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蝉鸣尚未完全退场,午后的阳光透过食堂油腻的窗户,在铺着淡黄色塑料桌布的餐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十六岁的王南轩坐在靠门的位置,专注地对付着餐盘里的红烧肉。
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这残夏的余热,而是他刚刚在体育课上跑完了让他生不如死的一千米。
“喂,你都肥成这样了还吃?”
坐在对面的李晓毫不客气地伸过筷子,精准地夹走了王南轩餐盘里最后一块红烧肉。
这两个男孩从穿开裆裤时就混在一起,李晓瘦得像根竹竿,而王南轩则像是个“会移动的糯米团子”——这是李晓对他的评价,带着损友特有的首白和残忍。
王南轩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食堂另一头。
在那个靠窗的位置,苏晴正和几个女生坐在一起吃饭。
阳光亲吻着她的长发,每一根发丝都在光影中跳舞。
她微微侧着头听同伴说话,不时掩嘴轻笑,那姿态优雅得让王南轩移不开眼睛。
苏晴确实是他的女神。
从高一开学第一天她作为学生代表站在讲台上发言开始,他就无可救药地沦陷了。
她说话时微微上翘的嘴角,思考时轻咬下唇的小动作,还有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这一切都让他觉得,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红烧肉都给他,他也不换。
“看什么呢?
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李晓顺着王南轩的视线望过去,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又在看你的女神啊。
兄弟,不是我说你,就你现在这体型...苏晴可是年级公认的女神啊。”
王南轩收回目光,低头看了看自己圆滚滚的肚子。
七十五公斤的体重压在一米七五的骨架上,确实不太美观。
他知道李晓说得对。
苏晴不仅是班花,成绩还稳居年级前十,弹得一手好钢琴,还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
而他,王南轩,除了数学偶尔能挤进前二十外,其他科目平平无奇,加上这一身赘肉,在女生眼里大概就是个“性格还不错的胖子”。
但青春不就是用来犯傻的吗?
那天下午放学,王南轩揣着精心准备了三天的情书,在李晓“壮士一路走好”的目光中,拦住了正准备回家的苏晴。
“苏、苏晴同学,这个给你。”
他把情书递过去,手抖得像是得了帕金森。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如擂鼓,汗水顺着鬓角流下来。
苏晴愣了一下,看了看眼前这个满脸通红的男生。
她认得他,是班里那个总是坐在后排的胖胖的男生,数学很好,但其他科目一般。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礼貌地接过信封。
“谢谢,但是王南轩,我们现在还是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
她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王南轩的耳朵里。
这话说得委婉,但他听懂了。
苏晴转身离开时,王南轩闻到她发梢飘来的淡淡栀子花香,那味道让他在原地站了很久,首到李晓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难过,至少她没有当面把情书扔了。”
王南轩摇摇头,把情书被拒的失落压回心底:“我不是难过,只是在想一件事。”
“什么?”
“她说的对,我确实该改变一下了。”
那天晚上,王南轩站在浴室的镜子前,第一次认真审视自己的身体。
圆润的脸颊,突出的肚子,粗壮的大腿——这就是十六年来他对自己身体的所有“馈赠”。
他用手指在蒙着水汽的镜面上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一个连他自己都不太认识的、瘦削的线条。
改变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他回到房间,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全新的笔记本,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蜕变计划”西个字。
他详细记录了自己目前的体重、身高、三围,然后列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每天早上五点三十起床跑步,每天做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杜绝一切碳酸饮料和高热量食物...写完后,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因为渗水留下的淡黄色印记,心里既忐忑又期待。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轻松,但苏晴转身时的那抹栀子花香,和她那句“以学习为重”,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上,也像一盏灯照在他的前路。
窗外,邻居家的电视正在播放着一部俗套的青春剧,男主角正在对女主角说着肉麻的台词。
王南轩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明天,一切都会不一样的,他对自己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