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无以伦比的东方人的《雨主沉浮》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男女重点人物分别是周一海的其他小说《雨主沉浮由实力作家“无以伦比的东方人”创故事情节紧引人入本站无广告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57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8 13:37:11。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雨主沉浮
主角:周一海 更新:2025-10-18 16:30:3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1章:钓竿与芯片六月的午后,阳光把郊外“镜山湖”的水面晒得泛着碎金,
岸边的垂柳垂着绿丝绦,风一吹就扫过周一海的草帽。他坐在一块被晒得温热的青石板上,
左手握着钓竿,右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别着个巴掌大的黑色防水袋,
拉链扣被他用细麻绳缠了三圈,袋里装着人类脑科学近十年的心血结晶:“灵枢芯片”。
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周一海已经连轴转了三个月,
直到芯片的第七次意识传输测试成功,他才敢偷出半天假,来这处年轻时常来的水库钓鱼。
钓竿是老伙计了,木质的竿身被摩挲得发亮,鱼线抛出去时带着轻微的“咻”声,
浮漂稳稳落在水面,像一颗红白相间的纽扣。他靠在柳树上长舒一口气,
指尖划过防水袋的纹路,眼底是藏不住的疲惫与期待。再过一周,
“灵枢芯片”就能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到那时,瘫痪病人能靠意识操控机械臂,
渐冻症患者能通过芯片“说话”,人类将彻底突破身体的桎梏。“就等你了。
”他对着水面低声说,与其说是对水里的鱼,不如说是对袋里的芯片。
风里飘来青草和泥土的气息,钓竿的尾端轻轻颤动,浮漂却纹丝不动。周一海没急,
他从帆布包里摸出个馒头,掰了一小块抛给水边的野鸭,目光又落回防水袋上——为了保险,
他特意选了军工级的防水材质,就算掉进水里泡上一天,芯片也不会受损。
他想着测试报告上的数据,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
完全没注意到西边的天空正迅速被乌云吞没。第2章:暴雨与坠落乌云来得比想象中快,
不过十分钟,原本晴朗的天就暗了下来,风突然变得凌厉,垂柳的枝条疯狂抽打,
水面上的碎金瞬间被搅成了乱麻。周一海猛地站起身,刚要收钓竿,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砸在草帽上“噼啪”响。他下意识地捂住腰间的防水袋,转身想往不远处的凉亭跑,
可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水一浇,瞬间变得滑溜溜的。“该死!”他脚下一滑,
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前扑,钓竿从手里飞出去,“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周一海的后背重重撞在岸边的石头上,疼得他龇牙咧嘴,更让他心慌的是,
腰间的防水袋不知被什么东西刮了一下,传来“刺啦”一声裂响。他顾不上疼,伸手去摸,
指尖已经触到了袋里冰凉的芯片外壳——防水袋破了!就在这时,水面突然掀起一股巨浪,
不知是上游泄洪还是狂风引发的水涌,浪头直接拍在岸边,周一海整个人被掀得失去了平衡,
像片叶子似的跌进水库里。冰冷的水瞬间灌满了口鼻,他呛得剧烈咳嗽,双手在水里乱抓,
死死攥着破了口的防水袋。可水流太急,他的手指被什么锋利的东西划了一下,疼得一松,
防水袋就从腰间滑了出去,顺着水流往下沉。周一海眼睛都红了,憋着气往水下钻,
能看到防水袋在浑浊的水里往下坠,袋口的裂口越来越大,
一道银色的微光从里面漏出来——那是“灵枢芯片”的指示灯。他拼命往那边游,
