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言情小说 > 墨染寒锋,砚藏惊鸿

墨染寒锋,砚藏惊鸿

谢却梁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纯爱《墨染寒砚藏惊鸿讲述主角陆惊寒沈知砚的爱恨纠作者“谢却梁”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墨染寒砚藏惊鸿》是一本纯爱,同人小主角分别是沈知砚,陆惊由网络作家“谢却梁”所故事情节引人入本站纯净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181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6 01:54:44。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墨染寒砚藏惊鸿

主角:陆惊寒,沈知砚   更新:2025-10-16 03:12:2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长安初遇,银杏落肩盛唐开元二十三年,长安的秋意比往年更浓些。

曲江池边的银杏叶被风染成金箔,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叠出一层细碎的暖意。

沈知砚背着半旧的画囊,站在 “醉仙楼” 的二楼窗边,指尖捏着一支狼毫笔,

正对着楼下的热闹景象出神。他刚从江南游历归来,行囊里还装着带露的莲蓬与未干的画稿。

此刻楼外车水马龙,驼队的铜铃从西市方向传来,混着酒肆伙计的吆喝声,

织成一幅鲜活的长安秋景图。沈知砚正想落笔,忽觉身后一阵风动,紧接着,

一道冷冽的气息裹着淡淡的血腥味,悄然靠近。“借过。”声音低沉如寒玉相击,

沈知砚回头时,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那人穿着玄色劲装,腰间佩着一柄狭长的唐刀,

刀鞘上的铜饰在光线下泛着冷光。他的额前垂着几缕黑发,遮住了眉骨处一道浅疤,

下颌线绷得极紧,浑身透着生人勿近的气场。沈知砚下意识地让开位置,看着那人走到窗边,

将一个用油纸包着的物件放在桌角。油纸打开,露出半块带血的干粮,

显然是刚经历过一场恶斗。“抱歉,扰了公子雅兴。” 那人拿起桌上的粗瓷碗,

倒了碗凉茶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脖颈处的淤青若隐若现。沈知砚这才注意到,

他的袖口沾着泥土,玄色劲装的下摆被划开一道口子,露出的小臂上缠着渗血的布条。

“公子可是遇到了麻烦?” 他忍不住问道,

目光落在对方腰间的唐刀上 —— 那刀鞘古朴,刀柄处缠着磨损的麻绳,

显然是常年使用的旧物。那人抬眸看他,眼神里的警惕淡了些:“不过是些江湖恩怨,

不碍公子的事。” 说罢,他拿起油纸包,转身就要离开,却在起身时踉跄了一下,

手不自觉地撑在桌沿上。沈知砚连忙扶住他的胳膊,指尖触到一片滚烫。“公子伤得不轻,

若不嫌弃,我这里有金疮药。” 他说着,从画囊里翻出一个小巧的瓷瓶,递了过去。

这瓷瓶是他在江南时,一位老郎中所赠,里面的金疮药药效极佳,

曾帮他处理过途中遇到的小伤。那人愣了愣,看着沈知砚清澈的眼眸,终究没有拒绝。

“多谢。” 他接过瓷瓶,指尖与沈知砚的指腹轻轻相触,又飞快地收回,耳尖竟悄悄泛红。

常年在边关与风沙、刀剑为伴,他早已习惯了冰冷的铠甲与血腥的战场,这般温和的触碰,

让他有些无措。“我叫沈知砚,是个画师。” 沈知砚笑着打破沉默,

将自己的画稿摊在桌上,“刚从江南回来,正想画一幅长安秋景,公子若是不忙,

可否陪我坐一会儿?” 画稿上,江南的烟雨楼台栩栩如生,岸边的垂柳仿佛还在随风摇曳,

连湖面上的涟漪都透着灵动。那人看着画稿上江南的烟雨楼台,眼神柔和了几分。“陆惊寒。

” 他报上名字,在沈知砚对面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唐刀,

“我…… 刚从朔方回来。” 提及朔方,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有对战场的疲惫,

也有对战友的牵挂。原来陆惊寒是边关的一名斥候,前几日护送军报回长安,

途中遭遇了突厥探子的埋伏。那伙探子人数众多,且个个身手矫健,陆惊寒为了保护军报,

与他们缠斗了数个时辰,虽侥幸逃脱,却也受了不少伤,只能暂时找个地方落脚。

沈知砚听着他讲述边关的风沙与战事,

指尖不自觉地在画纸上勾勒出他执刀而立的模样 —— 眉峰凌厉,眼神坚定,

仿佛能将漫天风沙都挡在身后。他从未去过边关,却从陆惊寒的描述中,

感受到了那份艰苦与壮烈。“沈公子的画,很传神。” 陆惊寒看着画纸上的自己,

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这是他进店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那笑容像冰雪初融,

让他冷硬的面容多了几分柔和。沈知砚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他连忙收起画稿,

脸颊有些发烫:“不过是随手画的,陆兄若是不嫌弃,改日我为你画一幅完整的肖像。

” 他从未对一个人有过这样的感觉,仿佛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他的心弦。“好。

” 陆惊寒点头,目光落在沈知砚的画囊上,“听说江南的景色极美,沈公子游历途中,

可有遇到什么趣事?” 他对江南充满了好奇,那是与边关截然不同的地方,没有风沙,

没有战事,只有烟雨与繁花。沈知砚打开了话匣子,

跟陆惊寒讲述江南的趣事:在苏州拙政园,他曾为了画一朵盛开的荷花,

在湖边蹲守了整整一个上午;在杭州西湖,他遇到过一位弹琵琶的女子,那琴声婉转悠扬,

让他忍不住画下了当时的场景;在扬州,他尝过最香甜的桂花糕,那味道至今还留在记忆里。

陆惊寒静静地听着,偶尔会问一两句,眼神里满是向往。两人一坐便是一下午,

从江南的烟雨杏花,聊到边关的大漠孤烟;从沈知砚笔下的山水,谈到陆惊寒手中的唐刀。

窗外的银杏叶落了一层又一层,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窗台上,

像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临别时,陆惊寒将那半块干粮递给沈知砚:“这是边关的胡饼,

