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科书院!手机版

文科书院 > 言情小说 > 锦绣农女逆水寒

锦绣农女逆水寒

温寄荷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锦绣农女逆水寒》是大神“温寄荷”的代表温寄荷苏锦绣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第一夜重血誓难消腊月的北风像刀子似的刮过窗破庙里的稻草堆散发着霉苏锦绣猛地睁开喉咙里火烧火燎地浑身冻得像块“姐!你醒了?”一个瘦小的身影扑过带着哭“你都昏迷三天要是再不二伯娘就要把你卖给邻村的瘸子换粮了!”苏锦绣看着眼前这张蜡黄却熟悉的小脸——是她的小妹苏锦不小妹去年冬天就因为饿肚在去山里挖野菜时失足摔死还有这破这刺骨的冷……她不是...

主角:温寄荷,苏锦绣   更新:2025-08-18 23:31: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寒夜重生,血誓难消腊月的北风像刀子似的刮过窗棂,破庙里的稻草堆散发着霉味。

苏锦绣猛地睁开眼,喉咙里火烧火燎地疼,浑身冻得像块冰。“姐!你醒了?

”一个瘦小的身影扑过来,带着哭腔,“你都昏迷三天了,要是再不醒,

二伯娘就要把你卖给邻村的瘸子换粮了!

”苏锦绣看着眼前这张蜡黄却熟悉的小脸——是她的小妹苏锦绣。不对,

小妹去年冬天就因为饿肚子,在去山里挖野菜时失足摔死了。还有这破庙,

这刺骨的冷……她不是应该在镇西头的茅草屋里,被那对狼心狗肺的二伯父母女磋磨至死吗?

她挣扎着坐起来,低头看见自己身上那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袄,伸手摸了摸后脑勺,

那里结着个硬邦邦的血痂。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三天前,

她被二伯娘王翠花推搡着去河里洗衣,冰面突然裂开,她掉下去呛了水,

被捞上来时已经没了气息——这分明是她十六岁那年的事!她重生了。

重生在还没被嫁给镇上张屠户家做填房,还没眼睁睁看着小妹饿死,

还没被二伯父苏老实拿着她的卖身钱去赌钱的这一年。“小妹,别怕。”苏锦绣的声音嘶哑,

却带着一股狠劲,“有姐在,谁也别想欺负咱们。”前世的账,她要一笔一笔讨回来。

破庙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王翠花叉着腰站在门口,脸上堆着假笑:“哟,锦绣醒了?

正好,邻村的李瘸子托媒人来说了,愿意出两石粮食娶你,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咱们家快断粮了……”“我不嫁。”苏锦绣打断她,目光冷得像冰,

“二伯娘还是留着这‘好事’给堂姐苏金枝吧。

”王翠花脸一沉:“你个死丫头片子说什么胡话!父母早亡,长兄如父,你二伯父说了算!

”“我爹娘临终前留下话,我的婚事要自己做主。”苏锦绣扶着小妹站起来,尽管双腿发软,

脊梁却挺得笔直,“再说,李瘸子去年打死了老婆,二伯娘把我往火坑里推,就不怕遭天谴?

”王翠花被噎得说不出话,眼神闪烁——她收了李瘸子五两银子的彩礼,

早就盘算着把苏锦绣卖了。见苏锦绣态度强硬,她眼珠一转,

伸手就去抓小妹:“你不嫁也行,让你妹跟我回去,给金枝做个伴读丫头!”“放开她!

”苏锦绣猛地扑过去,将小妹护在身后。前世小妹就是被王翠花带走,没过半年就没了,

她绝不能让悲剧重演。拉扯间,苏锦绣后脑勺的伤口裂开,血顺着脸颊往下流。她不管不顾,

死死盯着王翠花:“二伯娘要是再逼我们,我就去里正那里告你们侵占我爹娘的遗产!

我记得我家那三亩水田,去年秋收的粮食,可不止两石!”王翠花心里咯噔一下。

苏老实确实把苏家的田产偷偷卖了一亩,还把粮食藏起来偷偷换了赌钱。

这死丫头以前闷不吭声,怎么突然精明起来了?“你……你胡说八道什么!

”王翠花色厉内荏,“赶紧跟我回去,不然没你好果子吃!