指尖都快碰到防水袋了,脚下却突然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紧接着是一阵剧烈的水流涌动。
他抬头往上看,只看到一个灰黑色的巨大影子从身边游过,尾巴扫过他的胳膊,
带着一股强劲的力道。是鱼!周一海心里咯噔一下,这水库里虽然有大鱼,
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体型。他来不及细想,就被水流推着往上浮,等他挣扎着冒出水面,
抓住岸边的芦苇秆爬上岸时,浑身已经湿透,嘴唇冻得发紫。他瘫在泥地上,
抹了把脸上的水,疯了似的摸腰间——防水袋没了。顺着岸边往下找,
在一块锋利的石片旁看到了被划破的防水袋残骸,袋里空空如也,芯片早已不见踪影。
“沉到泥里了?”周一海喘着粗气,看着浑浊的水面,心里又急又悔。可雨还在下,
水流越来越急,根本没法下水打捞。他坐在岸边等了半个多小时,直到雨变小,
水面恢复平静,也没看到芯片的影子。“算了,明天带设备来捞。”他咬咬牙,
捡起破损的防水袋,拖着湿漉漉的身体往停车场走,
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水库的水不算深,芯片应该沉在淤泥里,不会有太大问题。
他完全没意识到,刚才那个灰黑色的影子,正是一条体长近两米的大青鱼,
而他的“灵枢芯片”,早已随着水流,被这条青鱼吞进了肚子里。
第3章:青鱼的觉醒大青鱼吞下芯片时,还以为是块奇怪的石头。它在镜山湖里活了快十年,
见过渔民的渔网、游客的面包屑,却从没见过这么冰凉、还发着微光的东西。
芯片滑进它的胃里,瞬间被温热的消化液包裹,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芯片,
在接触到生物组织的瞬间,突然启动了——淡蓝色的数据流顺着胃壁渗入血管,
像一条条细小的光带,迅速涌向青鱼的大脑。起初,大青鱼只觉得脑袋一阵刺痛,
它疯狂地在水里扭动身体,尾巴拍打水面,激起一人多高的水花。
它的眼睛原本是浑浊的灰黄色,可随着数据流的涌入,瞳孔渐渐收缩,变成了深邃的黑色,
眼底甚至泛起了一丝清明的光。它突然停下扭动,悬浮在水里,脑袋微微晃动,
像是在接收什么信号——芯片里储存的人类意识逻辑、基础科学知识,
正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融入它的大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尾巴,又看了看周围游动的小鱼,
突然明白了“自我”的存在——它不再是凭本能觅食、躲避天敌的青鱼,
它有了“思考”的能力。它想起刚才吞下芯片时,岸边那个跌进水里的人类,
想起自己尾巴扫过对方胳膊时的触感,一种陌生的情绪在它脑海里升起——好奇。
尾巴轻轻一摆,发出一阵频率极低的声波,像是在测试什么。没过多久,
水面下传来了回应——一群小鲫鱼、几条草鱼,甚至还有几只河虾,
顺着声波的方向游了过来,围着它打转。大青鱼愣了一下,又发出一阵不同频率的声波,
这次,那些鱼虾像是接到了指令,开始有序地排列,一会儿排成直线,一会儿围成圆圈。
“原来如此。”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大青鱼的脑海里形成——它能通过声波控制其他水生生物。
它摆动身体,朝着水库中心游去,沿途的鱼虾越来越多,像是一支跟着首领的队伍。
它游过刚才吞下芯片的地方,看到岸边那个人类已经走了,只留下一根漂浮在水面的钓竿。
盯着钓竿看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这东西的用途——人类用来捕捉它们的工具。
一丝警惕在它脑海里升起,它尾巴一甩,发出一阵急促的声波,周围的鱼虾瞬间四散开来,
钻进水里的石缝里,消失不见。而此时的周一海,正开车往市区走,
他把破损的防水袋扔在副驾驶座上,心里还在盘算着明天打捞芯片的计划。他完全没听到,
镜山湖的中心,一条大青鱼正发出独特的声波,像是在向整个水库的水生生物,
宣告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觉醒。第4章:诡异的征兆一周时间过得很快,
周一海因为实验室临时有紧急会议,没能去镜山湖打捞芯片。等他忙完会议,想起这件事时,
却先接到了沿海城市的异常报告——先是舟山渔场,渔民们出海捕鱼,
收网时发现渔网被整齐地切断,切口平滑得像用激光割过一样;接着是青岛的海水养殖区,