虽不如长安的点心精致,却管饱。” 这胡饼是他从边关带来的,用的是粗面,

里面夹着少量的肉末,是将士们行军途中最常吃的食物。沈知砚接过胡饼,

指尖触到油纸的温度,心里暖暖的。他从画囊里拿出一张刚画好的速写,

画上是陆惊寒坐在窗边的模样,眉眼间的冷意被夕阳柔化,多了几分温和。“陆兄,

这个送你。” 沈知砚将画递过去,“若是日后想起今日,也有个念想。”陆惊寒接过画,

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多谢。明日此时,

我还来这里找你,可好?” 他生怕沈知砚会拒绝,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好。

” 沈知砚笑着点头,看着陆惊寒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了客栈。那晚,

他将陆惊寒的模样画了又画,直到烛火燃尽,东方泛起鱼肚白。画纸上的陆惊寒,

或执刀而立,或静坐沉思,每一笔都饱含着他的心意。第二章 朝夕相伴,

情愫暗生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每天都会在 “醉仙楼” 相聚。陆惊寒的伤势渐渐好转,

话也多了些,会给沈知砚讲边关的将士如何在雪地里站岗,如何与突厥人周旋。他说,

冬天的边关格外寒冷,雪下得能没过膝盖,将士们的铠甲上都结着冰,可即便如此,

也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身后,是长安的繁华,是百姓的安宁。

沈知砚则会带着陆惊寒逛长安的集市,给他买香甜的糖蒸酥酪,看街头的杂耍表演。

长安的集市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

有精美的丝绸、珍贵的珠宝、香甜的点心,还有来自西域的特产。

陆惊寒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眼神里满是新奇。一次,他们路过西市的兵器铺,

陆惊寒停下脚步,拉着沈知砚走了进去。铺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

有长剑、大刀、弓箭,还有小巧的匕首。陆惊寒拿起一把短剑,仔细看了看,

又掂量了一下重量,递给沈知砚:“这剑轻便,适合防身。你日后再去游历,带着也安全些。

”沈知砚接过短剑,剑鞘上刻着精致的缠枝纹,剑柄处缠着柔软的皮革,握在手里格外舒服,

显然是陆惊寒精心挑选的。“陆兄,这太贵重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不过是给了陆惊寒一瓶金疮药,陪他聊了几天天,陆惊寒却总是送他贵重的东西。

“你救过我,这点东西算不得什么。” 陆惊寒说着,拿起短剑,

手把手教沈知砚握剑的姿势,“遇到危险时,这样出剑,能最快制敌。

”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包裹着沈知砚的手背,耐心地指导着他的动作。

沈知砚的手背贴着陆惊寒的掌心,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薄茧与温度。

那薄茧是常年握刀留下的痕迹,每一道都记录着他在战场上的生死搏杀。他的心跳越来越快,

目光落在陆惊寒的侧脸,看着他认真讲解的模样,心里忽然泛起一阵异样的情愫,

像江南的春水,悄悄漫过堤岸。陆惊寒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讲解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指尖在沈知砚的手背上轻轻摩挲,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空气中仿佛有细碎的火花在跳动。

那一刻,周围的喧嚣都消失了,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氛围变了些。

陆惊寒会在沈知砚画画时,悄悄为他披上外衣;沈知砚会在陆惊寒练剑后,递上温好的茶水。

他们不再只聊风景与战事,会分享彼此的心事,会在月光下并肩散步,

让影子在地上紧紧相依。一天晚上,两人在曲江池边散步。月光洒在湖面上,

泛着粼粼的波光,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像少女的发丝。沈知砚看着眼前的美景,

忍不住感叹:“长安的夜景真美。”陆惊寒转头看着他,眼神温柔:“有你在身边,才更美。

” 这句话脱口而出,说完后,他自己也愣了一下,脸颊微微泛红。沈知砚的心猛地一跳,

他看着陆惊寒,鼓起勇气问道:“陆兄,你…… 你是不是对我有别的意思?

” 他不敢确定,怕自己会错了意,破坏了两人之间的情谊。陆惊寒沉默了片刻,

然后认真地看着沈知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是。知砚,从我第一次见你,

就被你吸引了。和你相处的这些日子,我很开心。我知道,我们都是男子,

这样的感情或许不被世人所接受,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沈知砚听到这话,

心里既紧张又欢喜。他也喜欢陆惊寒,只是一直不敢说出口。“陆兄,我…… 我也是。

” 他低着头,声音有些颤抖,“我也喜欢你。”陆惊寒听到沈知砚的回答,

激动地握住他的手,紧紧地,仿佛怕他会跑掉。“知砚,谢谢你。” 他的声音里满是喜悦,

“无论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保护你,永远和你在一起。”那晚,

两人在曲江池边待了很久,聊了很多未来的打算。他们约定,等陆惊寒处理完边关的事情,

就一起去江南,找一个安静的小镇,过着画画、练剑的日子,远离长安的喧嚣与战场的纷争。

第三章 灞桥离别,相思成疾然而,好景不长。半个月后,陆惊寒接到了回边关的命令。

那天,他急匆匆地找到沈知砚,脸上带着愧疚与不舍。“知砚,我…… 我要回边关了。

”沈知砚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他看着陆惊寒,眼眶泛红:“这么快吗?不能再等几天吗?

” 他还没来得及给陆惊寒画完肖像,还没来得及和他一起去逛长安的灯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