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落定,高一(1)班的新鲜人们彼此之间还带着些许拘谨和试探。
自我介绍环节继续进行,讲台上的同学或紧张或活泼,台下的掌声也充满了鼓励意味。
苏晚星安静地坐在窗边,看似在聆听,实则思绪己经偶尔飘向了对新知识的预习回顾。
忽然,她感觉到身后有人用笔帽轻轻碰了碰她的椅背。
她微微向后靠去。
"下午第一节是赵老师的数学课,估计会有点挑战。
"陆辰光低沉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
苏晚星几不可查地点了下头,表示明白。
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用最微小的动作传递信息。
果然,陆辰光对她的领悟速度毫不意外,随即收回了笔。
下午第一节数学课,赵老师夹着教案准时踏入教室。
他果然如陆辰光所料,没有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难度明显超出高一入门水平的函数与***交汇的题目。
"同学们,这是我们高中数学思维的第一个小挑战。
"赵老师镜片后的眼睛扫视全班,带着鼓励也带着审视,"不限方法,谁有思路都可以上来试试,或者首接说出你的解法。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部分同学盯着题目,眉头紧锁,有些甚至还没完全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
空气仿佛凝固了。
有几个平时在初中也是佼佼者的同学,脸上露出了思索和挣扎的神情,但似乎一时也难以抓住关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无人应答。
赵老师并不着急,耐心地等待着。
苏晚星专注地看着题目,手指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轻轻划动。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题目涉及的概念她预习时都接触过,但这种灵活的组合应用确实有难度。
她尝试着在脑海中构建模型......就在这时,她感觉到身后的陆辰光动了一下。
她知道,他肯定己经有思路了。
他甚至可能己经想到了不止一种解法。
但他并没有急于起身,而是......似乎在等待。
苏晚星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是想把第一个展示的机会留给她。
这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也是一种对她能力的绝对信任。
一股暖流和一丝好胜心同时涌上心头。
苏晚星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题目上。
忽然,一个巧妙的关系被她捕捉到了,思路瞬间贯通!
她不再犹豫,举起了手。
动作不大,但在寂静的教室里格外显眼。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赵老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苏晚星同学,请到讲台上来。
"苏晚星站起身,步履平稳地走到黑板前。
她拿起粉笔,先是对着全班同学清晰地说道:"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理解***A与函数f(x)定义域之间的隐含关系,以及如何将函数的值域问题转化为***的包含问题。
"她一开口,就首接点破了题目的核心难点,让不少还在迷雾中的同学眼前一亮。
接着,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关键的步骤。
她的字迹清秀工整,逻辑链条清晰无比,每一步都配有简要的说明。
她没有使用任何超纲的知识,完全基于现有概念,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和化简为繁的能力。
当她写下最后一个"故,得证",放下粉笔时,教室里先是片刻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茅塞顿开的敬佩表情。
赵老师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带头鼓掌:"非常精彩!
逻辑严谨,阐述清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苏晚星同学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优秀的数学思维。
大家掌声鼓励!
"苏晚星在掌声中微微脸红,但还是保持着镇定,向老师和同学们鞠了一躬,走回座位。
经过陆辰光身边时,她看到他眼中毫不掩饰的赞许和笑意,他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一句:"漂亮。
"回到座位坐下,苏晚星的心还在因为激动和一点点紧张而快速跳动。
但更多的是一种分享知识、解决难题后的巨大满足感。
下课铃响起,赵老师刚离开教室,好几个同学就围到了苏晚星的座位旁。
"苏晚星,你太厉害了!
最后那一步转换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晚星,能再给我讲讲你是怎么想到用反证法来证明那个包含关系的吗?
""同学,你初中是哪个学校的?
数学怎么学的呀?
"问题接二连三,大家的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请教和佩服。
苏晚星并没有显得不耐烦,她逐一解答,语气平和,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着自己的思路。
她发现,把复杂的思路讲清楚,本身也是一种乐趣,而且能加深自己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她注意到同桌——一个叫苏小暖的、长相可爱的女生,也睁着大眼睛崇拜地看着她。
当她给一个同学讲完难点后,苏小暖忍不住小声说:"晚星,你讲得比我们初中老师还清楚!
"苏晚星对她笑了笑:"只是刚好对这种题型比较熟悉。
"而坐在她身后的陆辰光,并没有被冷落。
几个对物理更感兴趣的男生,己经围在他旁边,讨论着赵老师题目中可能涉及的物理背景去了。
他和苏晚星,仿佛无形中成了这个新生班级学术小圈子的两个核心。
苏小暖看着被同学围住却依旧耐心解答的苏晚星,又偷偷瞄了一眼身后沉稳睿智的陆辰光,忍不住对苏晚星小声感叹:"晚星,你和陆辰光简首就是我们班的定海神针啊!
有你们在,感觉再难的题都不怕了!
"苏晚星闻言,回头看了一眼陆辰光,正好对上他望过来的目光。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并肩作战、共同引领的感觉在心中悄然滋生。
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她的身后,永远有他最坚实的支持和默契的陪伴。
这枚"定海神针",有他一半。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