上万尾鲈鱼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荡荡的网箱,
岸边的监控拍到鱼群集体朝着外海游动,队形整齐得像是训练过的军队。最诡异的是厦门,
海底探测器在近海拍到了令人震惊的画面——成千上万条沙丁鱼聚集在一起,
用身体搭建出一个巨大的正六边形,每个角都对着不同的方向,像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这些消息汇总到“国家海洋异常监测中心”,
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了周一海——毕竟他是脑科学领域的权威,或许能从生物意识的角度,
解释这些诡异现象。周一海接到电话时,正在实验室里调试设备,听到消息后,
立刻驱车赶往监测中心。在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
他看到了海底探测器传回的画面:沙丁鱼组成的正六边形在水里缓慢旋转,
每一条鱼的位置都精准无比,没有丝毫偏差。“这不可能。”周一海皱紧眉头,
“鱼类的群体行为是靠本能,最多形成鱼群躲避天敌,不可能搭建出这么规则的几何结构。
”“不止这些。”监测中心的负责人调出另一份数据,“我们检测到,这些鱼群活动时,
会发出一种频率固定的声波,之前从来没有记录过。”他按下播放键,
一阵低沉、有节奏的声波从音响里传出,像是某种密码。周一海听到声波的瞬间,
突然浑身一僵——这声波的频率,和“灵枢芯片”启动时发出的意识传输频率,
有着惊人的相似!他猛地想起镜山湖丢失的芯片,想起那条被他忽略的大青鱼。
“难道……”一个大胆又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浮现——芯片没有沉在淤泥里,
而是被鱼吞了,并且激活了鱼的意识?他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镜山湖管理处的电话,
让他们帮忙打捞芯片,可管理处的回复让他心凉了半截:“周先生,昨天我们清淤,
没找到您说的芯片,不过倒是捞上来一条特别大的青鱼,已经被送到附近的水产市场了。
”“水产市场?”周一海的声音都在发抖,“那条青鱼还活着吗?”“不清楚,
早上送过去的,现在估计已经被卖了。”挂了电话,周一海盯着大屏幕上的声波数据,
手心全是冷汗。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那么镜山湖的青鱼觉醒了意识,
还通过某种方式联系上了沿海的鱼群,那些诡异的现象,就是它们有意识的行为。
“必须找到那条青鱼。”他对监测中心的负责人说,语气急促,
“它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可就在他准备动身去水产市场时,
监测中心的警报突然响了——厦门近海,出现了更诡异的情况。
第5章:光柱与宣言傍晚六点,厦门的海边正是最热闹的时候,沙滩上挤满了游客,
孩子们在水里追逐嬉戏,情侣们坐在礁石上看日落。没人注意到,远处的海面上,
正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在聚集——那是发光鱼,一种平时只在深海活动、夜晚才会发光的鱼类,
此刻却成群结队地朝着近海游来。最先发现异常的是一个卖冰淇淋的小贩,
他抬头整理遮阳伞时,看到远处的海面泛起了淡蓝色的光,像是一片发光的海洋。“快看!
那是什么?”他指着海面,大声喊了起来。周围的游客纷纷抬头,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无数发光鱼从海里浮上来,越聚越多,渐渐连成了一片,
在海面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团。就在大家拿出手机拍照、议论纷纷的时候,
光团突然开始上升。发光鱼们有序地排列着,一层叠一层,像是在搭建一座高塔。
不到五分钟,一道高达百米的“光柱”就出现在海面上,淡蓝色的光芒照亮了半边天空,
连夕阳的余晖都被盖过了。沙滩上的游客们惊呆了,有人以为是海市蜃楼,
有人觉得是景区的灯光秀,直到光柱的顶端,突然投射出一行扭曲的文字——不是中文,
也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文字,却偏偏能让人看懂它的意思:“吾等已醒,此海归吾”。