”苏锦绣冷笑:“我就在这破庙里住着,等二伯父回来再说。要是他也逼着我们,

我就去镇上找县太爷评理,看看这世上还有没有王法!”她知道苏老实最怕官,

这话果然管用。王翠花骂骂咧咧地走了,临走前还放狠话:“有你哭的时候!”等人走远,

小妹抱着苏锦绣的胳膊哭:“姐,我们怎么办啊?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了。

”苏锦绣擦掉脸上的血,摸了摸小妹的头:“别怕,姐有办法。”她记得破庙后面的山坳里,

有一片野生的荠菜,这个时节刚冒芽。还有山溪里的小鱼,用石头砸晕了就能烤着吃。

前世她就是靠着这些,才勉强活到被卖掉的那天。“我们去找吃的。

”苏锦绣扶着小妹往庙后走,寒风里,她的眼神亮得惊人。这一世,她不仅要活下去,

还要带着小妹活得好好的,让那些欺负过她们的人,加倍偿还!第二章 初试锋芒,

挖笋换粮山坳里的荠菜刚冒出绿芽,星星点点藏在枯草里。苏锦绣指挥小妹小心地挖着,

自己则往更深的山里走——她记得这里有片竹林,这个时节该有冬笋了。冬笋埋在土里,

不容易发现,但苏锦绣前世跟着山里的猎户学过。她蹲下身,仔细观察竹根的走向,

看到一处土面微微隆起,还裂开细缝,眼睛一亮:“找到了!”她捡起块尖锐的石头,

顺着裂缝往下挖。冻土很硬,她的手很快磨出了血泡,但想到能换粮食,浑身就有了劲。

挖了约莫两尺深,一个沉甸甸、裹着黄泥的冬笋露了出来,足有小臂粗。“姐,你好厉害!

”小妹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苏锦绣笑着把冬笋放进篮子:“还有呢,咱们多挖几个,

去镇上换点米。”一下午功夫,她们挖了五个冬笋,还采了半篮子荠菜。回到破庙时,

天已经擦黑。苏锦绣生了堆火,把冬笋外皮剥了,切成块煮在陶罐里,又把荠菜烫了烫,

撒上点盐——这是她们三天来第一顿像样的饭。小妹吃得满嘴是油,苏锦绣看着她,

心里又酸又暖。第二天一早,苏锦绣用破布把冬笋包好,嘱咐小妹在庙里等着,

自己背着篮子去了镇上。镇上的集市很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苏锦绣找了个角落放下篮子,

刚喊了一声“卖冬笋嘞”,就有人围了过来。“这笋看着不错,多少钱?

”一个穿着体面的妇人问道。“五个铜板一个。”苏锦绣报了价,这在当时不算便宜,

但冬笋稀罕,值这个价。妇人挑了两个最大的,付了钱。很快,另外三个也被买走了。

苏锦绣手里攥着十五个铜板,心里踏实多了——这能买两斤糙米,够她和小妹吃几天了。

她正要去粮铺,忽然听到一阵争吵声。“你这丫头怎么回事?我让你买的是上等的胭脂,

你却买了这劣质货!”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中年妇人,正指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骂。

那丫鬟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夫人,钱不够了……张掌柜说上等胭脂要二百文,

我只有一百五十文……”“废物!”妇人抬手就要打。

苏锦绣认出这妇人是镇上最大的绸缎庄老板的娘子,姓刘。她脑子一转,

上前一步:“刘夫人且慢。”刘夫人回头,上下打量着苏锦绣,见她穿着破烂,

皱眉道:“你谁啊?”“民女苏锦绣,偶然得了个方子,能让胭脂颜色更鲜亮,

还不容易脱妆,或许能帮上夫人。”苏锦绣从容道。她前世被卖到张屠户家后,

屠户的女儿嫌弃她土气,教她做过胭脂玩。她记得用桃花汁混合蜂蜡,再加上一点紫草,

能做出又红又持久的胭脂,比镇上卖的还好。

刘夫人嗤笑:“你一个乡下丫头能有什么好方子?”“夫人不妨试试,若是不好,

我分文不取。”苏锦绣拿出刚买的一小包最便宜的胭脂,“只需借夫人一点热水和一个小碗。

”刘夫人半信半疑,让丫鬟取来东西。苏锦绣把胭脂倒在碗里,

又从怀里掏出一小包东西——是她昨天挖荠菜时顺便采的几朵冻在枝头的野桃花,

晒干了磨成的粉。她往胭脂里加了点桃花粉,又兑了点热水搅匀,递给刘夫人:“您试试。

”刘夫人让丫鬟用唇纸沾了点,涂在手上。原本暗沉的红色变得鲜亮起来,用手帕擦了擦,

居然没掉多少。“咦,还真不错!”刘夫人惊讶道。“这桃花粉能增色,

要是再加些蜂蜡熬制,能做成膏状,更持久。”苏锦绣趁机说,“若是夫人信得过我,

我可以帮绸缎庄做胭脂,分文不要,只求能换些布料和粮食。”刘夫人眼珠一转。

绸缎庄最近生意不好,若是能兼卖这种好胭脂,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客人。她打量着苏锦绣,

