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车后座绑着几个大蛇皮袋,里面装满了今天要卖的新鲜蔬菜。
"唉,李工商管理,就这么废了。
"李小菜自嘲地笑了笑,想起四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
谁能想到,211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最后还是回来继承了父母的菜摊。
菜市场里已经热闹起来,批发商的大货车陆续进场,叉车来回穿梭,搬运工们扛着一袋袋蔬菜大声吆喝。
李小菜熟门熟路地找到自家摊位,开始卸货整理。
"小菜啊,今天的菜品相不错。
"隔壁摊位的张婶笑呵呵地打招呼。
"嗯,今天凌晨去产地直采的,新鲜着呢。
"李小菜一边应着,一边麻利地摆放各色蔬菜。
青翠的油麦菜、饱满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紫红的茄子,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诱人。
六点钟,早市正式开始。
李小菜站在摊位后面,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
他不像其他摊主那样大声吆喝,而是安静地等待客人自己挑选。
"小伙子,你这菜怎么标价都比别人贵啊?"一位大妈拿起一把青菜,皱着眉头说。
李小菜微笑道:"大妈,我这菜都是凌晨直接从产地拉回来的,保证新鲜。
您买回去放两天都不会坏,比别家便宜。
""切,谁信啊。
现在的年轻人就会忽悠。
"大妈撇撇嘴走了。
李小菜并不气馁,继续耐心等待。
很快,一位穿着职业装的女士走过来,仔细看了看他的蔬菜。
"老板,你这菜确实新鲜,我要两斤油麦菜、一斤西红柿。
""好的,您稍等。
"李小菜麻利地称重包装。
"我在附近上班,平时买菜都是图便宜。
不过上周买的菜放一天就蔫了,太浪费了。
"女顾客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菜虽然贵点,但是新鲜,反而更划算。
"李小菜笑着点点头:"是的,我就是这个理念。
与其买便宜的次品,不如多花点钱买好的。
"上午十点,早市结束。
李小菜清点了一下今天的收入,扣除成本后,纯利润只有一百多。
他叹了口气,这样的收入连房租都付不起。
收拾完摊位,李小菜骑车去了趟郊区的蔬菜基地。
这是他这段时间经常去的地方,通过不断考察,他发现很多问题。
"小李啊,又来了?"看园子的王大叔热情地打招呼。
"是啊,王叔。
我发现一个现象,为什么我们这么好的菜,到了市场上价格却这么贵呢?"王大叔摇摇头:"还不是中间环节太多。
从我们这里出去,要经过好几道手,层层加价,最后卖给老百姓就贵了。
"李小菜若有所思:"那如果直接从产地收购,送到社区,是不是就能降低成本?""理是这个理,但哪有那么容易?要车子、要人手、要渠道,小本生意哪折腾得起?"李小菜没说话,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
他想起大学学过的供应链管理,也许真能找到突破口。
回到家,李小菜打开许久未用的笔记本电脑,开始研究城市的菜品供应体系。
他发现,传统的供应链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过多、物流成本高。
"如果能把这些环节优化,建立一个更高效的供应体系......"李小菜在本子上画着草图,构思着自己的商业计划。
晚上,父母回来了,看到儿子还在研究什么。
"小菜啊,要不你还是去找份正经工作吧?"母亲心疼地说,"卖菜太辛苦了。
""妈,您放心,我有想法了。
"李小菜兴奋地说,"我准备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做点创新。
""你可别瞎折腾,卖菜就老老实实卖菜。
"父亲摇头道。
李小菜却胸有成竹:"爸,时代在变化,做生意也要与时俱进。
您看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天天去菜市场?都是要送货上门、线上支付。
我们也得跟上时代。
"父母虽然将信将疑,但看儿子这么有干劲,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李小菜又去了菜市场。
这次他特意观察了一下周围的顾客,发现很多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
"为什么不能直接把菜送到小区呢?"李小菜暗自思忖。
趁着生意不忙,他用手机查了查附近的小区信息。
发现在五公里范围内,有十几个住宅区,常住人口超过十万。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您好,请问您是这个小区的住户吗?"趁着一位顾客买菜的功夫,李小菜试探着问道。
"是啊,就住在对面永和花园。
""我想请问一下,您平时买菜习惯吗?每天来市场,还是?"顾客是个三十多岁的职业女性,她说:"哪有时间天天来啊。
Usually都是周末一次性买够,但是蔬菜放不了几天就坏了。
平时加班回来,菜市场都关门了,只能去超市买,可贵了。
"李小菜眼前一亮:"如果有人能每天送新鲜蔬菜到小区,您觉得怎么样?""那敢情好啊!"顾客立刻来了兴趣,"价格合适的话,我肯定支持。
"送走顾客后,李小菜立刻掏出手机,下载了几个社区团购APP研究。
很快,他就找到了思路。
"得先做个小范围测试。
"李小菜给自己定下计划。
当天晚上,他设计了一张简单的宣传单:"永和花园专享:新鲜蔬菜,每天配送- 产地直采,绿色健康- 价格实惠,品质保证- 专人配送,送货上门- 微信下单,方便快捷"第二天,李小菜提前结束营业,带着传单去了永和花园。
他站在小区门口,将传单发给下班回家的居民。
"小伙子,这是真的假的?"不少人将信将疑。
"您可以先加个微信试试,不满意随时退款。
"李小菜真诚地说。
一天下来,有二十多个业主加了他的微信。
李小菜当即建了个群,开始着手准备第二天的订单。
凌晨三点,李小菜来到蔬菜基地,按照订单仔细挑选新鲜蔬菜。
王大叔看他这么认真,还特意给他介绍了几个种植大户。
"小李这孩子实在,你们有好货就优先给他。
"早上七点,李小菜开始配送。
他把每份订单仔细分装,确保每一样菜品都新鲜完好。
虽然只有十几单,但他都是亲自送到家门口。
"哎呀,真不错!"一位阿姨打开菜看了看,连连称赞,"比我自己去市场挑的还好。
""谢谢支持,您觉得好就介绍给邻居们。
"很快,李小菜的群里就有人反馈:"今天的菜很新鲜,价格也公道,明天还要订!""我也要订,麻烦帮我带一份。
""我们单元的其他住户也想订,可以加群吗?"看着不断增加的订单,李小菜心里暖暖的。
虽然依旧辛苦,但看到自己的服务得到认可,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晚上,李小菜认真总结今天的经验。
他发现,小区团购模式确实可行,但还需要完善:1. 建立标准化的菜品分类2. 优化配送路线,提高效率3. 开发更多优质供应商4. 设计会员制度,稳定客源5. 考虑雇佣配送员,扩大规模躺在床上,李小菜久久无法入睡。
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这不仅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更是一个可以不断做大的事业。
"从菜贩到菜商,这就是我的创业之路。
"李小菜喃喃自语,"会成功的,一定会!"窗外,城市的灯火依然明亮。
这个夜晚,一个普通的菜贩,正在酝酿一个改变行业的计划。
他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困难等着自己,但他已经做好准备,要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路。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城市的时候,李小菜已经在菜地里忙碌。
今天的订单翻了一倍,他必须更加努力。
这一次,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卖菜,也可以很有尊严,也可以做得很大。
在晨光中,他的身影显得那么坚定。
这是一个属于他的新起点,一个通往未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