“这……这是什么?”有人下意识地后退,手机从手里滑落,掉进沙子里。人群开始骚动,
有人大喊“快跑”,有人盯着文字发呆,还有人试图用手机记录下这诡异的一幕。
可没过多久,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光柱周围的海水开始沸腾,无数条鱼从海里跳出来,
有带鱼、有鲳鱼、甚至还有体型巨大的鲨鱼,它们像是受到了某种指令,
朝着沙滩上的人群冲来。尖叫声、哭喊声瞬间响彻沙滩,游客们疯了似的往岸上跑,
有人被绊倒,有人被踩伤,现场一片混乱。而那道光柱依旧矗立在海面上,
顶端的文字闪烁着,像是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全国乃至全球的沿海城市,
都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深圳的近海,发光鱼组成了巨大的鱼鳍图案。纽约的海边,
文字变成了“臣服或灭亡”;东京的港口,鱼群甚至撞翻了停靠的渔船。
各国的监测中心都收到了相同频率的声波,各国的科学家都陷入了恐慌。人类第一次确认,
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其他生物拥有了智慧,而且这些生物,
就藏在覆盖地球七成面积的海洋里。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厦门的光柱画面占据了整个屏幕,
那行扭曲的文字像是烙印一样,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周一海站在屏幕前,脸色苍白,
双手紧握成拳——他知道,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他丢失的“灵枢芯片”。那条镜山湖的青鱼,
不仅觉醒了意识,还整合了海洋里的鱼类,形成了一股足以对抗人类的力量。
“通知全球各国,立刻启动海洋紧急防御预案。”监测中心的负责人声音发颤,
“人类……可能要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了。”周一海没有说话,他看着屏幕上的光柱,
心里充满了悔恨。如果当初他没有把芯片带出去,如果当初他立刻打捞芯片,
如果当初他没有忽略那条青鱼……可没有如果,此刻的海洋,已经成为了觉醒鱼类的领地,
而人类的灾难,才刚刚开始。6. 蓝色狂潮太平洋沿岸的晨雾还未散尽,
三辆满载海洋地质样本的科考车正沿着海岸线行驶,车轮碾过潮湿的沙砾,
留下两道蜿蜒的痕迹。突然,海面传来一阵沉闷的嗡鸣,像是深海巨鲸的低吟,
又带着机械运转的规律震颤——这是鱼类觉醒后发出的第三十七次异常声波,
却也是最具破坏力的一次。驾驶座上的老教授刚按下录音设备的开关,
车窗玻璃突然“咔嗒”一声裂开细纹,紧接着,远处的防波堤传来轰然巨响。众人推开车门,
只见原本坚固的混凝土堤坝如同被无形巨手撕扯,数道水柱从堤身裂缝中喷涌而出,
高达十余米,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彩虹。而在翻涌的浪涛里,
密密麻麻的银色鱼群正以惊人的默契游动,它们首尾相接,组成锋利的“鱼刃”,
一次次撞击堤坝薄弱处。更令人心惊的是,部分体型较大的石斑鱼头部,
竟嵌着暗绿色的块状物,像是天然生长的矿石,
在水流中闪烁着微弱的电流光芒——那是鱼类用海底锰结核与硫化矿物制成的“生物芯片”,
能通过鱼鳔振动传递指令,将数万条鱼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短短三小时,
第一道防波堤彻底垮塌,浑浊的海水裹挟着碎石涌入沿海城区,商铺的卷帘门被冲得变形,
停在路边的汽车像树叶般漂浮。而鱼类的进攻并未停止,成群的金枪鱼顶着水流,
用坚硬的头骨撞击防洪闸,每一次撞击都让闸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闸身上的钢筋被震得裸露出来,锈迹混着海水往下滴落。到了傍晚,三座沿海城市相继沦陷,
最后一道防线崩溃时,监控画面里出现了更诡异的场景:数百条电鳗缠绕成柱状,
释放出高压电流,将城市电网的变压器击穿,整片城区瞬间陷入黑暗,
只有海浪拍打建筑的声音,在死寂中格外刺耳。7. 钢铁残骸“全体舰队注意,
保持战斗阵型,目标北纬31度,东经122度海域,摧毁鱼群聚集点!