见这丫头虽然穿得破,却透着股机灵劲儿,不像说谎的样子。“好,我给你三天时间,

你做一盒胭脂来。若是真像你说的那样,我不仅给你布料粮食,还可以长期雇你做胭脂。

”刘夫人道。苏锦绣心中一喜:“多谢夫人!”她买了米和盐,

又用剩下的钱买了点蜂蜡和紫草,匆匆赶回破庙。小妹见她带了米回来,高兴得直拍手。

“姐,我们是不是不用饿肚子了?”“是,以后都不用饿肚子了。”苏锦绣抱着小妹,

望着窗外的月光,嘴角扬起一抹笑。这只是开始,她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第三章 胭脂得赏,二伯发难接下来的三天,苏锦绣忙得脚不沾地。

白天带着小妹去山里采桃花、挖紫草,晚上就在破庙里借着月光熬制胭脂。

她先把桃花瓣洗净,捣成汁,过滤掉残渣;再把紫草煮出紫色的水,和桃花汁混合,

调成娇艳的粉红色;最后加入蜂蜡,放在火上慢慢熬,直到变成膏状。等胭脂冷却凝固,

装在一个洗净的小瓷盒里,看起来光滑细腻,颜色鲜亮,比镇上卖的确实好上不少。

第四天一早,苏锦绣揣着胭脂去了绸缎庄。刘夫人见了胭脂,试了试效果,满意得不得了。

“好!好!就按你说的,我雇你做胭脂,每月给你二百文钱,管你和你妹妹的温饱,怎么样?

”刘夫人道。二百文钱在乡下足够一家三口的嚼用了,苏锦绣连忙答应:“多谢夫人!

”刘夫人让账房给了她五十文定金,又让后厨打包了些馒头和咸菜,还找了块旧布料给她。

“你先回去把你妹妹接来,就在绸缎庄后院的小柴房住下吧,方便做事。”苏锦绣千恩万谢,

拿着东西往破庙赶。她终于可以带着小妹离开那个破庙了!回到破庙,

却见苏老实和王翠花堵在门口,脸色不善。“你个死丫头,居然敢瞒着我们去镇上赚钱!

”苏老实一开口就骂,眼睛盯着苏锦绣手里的包裹。王翠花则伸手去抢:“拿来!

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的钱就该上交!”苏锦绣把包裹紧紧抱在怀里,

后退一步:“这是我自己赚的钱,凭什么给你们?”“凭我是你二伯父!”苏老实梗着脖子,

“你爹娘死了,我就是你的监护人,你的一切都该归我管!”“那我爹娘留下的田产呢?

”苏锦绣冷笑,“我记得有三亩水田,还有两间瓦房,现在都去哪了?

”苏老实眼神闪烁:“那……那不是家里急用钱,卖了点吗?还不是为了养你们!

”“卖了多少?卖了多少钱?”苏锦绣步步紧逼,“我爹娘的瓦房,去年还好好的,

怎么今年就成了二伯娘的陪嫁,给堂姐做了嫁妆?”王翠花跳起来:“你胡说!

那房子是你二伯父凭本事挣来的!”“哦?凭什么本事?是凭偷了我爹埋在床底下的银子,

还是凭把我家的牛偷偷卖掉?”苏锦绣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这些都是她前世后来才知道的。爹娘去世时留了些积蓄,

被苏老实偷偷挖走了;家里的牛也被他卖了换钱去赌。苏老实和王翠花的脸瞬间白了。

他们没想到这死丫头居然什么都知道。“你……你别血口喷人!”苏老实色厉内荏地吼道。

“我是不是血口喷人,去问问里正就知道了。”苏锦绣毫不畏惧,

“里正大叔是看着我长大的,我爹娘是什么样的人,他最清楚。

要是让他知道你们侵占孤儿寡母的财产,还想把我卖了换钱,看他怎么收拾你们!

