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场“惩戒”事件后,我与陆沉舟的关系陷入了一种奇怪的胶着。
他依旧会出现,带我去看画,送我回家,或在深夜的办公室楼下“偶遇”。
只是,那句“我的东西”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我心头,让我在他每一次靠近时,都忍不住绷紧神经。
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疏离,却并不点破,只是手段愈发高明。
他开始介入我的生活,细致入微,无孔不入。
我随口抱怨一句颈椎不适,第二天,一套符合人体工学的顶级办公桌椅便替换了我用了多年的旧物。
我偶然提及喜欢某个小众品牌的香氛,不久后,我的办公室和公寓里便悄然弥漫起那种独特的冷冽木质香调。
他甚至“体贴”地为我更换了一位新的司机——一位沉默寡言、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司机,更是他安插在我身边的耳目。
我的行踪,在他面前,几乎透明。
“不喜欢?”
有一次,他坐在我公寓的沙发上,姿态闲适如同主人,目光扫过角落里他送来的空气净化器。
“……太破费了。”
我避重就轻。
“为你,值得。”
他抿了一口我泡的茶,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清歌,接受我的好意,没那么难。”
他正在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蚕食我的独立空间,让我习惯他的存在,依赖他的给予。
而我悲哀地发现,我确实在逐渐习惯。
习惯他的庇护,习惯他带来的便利,甚至……习惯了他身上那令人安心的雪松气息。
动摇发生在一个深夜。
我因一个突发的重大技术漏洞,在公司紧急加班至凌晨。
团队士气低落,所有人都精疲力尽。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陆沉舟来了。
他没有提前通知,首接带着他的技术团队出现在我的公司。
他甚至没有多问我一句,只是扫了一眼情况,便冷静地开始指挥。
他那强大的、运筹帷幄的气场,瞬间稳定了军心。
那一夜,他陪我到天明。
漏洞被成功修复时,窗外己泛起鱼肚白。
我累得几乎虚脱,靠在会议室的门框上,看着他和他的团队低声交代后续事宜。
他转过身,眼下有淡淡的青黑,西装外套随意搭在臂弯,衬衫领口微敞,露出线条分明的锁骨。
他走到我面前,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轻轻将我散落的一缕头发别到耳后。
他的指尖微凉,触碰到我耳廓的皮肤时,我却感到一阵滚烫。
那一刻,所有关于利用、算计的警惕,都被一种巨大的、名为“感动”的情绪淹没。
我看着他深邃眼眸里映出的、疲惫不堪的自己,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了一下,又酸又软。
“谢谢。”
我听到自己沙哑的声音。
“累了就回去休息。”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这里我会处理。”
我没有拒绝。
任由他揽着我的肩膀,将我送进电梯,送上车,送我回家。
在公寓楼下,他第一次没有要求上楼,只是看着我走进门厅,才转身离开。
那一刻,我几乎要相信,他或许是有几分真心的。
然而,这份脆弱的信任,很快便被现实击碎。
几天后,我无意中在财经新闻上看到,那个曾被他逼至破产边缘的科技小开家的公司,其核心专利和最有价值的业务板块,己被陆氏集团以极低的价格悄然收购整合。
新闻报道称,陆沉舟此举“精准地补全了陆氏在AI数据应用领域的最后一块拼图”。
我盯着屏幕上那行字,浑身冰冷。
原来,那场看似为我出头的“惩戒”,那夜不遗余力的“相助”,背后依然是他冷酷的商业逻辑。
他借题发挥,铲除潜在竞争对手,吞并优质资产,一举多得。
而我,不仅成了他发动商战的完美借口,甚至还在为此感动!
一种被愚弄、被利用的屈辱感瞬间席卷了我。
我以为的温情,原来只是他棋盘上的一次精准落子。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正是“陆沉舟”。
我看着那个名字,仿佛看到一张精心编织的、无形的大网。
而我,正是网中那只犹不自知的飞蛾。
这一次,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接起。
***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固执地响着,像是在催促我做出抉择——是继续沉沦在这甜蜜的陷阱里,还是鼓起勇气,挣脱这越来越紧的束缚?
我深吸一口气,指尖悬在接听键上方,微微颤抖。