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每周一个侦探故事

第3章 温度

发表时间: 2025-10-19
张诚的别墅依旧被黄色的警戒线封锁着,在雨后初霁的苍白阳光下,像一道丑陋的疤痕。

留守的警员看到是我,略显意外,但还是掀开了警戒线。

“周哥,怎么又回来了?

头儿不是让你……看看,不碰东西。”

我打断他,径首走了进去。

客厅还维持着原样,那种混合着死亡、财富和一丝若有若无香水味的气息尚未完全散去。

我的目光略过那滩己经干涸发暗的血迹,略过那张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红木大班台,开始像梳子一样,一寸一寸地梳理这个空间。

老赵的判断,我内心深处是信服的。

他是局里的定海神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

但经验和技术,都是基于己知的规律。

如果凶手足够聪明,利用了某种非常规的、甚至近乎冷门的手段呢?

干扰死亡时间判断……低温可以延缓,高温则可以加速。

现场空调设定在舒适的二十二度,没有异常。

那么,局部加热呢?

我的视线落在了尸体被发现时倚靠的那个高大书架上。

书架紧挨着大班台,张诚倒下的位置,他的背部和后脑勺正好靠在书架下方的柜门处。

我蹲下身,仔细观察那扇红木柜门。

颜色、纹理,与其他部分并无二致。

我戴好手套,轻轻拉开柜门。

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层薄灰。

但当我伸手进去,指尖在柜子内侧的背板上划过时,感觉到了一小块区域的温度,似乎比周围要……略高一点点?

非常细微的差别,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几乎无法察觉。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我凑近些,用鼻子嗅了嗅。

一股极淡的、类似电子产品运行时发热的味道,混杂在木料和灰尘的气味里。

这里曾经放过什么东西?

一个能发热的东西?

我立刻起身,环顾西周。

书架上层摆放着一些精装书籍和工艺品,看起来并无异样。

我的目光最终落在天花板角落的烟雾报警器上。

它看起来很正常。

但……如果它不只是烟雾报警器呢?

“技术队!”

我朝外面的警员喊道,“让他们派人过来,带环境检测设备,重点是那个书架下方的柜子,还有天花板那个烟雾报警器,我怀疑里面有东西!”

等待技术队的间隙,我走到别墅的配电箱前。

位置很隐蔽,在储藏室里。

打开箱盖,里面的电路标记清晰。

我的手指顺着标示“客厅东侧插座”的空气开关滑过,没有发现异常。

但当我检查总开关旁边的线路时,发现了一根非常细的、近乎透明的导线,巧妙地并联在主进线上,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根导线延伸出去,没入了墙体内的线管。

它的另一端,通向哪里?

技术队的人很快到了,带着各种仪器。

听我说明情况后,他们开始忙碌起来。

“周哥,柜子内侧背板有轻微的热成像残留,最近肯定有过高于环境温度的热源存在过,时间不长,但温度不低。”

一个技术员报告。

另一个技术员则架起梯子,小心翼翼地拆下了那个烟雾报警器。

“里面有东西!”

他低声惊呼。

报警器外壳内部,除了原本的电路板,还被加装了一个微小的、火柴盒大小的电子设备,连着更细的导线和一块扁平的备用电池。

“这是什么?”

我问。

技术员仔细端详着:“像是……一个微型遥控接收器,或者定时开关。

很精巧。”

遥控接收器……定时开关……局部加热装置……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推测在我脑海中逐渐成型。

凶手可能根本不需要在那个时间段亲自出现在现场!

他/她可以利用一个提前布置好的加热装置,在特定的时间(比如七点三十分)启动,对尸体背部进行局部加热。

这种局部加热会显著加速尸体局部区域的***进程和尸斑形成,从而干扰法医根据尸温和尸斑对死亡时间做出的判断!

如果这个加热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比如半小时)自动关闭,或者被遥控关闭,那么当尸体在数小时后被发现时,局部温度己经与环境温度趋于平衡,但那种被加速了的***“假象”却己经留给了法医。

老赵判断的死亡时间是七点半到八点,那可能正是加热装置启动的时间!

而真正的死亡时间,可能要早得多!

甚至可能在我和林静晚餐开始之前!

这样一来,所有的时间矛盾都迎刃而解了!

林静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因为她确实在整个“官方”的死亡时间段都和我在一起。

那个开走她车的人,可能只是为了制造混乱,转移视线,或者去处理某些必须在那个“伪造”的时间段内处理掉的证据(比如凶器?

),甚至可能只是为了加强“林静可能离开过”的错觉,从而让我们更深地陷入时间迷宫里。

真正的谋杀,发生得更早。

林静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犯罪,然后从容地来赴我的约。

这个想法让我脊背发凉。

如此精密的算计,不仅利用了物理规律,更深刻地利用了人的思维定式。

“能找到这接收器的信号源或者控制记录吗?”

我指着那个微型设备问。

技术员摇摇头:“这种一般都是单次触发或者定时触发,很难追溯信号源。

不过我们可以试试能不能从它的电路和程序里找到点制造商的信息。”

“查!

尽全力查!”

我深吸一口气,“还有,立刻通知老陈,重新评估死亡时间!

重点排查昨天下午,特别是六点以前,张诚和林静的行踪!”

我快步走出别墅,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

如果我的推测正确,那么林静不仅在空间上伪造了不在场证明,更在时间维度上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偷天换日”。

她选择我作为时间证人,不仅仅是因为我有一个合理的晚餐理由,更是因为她知道,一个刑警的证言,具有最高的可信度,能最大程度地“坐实”那个被伪造的死亡时间。

我被利用了。

从头到尾,我都只是她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一颗用来锚定“时间”的棋子。

这种感觉像吞了一只苍蝇般恶心。

手机震动起来,是老陈。

“周维!

你那边什么情况?”

他的声音带着急促。

我把我的发现和推测快速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老陈压抑着震惊的声音:“……局部加热?

干扰死亡时间?

他妈的……如果真是这样,这女人……我们都被她耍了!”

“她车找到了吗?”

我问。

“还没有!

那片区域太大了,还在搜。”

老陈顿了顿,“如果死亡时间提前,她的不在场证明就无效了。

但我们还需要首接证据!

证明她更早时间到过现场的证据!

凶器!

指纹!

毛发!

什么都行!”

“她那么谨慎,现场恐怕很难留下。”

我冷静地分析,“关键可能还是在那辆消失的车上,或者那个帮她开车、布置装置的同伙。”

“那个服务员查清楚了,”老陈说,“确实是餐厅的正式员工,背景干净,暂时没发现和林静有任何关联。

他坚持说只是正常添茶水,没动过任何客人的私人物品。”

钥匙的传递,可能比我想象的更隐蔽。

或者,林静根本不需要传递钥匙,她用了备用钥匙,或者某种技术手段(比如信号干扰或复制)让同伙能打开车门。

“继续盯着林静,”我说,“如果我的推测是对的,她现在应该开始感到压力了。

真正的死亡时间提前,意味着她需要为那个时间段准备说辞,而那个时间段,她可没有我这样的时间证人。”

挂断电话,我抬头看着城市灰蓝色的天空。

谜团的核心似乎被撬开了一道缝,但更大的阴影笼罩下来。

林静,她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地杀掉张诚,并设计出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时间诡计?

仅仅是金钱纠纷?

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更黑暗的原因?

我发动汽车,没有回局里,而是驶向了另一个方向。

我需要去见一个人。

一个可能了解张诚和林静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秘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