”里正在村里威望很高,苏老实最怕他。一听这话,顿时蔫了。王翠花却不甘心,眼珠一转,

拉着苏锦绣的胳膊假意亲热:“锦绣啊,二伯娘知道你委屈。可家里确实难,

你堂姐马上要出嫁了,彩礼钱还没凑够……你看你现在赚了钱,就先借点给二伯娘,

以后一定还你。”“没钱。”苏锦绣甩开她的手,“我和小妹还要活命。”“你这死丫头!

真是白眼狼!”王翠花见软的不行,又开始撒泼,“我们白养你这么多年,

你就这么报答我们?我今天非要打死你这个没良心的!”她说着就扑上来,苏锦绣早有防备,

侧身躲开。王翠花扑了个空,摔倒在地,顿时撒起泼来,又哭又闹。苏锦绣懒得理她,

拉着小妹就走。“你去哪?”苏老实拦住她。“我去绸缎庄做事,刘夫人让我们去住。

”苏锦绣道,“以后我和小妹的生活,就不劳二伯父二伯娘费心了。”她绕过苏老实,

头也不回地走了。苏老实看着她们的背影,气得直跺脚,

却又不敢真的追上去——他怕苏锦绣真的去找里正。王翠花从地上爬起来,

骂道:“你看你那怂样!就让她们这么走了?那死丫头赚了钱,肯定藏了不少!

”“那你想怎么样?”苏老实没好气道,“没看见她拿了绸缎庄的东西吗?

刘夫人可不是好惹的!”王翠花眼珠一转:“我有办法……”第四章 姐妹安定,

初露锋芒绸缎庄后院的小柴房虽然简陋,但比破庙好多了,至少能遮风挡雨。

苏锦绣打扫干净,铺上稻草,又用刘夫人给的布料做了两个简单的褥子,

总算有了个家的样子。小妹对这里很满意,每天帮着苏锦绣打下手,还帮后厨择菜,

很受大家喜欢。苏锦绣的胭脂做得越来越好,刘夫人很满意,又给她加了工钱,

还让她负责绸缎庄的胭脂销售。苏锦绣趁机提出,

用胭脂和镇上的药铺换了些治外伤和风寒的药,以备不时之需。她还利用空闲时间,

去山里采了些草药,卖给药铺,攒了些钱。这天,苏锦绣正在熬制新一批胭脂,

忽然听到前堂传来争吵声。她出去一看,只见王翠花正拉着刘夫人的袖子哭闹。“刘夫人,

您可得为我做主啊!”王翠花哭天抢地,“我那侄女苏锦绣,忘恩负义,

赚了钱就不认我们这些亲人了!还把我推倒在地,差点摔死我!”刘夫人皱着眉,

显然很不耐烦:“你这是干什么?锦绣在我这里做事好好的,怎么会不认你们?

”“她就是不认!”王翠花指着苏锦绣,“你问问她,是不是拿着我们家的钱去买胭脂材料,

是不是占了我们家的房子!”苏锦绣走上前,冷冷地看着王翠花:“二伯娘,饭可以乱吃,

话不能乱讲。我用的材料都是自己采的,或是用自己的工钱买的,跟你们家没关系。

至于房子,那是我爹娘留下的,被你们占了,我还没找你们算账呢!”“你胡说!

”王翠花道,“那房子早就过继给你二伯父了,有文书为证!”“哦?什么文书?

拿来我看看。”苏锦绣道。她知道苏老实根本没办过什么文书,都是他们自己瞎编的。

王翠花被问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刘夫人见状,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她哼了一声:“王翠花,我知道你是什么人。锦绣是我雇的人,你要是再敢来这里闹事,

我就不客气了!”王翠花见刘夫人护着苏锦绣,知道闹也没用,狠狠瞪了苏锦绣一眼,

灰溜溜地走了。“多谢夫人。”苏锦绣道。“不用谢。”刘夫人看着她,

“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以后好好做事,我不会亏待你的。”经过这件事,

苏锦绣在绸缎庄的地位更稳了。她不仅做好胭脂,还经常给刘夫人提些生意上的建议。比如,

她建议绸缎庄推出“买绸缎送胭脂”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女顾客;她还根据不同的季节,

推出不同颜色和香味的胭脂,很受欢迎。刘夫人越来越信任她,让她管着胭脂坊的大小事务,

还把她和小妹接到了自己家旁边的小院子里住。第五章 恶计再生,

巧计化解搬进小院的第三个月,苏锦绣的胭脂生意已经小有名气。

她改良的玫瑰胭脂膏成了镇上闺秀的心头好,连县城里的商户都来进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