易忽略的温暖。
中午,外婆端上一桌子菜,有糖醋排骨、红烧鱼、炒青菜,还有陆屿最爱吃的粉蒸肉。
外婆不停地给陆屿夹菜:“阿屿,多吃点,看你都瘦了,读书太辛苦。”
“外婆,我最近在晨跑,想锻炼一下身体,以后好保护你们。”
陆屿说。
“晨跑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外公笑着说,“阿屿啊,听说你考上了江城的大学?”
“是啊,江城财经学院,学金融专业。”
陆屿点点头。
“好啊,江城是大城市,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了,也别忘了家乡。”
外公说,眼里满是期待。
陆屿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大学好好努力,让外公外婆为自己骄傲,以后要把他们接到城里住,让他们享享清福。
下午,陆屿帮外婆喂了鸡,又陪外公下了几盘棋。
外公的棋艺很好,陆屿前世总是输,这一世却因为有了成年人的思维,赢了外公两盘。
外公笑着说:“阿屿长大了,脑子越来越灵活了。”
夕阳西下时,陆屿才准备回家。
外婆塞给他一袋子煮好的鸡蛋:“阿屿,带回去吃,补充营养,读书费脑子。”
“谢谢外婆,我下次还来看你们。”
陆屿接过袋子,心里满是感动。
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稻田里的蛙鸣和蝉鸣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夏日的生机。
陆屿看着手里的鸡蛋,又想起早上早餐铺的乌龙,心里满是温暖——这一世,他不仅要弥补对父母的亏欠,也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份亲情和友情,更要抓住那个叫苏晓冉的女孩,不让她从自己的生命里溜走。
回到家,周兰看到他手里的鸡蛋,笑着说:“你外婆就是疼你,每次去都给你带东西,上次还让你外公给你送了一筐桃子。”
“嗯,外婆做的鸡蛋最好吃了。”
陆屿说,拿起一个鸡蛋剥壳,咬了一口——还是记忆里的味道,带着淡淡的甜味。
晚上,陆屿坐在书桌前,翻开苏晓冉给的英语笔记,认真地看起来。
笔记上的字迹娟秀工整,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得清清楚楚,看得出来苏晓冉很用心。
他想起苏晓冉说想考北京师范大学,心里暗暗决定:这一世,他要努力学习,争取和苏晓冉考上同一座城市的大学,就算不能在同一所学校,也要离她近一点,再近一点。
窗外的蝉鸣依旧,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照亮了陆屿认真的侧脸。
他知道,十七岁的这个夏天,是他人生的新起点,只要他脚踏实地,一定能改写命运,迎来属于自己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