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缭绕在山脚,微凉的风吹拂着青翠的竹林,山雀在枝头跳跃鸣叫,仿佛唤醒了沉睡的村落。
云昭坐在柴门前的石阶上,脚下是湿润的泥土,身后是低矮的屋檐。
他手里攥着一根细竹棍,目光投向远处连绵的青山,眼底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静。
村子名叫青云村,地处东荒边陲,西面环山,土地肥沃,却与外界相隔甚远。
村民们多以务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而安稳。
云昭自小在这里长大,父母早逝,由年迈的祖父抚养成人,家境虽贫,却未曾亏待过一顿饭食。
村里人都夸他懂事勤快,话虽不多,却总是带着笑意,做事不拖泥带水。
“昭儿,起来干活啦!”
院子里传来祖父洪亮的嗓音。
云昭应声而起,将竹棍插在门旁,快步走到院子里。
祖父正在柴堆边劈柴,斜阳透过树叶洒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映出一丝温暖的光泽。
“你去后山摘些野菜回来,顺便看看猎户家的鸡蛋还剩几枚。”
祖父说着,将一束柴火递到云昭手上。
云昭点头,背起箩筐,脚步稳健地向山后走去。
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林间小道,只有衣角偶尔被晨风吹起,留下点点回忆。
后山的空气格外清新,林间野花盛开,点缀着翠绿的草地。
云昭熟练地辨认着野菜,手下动作麻利,不一会儿便采满了一筐。
他途经一块石碑,那是青云村的祖祠,石碑上刻着“勤修善德,顺天承命”八个古字。
云昭每次路过都会停留片刻,凝望石碑,心中总有种莫名的向往。
村里流传着许多关于修仙的传说。
相传数百年前,青云村出过一位仙人,名叫云机真人,他飞升成仙,留下法宝和道统,护佑乡里。
每逢夜色降临,村里的老人们便会围坐在火堆旁,讲述云机真人如何御剑乘风、呼风唤雨的故事。
云昭小时候听得入迷,常常幻想自己也能驾云乘风,遨游天际。
“昭哥,你又在发呆啦?”
背后传来一声娇俏的呼喊。
云昭回头,只见邻家少女杏儿正提着水桶,俏生生地站在小道旁。
她盈盈一笑,梨涡浅浅:“你是不是又想着修仙的事啦?”
云昭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道:“是啊,听说修仙的人能活千年,还能御剑飞天,我要是能学上一点法术,就能带你飞到那山顶上看日出啦。”
杏儿扑哧一笑,眼里满是憧憬。
云昭和杏儿自小一同长大,情谊深厚。
每当村里老人讲起修仙故事,杏儿总是坐在云昭身旁,双眼闪闪发亮,仿佛故事里的仙人会随时出现。
两人并肩走在山道上,云昭帮杏儿提桶,杏儿则帮他挑选野菜。
说笑间,云昭忽然低声道:“杏儿,你说仙门真的会来村里选人吗?”
杏儿眨了眨眼:“听村长说,三年一度的仙门选徒快到了,若是有仙缘,兴许真能被选上呢。”
云昭心里微微一动。
他从未见过真正的仙人,只在梦里见过剑光如虹,仙鹤飞舞。
他羡慕那些能修行的人,渴望有朝一日能踏上仙途,改变命运,也让祖父和杏儿过上好日子。
采完野菜,云昭来到猎户家。
猎户是村里少有的壮汉,家里养了几只母鸡,每天都会留下鸡蛋卖给邻里。
云昭与猎户相熟,拿了几枚鸡蛋,又在院子里帮忙劈了些柴,猎户见他勤快,便多送了两枚鸡蛋。
回到家时,祖父己经在灶台前烧火,锅里煮着粥,屋里弥漫着米香。
云昭把野菜和鸡蛋递给祖父,祖孙俩相视一笑,仿佛一切辛劳都在这份温馨中化解。
夜幕降临,村子渐渐安静下来。
云昭坐在院子里,抬头望向星空。
天边有几颗明亮的星辰,像是仙人遗落的宝石。
他轻声念着祖祠石碑上的古字:“勤修善德,顺天承命。”
心中默默许愿,希望有一天能踏上修仙之路,寻得自己的道。
祖父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昭儿,世事如水,修仙虽好,却也艰难。
你要记得,无论如何,善良正首才是本分。”
云昭郑重地点头。
他知道祖父说的是至理。
他虽有修仙之心,却更懂得脚踏实地。
也许未来有一天,他会离开这座山村,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但此刻,他只是一个山野少年,心中怀着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山风轻拂,夜色微凉。
云昭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听着远处蛙鸣虫唱,心里却早己飞向了那遥远的仙途。
青云村的夜,安详而宁静,少年心中的梦想,却在悄然发芽。
——本章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