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凉国公府时,天色已经擦黑。
高大的朱漆府门在蓝玉的身后缓缓关闭,发出一声沉重的闷响,将街道上的喧嚣和那些无处不在的窥探目光,彻底隔绝在了外面。
府内的气氛很压抑。
下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大气也不敢喘一口。他们都知道,太子爷薨了,而自家国公爷是太子妃的亲舅舅,这对于凉国公府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坏事。
蓝玉一言不发地穿过前院,身上的孝服还没来得及换下。
一路上,遇到的管事和丫鬟们纷纷跪地行礼,他却连看都没看一眼。
等他一脚踏入内堂,最后一丝在外面伪装的悲戚和粗豪,也从他那张刚毅的脸上褪得一干二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悸的冷静和深沉。
他大马金刀地在主位上坐下,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水,一口气喝了个干净。
“让曹震和蓝春到我书房来。”他对着候在一旁的亲卫吩咐道,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公爷。”亲卫领命,快步退下。
一炷香后,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都督曹震,他已经换下了一身素服,穿着寻常的青色布袍。他脸上依旧带着尚未散去的忧虑,一进门就急切地问道:“公爷,您今天在殿上……圣上的脸色可不大好看啊。”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叫蓝春,是蓝玉收的义子,也是府里的大管家。
蓝春没有曹震那么外露,他进门后先是谨慎地将房门关好,然后才走到蓝玉身边,低声汇报:“义父,事情有些不对。今天下午,府外的街角多了几个生面孔,看起来像是西城察院的人。”
西城察院,是京城里对锦衣卫的一种隐晦称呼。
蓝玉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他没有直接回答两人的话,而是抬起眼,目光在他们两人脸上扫过,然后缓缓开口,问了第一个问题。
“太子薨逝,依你们看,储君之位,将归于谁?”
曹震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几乎不用想。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自然是皇太孙,允炆殿下。”
蓝玉点了点头,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那你们说说,这位皇太孙,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震皱了皱眉,仔细想了想,说道:“允炆殿下仁善,孝顺,自幼熟读孔孟之书,是个……是个好人。”他说到最后,语气有些迟疑。
因为在他们这些刀口舔血的武人看来,“好人”这个评价,算不上什么夸奖。
蓝玉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蓝春。
蓝春沉吟片刻,说得更加直接:“义父,皇太孙殿下,太文弱了些。恐怕……镇不住朝堂。”
“说得好。”蓝玉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他镇不住。那么,新君年幼且仁善,最怕的是什么?”
这一次,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曹震的呼吸开始变得有些粗重。他不是蠢人,相反,能从死人堆里爬到都督的位置,他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蓝玉的问题,像一把锥子,一寸寸地刺向了那个他不敢去想,却又客观存在的可怕事实。
蓝春的脸色也变得有些发白,他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吐出四个字:“功高……震主。”
“功高震主……”蓝玉慢慢地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然后看着他们,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那么,我蓝玉,在这朝堂之上,在这大明军中,又算是个什么角色?”
话音落下,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曹震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蓝玉,太子舅父,武将之首,北征的统帅,手握着大明最精锐的边军。
当“仁弱”的朱允炆,对上“功高震主”的蓝玉……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公爷,这……这……”曹震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今天在殿上感受到的那股不祥的预感,此刻被蓝玉用最残酷的方式,血淋淋地揭开了。
“慌什么。”
蓝玉的声音很平静,这种平静和曹震的慌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伸手拍了拍曹震的肩膀。他的手掌很大,很稳,带着一股让人心安的力量。
“怕,是没用的。咱们这位万岁爷,动了杀心,就算是磕头求饶,也只有死路一条。”
他看着两人惊恐的眼神,一字一句地说道:“数月前,我让你们做的那些准备,就是为了今天。”
“义父,您的意思是……”蓝春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记住我们的计划代号。”蓝玉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充满了力量,“‘惊蛰’。”
“惊蛰?”曹震不明所以地重复道。
“对,惊蛰。”蓝玉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春雷响起之前,万物都蛰伏于地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忍耐,是蛰伏,是等待那一声能唤醒万物的雷声。”
他没有透露计划的全部内容。
现在还不是时候,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他只需要让这两个最信任的人,明白局势的险恶,并做好准备就够了。
“春儿,”他转向蓝春,“家里的财物,还有我让你采买的那些铁料和药材,今晚就开始分批装船。”
“曹震,”他又看向曹震,“你去找几个绝对可靠的老兄弟,让他们脱了军籍,混进春儿的船队里。记住,要快,要隐秘。”
“是!”
“是,义父!”
两人齐声应道,脸上的慌乱已经被一股豁出去的狠劲所取代。既然已经没有退路,那就只能跟着国公爷,杀出一条血路!
打发走两人后,蓝玉独自一人走进了书房的内间。
这里有一间密室。
推开厚重的书架,一间不大的密室出现在眼前。密室的墙壁上没有挂任何字画,只有一幅巨大,且极为详尽的大明疆域图。
这幅地图,是他凭着后世的记忆,耗费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亲手绘制的。
蓝玉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
富庶的江南,繁华的应天府,九边重镇,黄河,长江……
最后,他的目光停了下来。
越过了威严耸立的山海关,死死地钉在了那片位于东北角的,广袤而又略显荒凉的土地上。
辽东都司。
那里,是大明防御北元残余势力的最前线。
那里,天高皇帝远。
那里,有他最精锐的旧部。
那里,是他计划中,唯一的一线生机。
蓝玉伸出手,粗糙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地图上“辽东”两个字。
应天府是龙潭虎穴,是自己的埋骨之地。
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跳出去。
而辽东,就是他为自己选择的绝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