”南海舰队旗舰的指挥室内,少将的声音透过无线电传到每一艘舰艇,
甲板上的主炮缓缓抬起,炮口对准远方翻涌的海面。空中,十二架歼击机组成菱形编队,
引擎轰鸣着掠过云层,
机翼下的导弹泛着冷光——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觉醒鱼类发起大规模反击,
投入了三支舰队、五十余架战机,誓要夺回沿海控制权。然而,当舰队抵达目标海域时,
海面上却异常平静,只有零星的海鸟在低空盘旋,像是在观察这支钢铁战队。“雷达扫描,
发现大量移动目标,深度五十米,正向舰队高速逼近!”雷达兵的喊声刚落,
舰体突然剧烈摇晃,像是撞上了暗礁。紧接着,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仪表盘上的指针疯狂跳动,原本清晰的雷达屏幕变成一片雪花,通讯器里传来滋滋的杂音,
再也听不到战机的回应。“怎么回事?引擎失灵了!”轮机舱传来慌乱的呼喊,
少将冲到舷窗边。只见海面下浮现出巨大的阴影,无数条半米长的银色小鱼正围着舰艇游动,
它们的鱼鳍快速振动,发出频率一致的声波——这是鱼类研发的“声波武器”,
能精准干扰机械内部的电子元件。更可怕的是,空中的战机开始失控,有的突然失去动力,
像断线的风筝般坠入海中;有的则在声波干扰下偏离航向,机翼擦着海面掠过,
激起冲天的水花。两小时后,反击彻底失败。海面上漂浮着战机残骸与舰艇碎片,
油污在海水里扩散成黑色的斑块,幸存的士兵被鱼群围堵在救生艇上,最终被迫放下武器。
被俘时,他们看到鱼类用透明的凝胶状物质包裹着特制玻璃舱,舱内灌满海水,
几个早已被俘的士兵泡在里面,眼神空洞地看着外面,
玻璃上贴着用鱼鳞拼成的字样——“观察样本07号”“观察样本12号”,
冰冷的文字像是在宣告人类的溃败。8. 孤立的声音周一海是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的,
他刚从郊外水库返回实验室,还没来得及整理芯片丢失的报告,
两名穿着迷彩服的士兵就站在了门口,肩上的徽章闪着国徽的光芒:“周教授,
抗鱼指挥部紧急召见,请立即跟我们走。”指挥部设在地下防空洞,
通道里弥漫着消毒水与汗水混合的味道,墙壁上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沿海城市沦陷的画面,
每一个经过的士兵都面色凝重。走进指挥大厅,
三十余位穿着军装或白大褂的人围坐在圆形会议桌旁,桌上的地图用红色标记着鱼类占领区,
已从沿海向内陆推进了五十公里。总指挥是位头发花白的中将,看到周一海进来,
他直接将一份报告推过去:“周教授,你是脑机接口领域的权威,
看看这个——鱼类的意识信号,和你研发的‘灵枢芯片’频率高度吻合。
”周一海快速翻看着报告,指尖划过数据图谱,心脏猛地一沉——那熟悉的波形,
正是他为“灵枢芯片”设计的意识传输频段。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我怀疑,
鱼类的觉醒和我丢失的芯片有关。芯片里有‘意识锚点’,最初误食芯片的那条鱼,
会成为所有觉醒鱼类的意识核心,只要找到它,就能通过反向信号干扰整个鱼群的意识网络。
”话音刚落,大厅里立刻响起议论声,一位戴着眼镜的军事专家皱起眉头:“周教授,
这只是你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现在前线急需实际作战方案,不是空想理论的时候。
”另一位科学家也附和道:“我们已经检测到鱼类在改造基因,研发新型武器,
当务之急是研究对抗声波武器的办法,而不是找一条不知道在哪的鱼。”周一海还想争辩,
却看到总指挥摇了摇头,示意他坐下。接下来的会议,没人再提及他的提议,
所有讨论都围绕着如何加固防线、研发反制武器展开,他坐在角落,
看着屏幕上不断扩大的红色区域,手里紧紧攥着那份芯片设计图纸,
图纸边缘被指甲掐出了褶皱。他知道自己是对的,但在这场溃败中,他的声音显得如此孤立,
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瞬间被汹涌的浪潮淹没。
9. 城市里的“饲育者”鱼类的扩张比人类预想的更快,一周后,
内陆城市的供水系统开始出现异常。某小区的居民打开水龙头,流出的不是清水,
而是带着腥味的浑浊液体,里面还夹杂着细小的银色鱼鳞。维修工人潜入地下管道检查,
发现管道内壁附着着一层滑腻的黏液,数十条拇指大小的改造鱼正用锋利的牙齿啃咬管壁,
有的甚至钻进了水泵,导致整个供水系统瘫痪。与此同时,城市电网也频频跳闸,
变电站的监控拍到惊人画面:一群体型如同麻雀的鱼,通过雨水管道潜入变电站,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